我是地地道道的湖北人,生于斯,长于斯。襄阳市宜城县(今宜城市)是我的故乡,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美丽的鲤鱼桥水库穿城而过,为这座城平添了几分诗意。

我自小在乡间长大。凡是在乡下生活过的人,乡间风景总会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乡村,是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画;炊烟,是乡村独特美丽的风景线。炊烟有时低低地笼罩于屋顶,袅袅升起,有时顺着风的方向朝远方飘去,缥缈不定,那升腾于村庄上空的烟雾仿若多情的女子,又像一行行绚丽飘逸的诗句,惹人喜爱。

除了热爱乡间的炊烟,我还喜欢这里的人们。我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儿时记忆里,乡民们过着恬然自适的生活,人烟稠密的村墟里,随处可见男女老少忙碌的身影,“外出打工潮”似乎没有冲击这个慢节奏的地方。20世纪末,许多青壮男子怀着不安分的心,谋划着对炊烟的“背叛”。此后,偌大的村庄里,玩泥巴的小孩与留守老人占了主流。薄暮时分,村庄里也只剩了几缕残照,几抹荒烟。

童年如同一场梦,梦如此美丽如此惊奇。童年的那一个个追逐嬉笑的日子,如流水般在我生命的旅途中流淌。我的母亲在家族中排行最小,比她年长的姐姐有三位。如此一来,与我年龄相仿的表姐们约有七八位。母亲的姐姐们都未远嫁,所住皆近,是几位表姐陪伴我度过了童年时期的欢乐时光。在花丛中,在荷塘里,在田埂上,无论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愉悦体验,还是“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的极致美好,抑或是“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的人生况味,我和表姐们都将这些闲适掺入我们岁月的褶皱。

几位表姐中,华姐是我大姨家的女儿。她长着一张瓜子脸,披着一头瀑布式的黑色长发,柳叶眉下是一双澄澈透明的大眼睛,高高的鼻子特别有立体感。我们一起长大,高中毕业后各自追寻自己的梦想之花。我上了一所师范大学,她则去了外地打工。多年的闯荡经历,让华姐坚信“含泪播种的人必定能够含笑收获”。

华姐后来嫁给了一位邻村男子,这位与她同龄的男子对她百般呵护。由于我大姨年事已高,作为老人家膝下唯一的女儿,孝顺的华姐选择与先生在村里承包一些土地,用于种植麦冬之类的药理作物。除了孝顺,华姐的勤快麻利常常为我母亲所赞叹。母亲说,华姐在她孩子尚小之时,哪怕忙到再晚,也会于当晚将孩子的衣服洗完后及时晾晒出去。母亲说这话时,总是嘴角含着笑,手指着华姐家晾台的方向,似乎指尖还有着肥皂的清香沁沁地飘来。

后来,由于市场行情遭遇寒流,华姐和先生便没有继续经营麦冬生意了。那一年,我的孩子呱呱坠地。在与远在海南的公婆商量一致后,我和母亲开始积极动员华姐,请她来我家帮忙照顾小宝宝。选择华姐有两个原因,一是她乃骨血至亲,二是她的勤恳。

我所工作的城市十堰距离老家宜城有约200公里的路程,当年高铁尚未开通,可谓“乡关难越”。华姐离家之前,信誓旦旦地对我母亲说:“小姨,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婷婷与我从小玩到大,我们早已情同姐妹,我一定将她的小宝宝当自己亲生儿子一样对待!”

华姐来我家后,全心全意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在我休完产假后,她每每顾及我白天的工作状态,担心睡眠不好影响上班,总会在夜间主动承担除了喂奶以外所有的活儿。看着她忙前忙后,有时半夜起来眼睛都无法睁开,我十分心疼,又感到愧疚万分。当年,她的儿子正读初中,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也许会有所疑问——身边的同学都能得到母亲近在眼前的宠爱,自己的母亲缘何抛下他去异地给另外一个孩子做了母亲?

说华姐做了另一个孩子的母亲,其实一点儿也不夸张。一个美好的周末,我和华姐准备带孩子去附近的广场晒太阳。当时,华姐抱着几个月大的宝宝从小区里出来时,恰遇附近路面洒水。地面湿滑使得她脚底打滑进而失去重心,即将摔倒的那一瞬间,她紧紧抱住宝宝,没让宝宝受一点儿伤。当时,我紧张得出不来气,但看到这一幕,内心的安全感似乎提升了不少。

事后,华姐去医院做了检查,所幸没有大碍。

在华姐来我家半年后,我的寒假时光正式到来。由于我迎来长假,先生便让华姐休假去陪伴她自己的家人。那几日,华姐看起来心事重重,有点病恹恹的。后来,我记得那是腊月二十三的清晨,她终于开口说道:“寒假了,我家里也不算忙,能否让我把孩子带回去?我知道你俩大年初二就会返回宜城看望你们父母,到时你们再把孩子接走,可以吗?”很显然,华姐和孩子之间已然构成安全型依恋关系。听罢这一请求,先生的脸上出现了一丝错愕,但随即也同意了华姐的善意请求。

孩子上幼儿园后,在我家待了三年的华姐踏上班车,轻轻地挥手作别十堰这座小城的云彩,返回梦中渐次陌生的山山水水。

返乡后的华姐,似乎并未忘却镌刻于她心间的种种美好记忆。她走在乡间,足迹穿越心却难越,对于那个早就视如己出的儿子,她悄悄地爱过多年,如今却只能默默离开,将生命中的那段剪影腌制于她的心房。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故里的华姐常在青灯孤影之时,静静翻开我的QQ相册,端视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可爱模样。这是细心的先生发现并告知我的。华姐频频通过空间相册化解思念的举动,先生和我都看在眼里,并十分感动。于是,我们决定每次返回老家小城时,都首先带孩子去看望她。

阔别半年后,先生和我终于带上孩子探访华姐以及我的父母。记得华姐当时非常激动,对着孩子的脸又亲又摸,问长问短,而孩子由于长时间没接触华姐,表情平淡。华姐的脸上掠过一丝失望,但她计上心头,快速抱他出门。不一会儿,从超市采购完零食的华姐抱着孩子满面笑容地回来了。

世间最美好的事情无异于懂得感念。“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我常常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如此方能体验人间真情。在孩子长大后,我陪他翻看相册,忆及儿时经历的他曾向华姐送去一段感言:“生命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衔接而成,在每一段旅程中,我们都能触碰到不一样的风景。沿着岁月的轨迹,我看到那些金色的回忆镀上了一层层的光芒。我要感谢在那段最艰辛、最美好的旅程中,遇见了最美的您!”华姐见此,真诚回复:“请继续与我分享你的精彩故事!”

岁月温良,愿家中少年能吟寸草、颂年华,常记缭绕于心头的悸动,以诗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系湖北省十堰市五堰小学教师,湖北省诗词协会会员)

守得诗心报春晖(守得诗心报春晖)(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