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已完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展示项目”评选,2021年度及2022年度,共42处“花城市民文化空间”获得扶持。这42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涵盖动漫、自然、军事、历史、艺术等众多主题。市民和游客可在多样体验中,充实闲暇时光,畅想创意灵感。

传统公共文化设施

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转型

近年来,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均将着力于构筑公共文化新型空间作为新时期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就此部署,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改委、财政局《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在滨江沿岸、都市商圈、产业园区、交通枢纽等场所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普及、培训展览、轻食餐饮等功能,充满设计感和美学品位的“花城市民文化空间”,实现传统公共文化设施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转型。

广州鼓励和引导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

2021年,为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立起社会化、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展示”资助项目,对提供公共文化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及相关文化服务的企业进行资金扶持。

2022年,广州以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创新驱动,完善制度建设,加快实现品质化、均衡化、精准化、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编实织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总分馆服务体系、广州公共文化云“三张网”,点燃擦亮文旅志愿服务“繁星行动”、民间文艺团队扶持“群星工程”、广州公益文化联盟“星团计划”“三颗星”,抓实做好提升广州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稳妥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紧扣主题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常态化服务效能考核监测“四件事”,逐步建成布局科学均衡、供给丰富多元、服务优质高效、持续协调发展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奠定坚实基础。

广州将建立群众满意度

常态化动态测评体系和反馈机制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共服务处负责人介绍,即将出台的《广州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管理运营指导意见(试行)》将鼓励通过委托管理、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多种方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活动项目打造、服务资源配送等,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形成良性的自我发展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消费同步促进。

该负责人还透露称,接下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进一步完善、细化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及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健全服务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建立群众满意度常态化动态测评体系和反馈机制。

观察

城市“小空间”内有乾坤

变身打卡胜地、非遗传承场地

广州目前已公布的42处“花城市民文化空间”中,涵盖动漫、自然、军事、历史、艺术等众多主题。其中,“模式创新者”可圈可点。另外,“空间”中书店或图书馆内涵占比大,这也彰显了广州“阅读之城”的实力。这些城市“小空间”,内里却大有乾坤,当下不仅成为市民游客的学习、休憩的打卡胜地,还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场地。

以文物建筑保育为载体

以文化艺术推广为方式

逵园艺术馆是广州最早的以保育和活化文物建筑,展示推广当代艺术和大众艺术的文化机构,率先以文物建筑保育为载体,以文化艺术推广为方式进行文保建筑的活化利用和激活文化产业创新。它的探索带动了广州本土的文化氛围与文化业态创新,并成功促进了整个新河浦区域的文化方向的建立与整体更新发展,为同类建筑片区提供了良好的活化方向与模式。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探索与产业对接

华侨新村里的JC动漫馆为国内首家中外动漫艺术馆,不仅有中国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大闹天宫》、水墨动画《山水情》、热门漫画《乌龙院》等民族经典动漫,还有美国动漫《白雪公主》《蝙蝠侠》《蜘蛛侠》,日本动漫《天空之城》《龙猫》《阿童木》等5000多件精彩的经典动漫藏品,同时集动漫学术理论研究、动漫艺术品收藏与修复、艺术家代理、动漫IP开发、动漫教育、展览策划和学术出版于一体,可持续地发掘动漫的商业价值。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1)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2)

政府补给 自主运营 社会众筹

咖啡馆打造科技创业主题服务综合体

珠江钢琴艺术中心将艺术馆、音乐厅、钢琴装配线、国家级技术中心整合为集工业、环保、旅游、音乐、教育、文化为一体的城市人文景观。广东岭南工艺美术馆(海珠馆)、广州高地文化空间则纷纷聚焦各自领域的优质文化资源,致力于IP孵化、艺术活动等内容。

黄埔区缘创咖啡分馆通过“政府补给 自主运营 社会众筹”的运营模式,打造了广州市第一家以科技创业为主题的7*24小时全天候开放服务的高效能文化分馆,成为广州开发区科学城阅读、培训、商务交流、路演、招商、众创空间聚焦点、活动窗口、服务对接平台等的服务综合体。海珠区G 图书分馆则依托琶洲会展区域的区位优势,与海珠区图书馆、街道及相关单位联合打造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万福路190号军事文化IP

营造立体化综合体验空间

越秀区“万福路190号”是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栋建造于20世纪20年代的骑楼,见证了北京路街区的百年历史。现有《星火燎原——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陈列展览》,展览分别从“中共两广区委军委的诞生”“中共两广区委军委的活动”“中共两广区委军委的影响”三部分来讲述中共两广区委军委在1924年至1927年间从成立、搬迁到撤离的完整历史,盘点周恩来、聂荣臻等军委成员在广州城的革命足迹。

这是广州越秀区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模式多样化。经过活化的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定位为“微型军事博物馆”,这种“政府统筹 企业资金 专题博物馆”的创新模式更有利于打造“万福路190号”军事文化IP,营造立体化综合体验空间。“万福路190号”未来的临展区将会引入与其他军事博物馆的交流展,在传统的骑楼空间里讲述打破时空边界的军事历史,拉近军事展品与大众的距离,用以小见大的专题性临时展览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3)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4)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5)

超级城市客厅T.I.T智慧园

打造大湾区复合型创新社交空间

超级城市客厅T.I.T智慧园原址是广州二棉厂(始建于1958年),拥有长达60多年的辉煌历史,保留了棉纺文化的传统历史之“魂”。为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TIT园区运营方广州新仕诚公司,联合广州天银投资打造的大湾区复合型创新社交空间。空间进驻了TIMETABLE大湾区创业基地,广州图书馆,天河区图书馆,Timetable Kitchen简餐咖啡,大型会议路演空间等。

广州图书馆艺术分馆由超级城市客厅与广州图书馆自2021年7月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以艺术主题馆藏为基础,结合定期艺术主题读者活动,融合开放式餐饮空间,为客厅常驻办公创业青年、园区办公人员以及员村社区居民提供直属分馆的完整读者服务。分馆当前馆藏2.6万册,其中艺术主题图书达6000册,涵盖传统绘画、摄影、音乐等主流艺术,亦有包括艺术论述、名家作品图册等,是目前市内专业度较高的主题分馆之一。图书馆内采用开放式立式书架形式,呈现馆藏图书,读者通过自主搜寻,发现阅读乐趣。同时全年不间断免费开放,支持全市读者自助借还,为社区读者提供了超过800平方米的文化空间,融合图书、历史建筑美学、先进科技服务,让读者沉浸其中。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6)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7)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8)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9)

人才培养 非遗技艺体验

为社会提供公共美学服务

本次公布的42处花城市民文化空间项目中,有不少是涉及非遗主题。比如,广辉广彩传承和人才实践基地创办人谭广辉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基地是集“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广彩工作室 人才培养基地 广彩展厅 非遗技艺体验”为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谭广辉带着非遗广彩走进社区、街道、学校、企业,为社会提供公共美学服务,还把市民群众和海内外游客请过来,亲手烧制属于自己的原创广彩作品。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10)

绣形绣色广绣艺术馆,则以个性化定制和针对性极强的各类广绣技艺培训课程,让广绣走入千家万户。别院声歌——岭南曲艺说唱艺术传承基地,与广东音乐曲艺团及曲艺名家合作,结合粤剧艺术博物馆实景唱出粤曲新韵,免费开放公众欣赏。

其他项目:

天河湿地文化角天河湿地文化角是天河湿地公园一个颇具特色的区域,坐落于广州市天河区智慧城,面积约二千五百平方米,周边自然风景优美,环境悠闲舒适,有绿荫小径、湖畔长廊、台几座椅等;而且人文景观多样,汇集与亨美术馆、天河区图书馆天河科技园分馆、咖啡馆等,设有阅读区、观赏区、品饮区等开放型文化空间。湿地文化角是与亨文化旗下的品牌,主要业务有艺术传播、交流;展览、活动策划等。其中与亨美术馆不定期举办艺术展览、文艺交流,免费向公众开放。而广州市天河区图书馆天河科技园分馆,是天河区图书馆的特色分馆,公众还可以在此阅读和借书。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11)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12)

与亨美术馆:按现代多功能目标建设的美术馆,是一个非营利性、向公众开放的民营文化机构。与亨美术馆设有2个展厅,造型以“山”为艺术元素,与原有的湖水融合,形成“山水”图景。

天河区图书馆天河科技园分馆:是广州市目前唯一坐拥公园美景的图书馆,该图书馆于2019年7月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书籍品类丰富,有历史、哲学、文化、艺术、科技、商务等。图书馆建筑空间错落有致,外观墙面的三角形营造“山”的意象,玻璃幕墙透光采景,与水、云、天巧妙融合,体现了建筑“山水云天”的独特气质。

黄埔区文化馆|图书馆瑜源分馆:图书馆、儿童剧场、戏剧展览馆、艺术工作室等组合起来,结合广州瑜源童话剧团的原创剧目作品、演员团队、知识产权、互联网平台等软件优势,打造亲子活动、戏剧培训、公益演出、公益讲座、戏剧展览等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

海珠区图书馆海珠智汇分馆:海珠智汇科技园与海珠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海珠区图书馆、瑞宝街道文化站多方共建的海珠区图书馆分馆,主要目的是为基地企业和片区群众提供信息、知识服务、文化服务。2020年图书馆进馆人数达127828人次,外借文献量达37206册次,办证量达726个,在海珠区图书馆34个分馆中均位列第一。

方所:创建于2011年的方所广州店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单一书店的外在表现形式,从阅读、品味、装扮、物感体验、精神碰撞等大众需求角度入手,满足大众对更高品质的精神生活需求。

钟书阁(广州店)自2020年5月18日正式开业,就将摩登时尚的现代风情与深厚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结合了中式传统花窗与西方教堂风格的广式满洲窗镶嵌于深棕色天花中。这里有酒店般的华丽场景、有各式精美甜点、有咖啡香气和愉悦书香萦绕。

后山当代艺术中心天河区火炉山的森林公园内的后山当代艺术中心则致力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性,尝试通过一系列学术和艺术活动为城市带来一种全新艺术氛围。这里的建筑空间独具特色,户外玻璃采景优美,与森林公园竹林、树木倒映自然,巧妙体现了后山当代艺术中心建筑艺术与自然共生的建筑设计。

广州莱迪创新科技园与黄埔区文广新局合作共建的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是以“生物科技”为主题的知识社区和创客空间,助力园区企业发展、营造融洽创业氛围。

翁暖茶馆位于海珠区滨江东路上的翁暖茶馆融学校、茶馆、饮宴、文创于一身,在珠江之畔营造出一个悠然自得的高品质空间。全息环绕环境投影等新技术的运用,则让这里古意盎然的品茗雅室、书法阁等添上了一分时尚感和技术范儿。茶香氤氲之间,它将传承数千年的文脉以富当代性的传播样式普及给公众。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13)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14)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15)

广州市中心公园哪个最好(小空间内有大乾坤)(16)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肖阳

通讯员:穗文广旅宣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