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来时路牢记新嘱托奋进新征程(特别报道牢记嘱托)(1)

仙女湖掠影

文明和城市因水而兴,治水兴水关乎人民福祉。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各级水利部门全面贯彻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精心谋划、狠抓项目,加快推动当地水利高质量发展。

积极主动谋划,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该市积极响应上级政策,抢抓国家“十四五”机遇期主动谋划,2021年争取上级资金2.27亿元,使得一大批水利项目得以实施。期间,该市编制的《新余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得到了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所规划的项目大多被列入省级及以上规划,其中大岗山、山南、冷水井等中型水库列入国家规划。

打破城乡分割,推行民生水利工程,全力保障饮水安全。该市打破县域行政区划限制,采用区域间城乡联网供水模式,全市一张图,以城带乡,全域覆盖,力求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隐患。目前,全市已建立起“同网、同价、同质、直供到户”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市域全覆盖。2022年以来,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覆盖范围已扩展至偏远分散的自然村,并大力推广建设直饮水站。

周密准备部署,统筹做好灾害防御,全力确保安全度汛。水利部门担起防汛职责,有效缓解了2018、2019年的旱情,确保了2020、2021年安全度汛;2022年上半年,面对多轮强降雨过程,该市进一步压实责任、完善预案,突出抓好水雨情监测预警和水工程调度,扎实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消除防汛隐患。截至目前,全市水库、山塘无一垮坝, 堤防无一决口, 无人员伤亡。

助力“山水美市”,强化水环境治理,全力保障水清岸绿。该市立足实际,联合各部门实施圩堤水库加固、河湖“清四乱”等整治行动,推动河湖长制“有能有效”落到实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持续巩固,河湖水环境不断向好,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正在得以实现。

不忘来时路牢记新嘱托奋进新征程(特别报道牢记嘱托)(2)

白梅水生态文明村

河湖面貌新 百姓幸福来

自2015年底实施河湖长制以来,新余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有关决策和部署,通过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系统治理,全市河湖面貌焕然一新,河湖水质大幅改善。

目前,全市8个河流断面地表水水质全部达到Ⅱ类,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河湖长制工作成效明显——

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工作。印发了《新余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方案(修订)》等文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明确27个部门为河湖长制责任单位,形成了共抓大保护的良好格局。每年都召开市级总河湖长会议,认真研究部署年度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将河湖长制列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压实各方责任。

组织体系全面建立。落实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建立了区域和流域相结合的四级河湖长制组织体系,设立各级河长湖长、巡查员、专管员和保洁员。民间河长湖长、“河小青”队伍和广大党员常年活跃于江河湖岸,形成了全民参与河湖管理与保护的机制。

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推进河长制法制化、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了会议、巡查、督办等各类规章制度。落实“一河(湖)一策”“一河(湖)一档”,将河湖治理任务具体化。搭建河湖长制河湖管理地理信息平台,对河湖长制工作进行数字化管理,实时掌握河湖治理动态。

河湖水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保家行动”,共拆除禁养区养殖场7267家,333座水库、2293座山塘全部退出承包养殖,269家“散乱污”企业得到全面整改;开展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整治城乡生活污水及垃圾污染、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港口污染、水域非法采砂和侵占岸线等问题,有效控制各类污染源头;投入50多亿元,完成100多个V类及劣V类水问题清单整治,全市江河湖库全部消灭V类水和劣V类水;持续开展“清河行动”,整治黑臭水体、入河排污口、渔业资源保护等问题,有效治理了各种河湖乱象。

流域综合治理效果明显。持续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行动计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空间规划为引领,从岸上到水体,深入推进陆域防控治理、岸线美化优化、水域保护修复等“十大”行动,书写了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新篇章,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不忘来时路牢记新嘱托奋进新征程(特别报道牢记嘱托)(3)

农村学校用上了自来水

筑牢责任感 下好“先手棋”

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水旱灾害频发,2015年遭遇罕见冬汛,2019年出现早汛,且7月上旬发生超历史大洪水;2022年全市降雨总量偏多,但时空分布极度不均,7月以来又遭遇涝旱急转、夏秋连旱,给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面对暴雨洪水,市水利局坚决贯彻落实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牢牢把握水旱灾害防御主动权——

压紧压实防汛责任。抓早抓细抓实汛前准备,制定《新余市水利局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2022年新余市水利局防汛抗旱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水库、水电站“五个责任人”,山塘“三个责任人”,水闸、堤防“四个责任人”,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形成合力。

完善各类方案预案。完成各类度汛方案的审查审批和上报工作,督促指导各地编制完善各类水利工程度汛方案、工程巡查防守方案、工程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等。

不忘来时路牢记新嘱托奋进新征程(特别报道牢记嘱托)(4)

溢流坝泄洪现场

抓好防汛隐患排查。汛前派出督导组,重点对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已建水利工程运行、在建涉水水利工程防汛准备、河湖设障整治、防汛监测预警设施运行等防汛重点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整改销号,把问题解决在成灾之前。

加强监测预警。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加强与气象水文的联合会商,密切监测天气变化情况,加密重点时段、重要节点监测预报频次,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到受影响地区,近年来无一例人员伤亡报告。

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始终密切关注全市中小型水库、水电站、山塘等重点水利工程度汛安全,督促各地严格按照汛限水位蓄水,确保水利工程度汛安全。2022年入汛以来,调度江口水库拦洪蓄洪、削峰错峰,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

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加之提前安排部署、加强监测预警、实施科学调度,坚决落实提前转移人员制度,最终确保了全市水库山塘无一垮坝、堤防无一决口、百姓无一伤亡, 全市重要基础设施防洪安全得到保障, 最大程度减轻了洪涝干旱灾害损失。

打一场战役 还“两江”清水

新余为江西省重要工业城市,其中心城区建成区大体上由城南、城北、高新区、仙女湖区(部分)及仙来办等片区组成,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近50万。

廖家江、贯早江是横贯城区的两条主排水渠,廖家江流域面积11.6平方公里,全长7.15公里,主要流经城南片区;贯早江流域面积9.75平方公里,全长10.26公里,几乎全部为暗渠,主要流经城北片区。

由于城市建设中排水排污系统不完善等原因,长期以来,沿江小区居民生活污水的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廖家江、贯早江,致使水体黑臭现象严重,并对流经城区的孔目江、袁河产生较大污染。2016年“两江”被住建部纳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要求在2020年底前完成消除黑臭水体任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黑臭水体治理,研究决定对“两江”黑臭水体进行实施改造,成立了新余市“两江”黑臭水体治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由市发改、财政、住建、城管、水利、生态环境、投控集团、渝水区政府等部门组成,治理工作由市水利局牵头、协调与调度,各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全力消除“两江”水体黑臭现象。

不忘来时路牢记新嘱托奋进新征程(特别报道牢记嘱托)(5)

整治后的矿山生态环境

一场战役就此拉开序幕。2019年6月,《新余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制定;7月聘请中规院编制“一规划两方案”;11月1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了《新余市“两江”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12月24日,市发改委正式批复《新余市“两江”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总投资6.76亿元,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措施开展全流域系统整治;与“两江”水质直接相关的市政主支管涵清淤、检测、修复,排口改造等主体工程全面完成。2020年11月,廖家江、贯早江基本消除黑臭。

在新余,“看得见”的变化正在发生。在完成“两江”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的同时,为确保“两江”黑臭水体不再出现返黑返臭现象,实现廖家江、贯早江“长制久清”,新余市继续加大工程措施保障,做到污水应纳尽纳。321个生活小区、23条市政道路、38个公厕雨污水分流改造相继完成,改造管网混错接289处,改造排口350处,新建管网24.8公里,建设13个污水提升泵站,实际完成投资约6.7亿元。

如今,一幅人水和谐的画卷正在新余徐徐铺陈。行走在廖家江旁的南湖公园居民再也闻不到非常刺鼻的臭味,得益于氨氮指标控制稳定,城区水质得到了明显巩固提升。城区水生态环境趋于稳定,水体自然生态共生,在廖家江、贯早江末端,市民们经常能见到鱼儿成群游来游去。在下游,水体水质总体向好,孔目江江口国考断面水质由去年的Ⅲ类提升到II类。

面对要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的巨大压力,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科学谋划、技术设计,创新方式,强化管理,广泛合作,齐心发力,全民参与,久久为功,共同打赢了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彻底消灭了廖家江、贯早江黑臭水体现象,为全力打造全国民生城市知名地,谱写了新余黑臭水体治理新篇章,擦亮了新余开展长江大保护的靓丽名片。

不忘来时路牢记新嘱托奋进新征程(特别报道牢记嘱托)(6)

八马水利风景区

浪潮滚滚正扬帆,使命在肩赴新征。治水新时代,新余水利将不断增强守责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苦干实干、筑牢担当,为全面建设“六个江西”贡献新余水利力量!

来源:人民长江报

作者:杨杏宇 何绍辉 李亚民 彭东华

责编:张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