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燕国,一直都被夹在强国的缝隙中,稍微表现得强大一点,就会被周围的强国打压,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东边的齐国趁机出兵,人狠话不多,直接就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对于当时数国并立的情况,那当然是能吞并一点是一点了。

成语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典故(成语古诗千金买骨)(1)

燕国那是敢怒不敢言啊,这事儿轮到谁身上也没办法,弱国无外交,跟谁求情都没用。等到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并痛下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燕昭王有这样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他光是喊着“贤能的人啊,你们快来投奔我吧,我会给你们很多钱,很高的地位,来帮助我让燕国走向复兴吧!”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大家都觉得燕王的号召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与其去一个小国当差不如去大国碰碰运气。不久后,连燕昭王自己也觉得没劲儿,大家都不理他,于是便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大师,你教教我怎么才能得到贤良的人才啊?”

郭隗也是个耿直的人,有求必应,他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话说,从前有一位国君啊,他倒不是缺人才,他是缺一匹好马,他下诏说愿意用一千两黄金来买一匹千里马,可是足足三年过去了,千里马还是没有买到。这位国君心里着急啊,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按理说一千两黄金已经够多了,这时候,他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让他去试试。这个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四处走访,终于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500两黄金买了这匹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到了差点晕过去,“你在搞什么啊?用五百两黄金,你就给我买了一堆马骨头?你是不是活腻了?”国君很不高兴。这时候,这个买马骨的人却说,大王,您听我解释,我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抢了马就不认人了。国君这时候才明白,原来之前三年一直买不到马是这个原因啊。大家都知道是君主在买马,但又没人能忤逆君王的命令,要是让国君知道自己有匹好马,很有可能直接就被征召了,钱也拿不到,那还不如去找可靠的商人做买卖呢。等听到国王居然花五百两黄金买了一匹好马的骨头后,大家才知道了君主没有骗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很多匹千里马。

成语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典故(成语古诗千金买骨)(2)

郭隗讲完了上面的故事,就对燕昭王说:“大王啊,您要是真心想求人才,就得变换一下方法,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打个比方,您可以先从我开始,您把我给召进宫里,其他人看到后就会觉得,‘天呐,连郭隗这样才能平庸的人都能得到重用,那我肯定比他坐的位子更高啊!’这样一来,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大王您了。”燕昭王觉得很有道理,就拜郭隗为师,给他优厚的俸禄,还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

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很多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来到燕国,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你们猜怎么着?经过2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燕国终于低调地强盛起来,居然打败了齐国,夺回了曾经被占领的土地。

成语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典故(成语古诗千金买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