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1)

伴君王,一入宫门深似海

在左曹越骑班府中,人们都愁容满面,面带悲哀之色,原来成帝下旨召班姑娘进宫,班姑娘却并不知情呢!

班况和夫人在房里紧皱眉头,夫人哭了一阵就呆坐在椅子上叹气,班况则不断地转来转去。

“伴君似伴虎,入宫同入狱,我们不能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呀?我不准女儿进宫。”班夫人伤心地说。

“唉,我也是这样想呀?”班况坐到椅上说,“皇命难违,我能有什么好方法呢?你认为我舍得让女儿入宫吗?”班况真的没有办法。

班夫人听到这里,倒在床上痛哭流涕。班况说:“女儿是我们惟一的亲生骨肉,她从小就善良温顺,处处忍让,这样的好孩子怎能到后宫中那种险恶之地呢?”

“都怨你!好好的女娃娃,干什么要教她吟诗弄词的?现在完了,连陛下也知道你有个才女了,你送她进宫吧!”班夫人埋怨起班大人来。

班姑娘来到父母房中,说:“父亲母亲不要难过了,事实上,女儿想入宫。我想像樊姬一样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只见班姑娘的神色庄重,充满了自信。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2)

坐在一边的班况说:“女儿不知,后宫之中阴险狡诈,你争我夺,稍有不慎就会招来灾祸。你若是能得到陛下的宠爱就幸运了,若是得不到陛下的宠爱就会几年甚至一生都无法见到他,你会在后宫中孤苦地老死的。”

班姑娘看着伤心欲绝的爹娘,眨巴着炯炯有神的眼睛说:“爹娘别为我担心,既然事已至此,女儿只能入宫了。我如果能够接近陛下一定忠心侍君;陛下要是不喜欢我,我就在宫中读诗作文度过一生,我最喜欢作诗啦!我不跟别的女人争,谁会害我呢?”

班夫人看着女儿的双眸,叹道:“女儿,你还幼稚呢,今后要照顾好自己,入宫后多加小心!”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3)

班姑娘看到母亲的脸色好转了,才笑了起来。她跑进闺房拿出一篇刚作好的诗给班大人看,笑着对母亲说:“好多人夸我漂亮,您看我真的漂亮吗?“班夫人看着如此善解人意的女儿,又喜又忧。

将父母哄得宽心以后,班姑娘回到闺房。刚才那些话都是为了骗父母的,当从父母房里偶然听见自己入宫的消息时,她急得心似乱麻。

现在她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入宫的事情。她屏退丫环,解开发髻,拿来铜镜,梳着秀丽的长发,认真地品评镜中的自己:眼神忧郁。她感到心里很乱,是害怕吗?怕得不到陛下的宠爱,害怕离开父母入宫孤苦一生,害怕后宫争宠?好像都不是。那么可能是心情太激动了吧。

记得自己曾经多么钦佩那智敏过人,力劝楚庄王的樊姬,入宫后自己就有机会模仿樊姬了。那又为何如此心烦呢?是由于听说了后宫险恶万分的情形吗?她站起身来走到佛龛前静静地祈祷上天-一叫自己无忧无虑,心态平和吧!

回到铜镜前,她看到自己真的静如处子了一柔和的眼神,美丽的容颜,这使她重新树立了信心:像樊姬一样侍奉帝王,做个名垂百世的妃嫔。凭自己的脸蛋和才艺不可能独守空房吧!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4)

想到这里,她的嘴角闪过一丝微笑,真有些盼着早点进官了。陛下长得什么样呀?他肯定长于诗赋,才气逼人,或者英姿奋发。想起陛下来,她只感到脸儿发烫,心脏扑扑直跳,有很多美好的憧憬,也有些焦躁不安,一想起要模仿樊姬的行为,她就充满了信心。

16岁的班姑娘,是精通史学、善诗文的一代才女,她怀着美好的心情来到未央宫,来到汉成帝的嫔妃群中。等待着才华横溢的班姑娘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命运呀?

成帝偶尔听到班况的女儿才貌双全,善解人意。他下诏命班姑娘入宫服侍他,但事过之后就全都忘了。班姑娘进宫后晋封为少使一一连后宫的宫女都不如的第十一级女官,职位低微。

班少使进宫都两个多月了,却没有见过成帝呢。“难道陛下早就忘了?难道一辈子都见不到他吗?”她经常对着镜子发呆。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5)

劝君王励精图治,动之以情

好运来了躲都躲不掉。有一天,成帝喝醉酒了,到处游玩。他忽然诗兴大发,想作一首美诗,但却作不出来,刚吟出了上半句“俯视兮丹墀”,就不停地嘟哝着,难以说出下文。

班少使正在成帝游玩的园子里修剪花枝,她听见“俯视兮丹墀”后,不假思索就说“思君兮履綦”。这一句脱口而出后,她又一气呵成地说道:“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消忧。”班少使感到自己入宫前的志向很难实现,叹了口气转向牡丹花丛。

在园子中,成帝忽然听见婉转柔润的女子吟诗,心中不禁称奇,酒好像醒了大半。哪位宫女能对得出这么好的诗句?成帝一边听着妙不可言的诗句,一边寻找。突然,一声叹息声传到成帝那里,真让人肝肠寸断。

成帝站起身来离开身边的许皇后,左右看看,没有人。难道是仙女下凡吗?他正在暗暗称奇,突然听见清脆的佩环撞击的声音,成帝发现一丛绚丽的牡丹花中站起一位穿淡黄色衫裙的少女,手中拿着花剪,正在修剪花枝。

她脑后齐盘着发髻,插着一支淡蓝色小花,衫裙的下摆随风飘.飘....成帝不由得看呆了,被娇巧玲珑的俏影迷倒了。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眼见女子走远而不敢打扰她。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6)

这时,两位侍女跑到成帝那里,看着成帝痴痴的样子,立刻明白了,大喊:“才女请留步。”

班少使忽然听见有人贼留步,轻轻回过头去,看到两名宫女站在一位男人身边,那位男人身着龙袍、脚蹬乌黑朝靴,她不得由激动一一陛下,正是盼望很久的陛下!

她来到成帝面前,轻轻拜倒,“奴妾未知陛下驾到,请恕罪。”

“思君兮履綦,好诗,你是做什么的?”成帝问。“回陛下,奴妾是少使。”班少使答道。

“你是何人之女?”成帝问。

“家父是左曹越骑班况。”少使仍低着头。

成帝说:“你是班大人的小女?抬起头来。”

班少使抬起头,白净的鹅蛋脸上长着一双明眸,含情脉脉。成帝扶起她:“快快请起,朕让你受委屈了。传朕的旨意,封班少使为婕妤,居”增成舍”。”

班婕妤搬到增成舍,经常陪侍成帝。

一天,成帝到增成舍,他们兴高采烈地谈论诗文。成帝爱读《诗经》、《尚书》,班婕妤最喜欢诗书,她最快乐的时刻就是与成帝谈诗作文。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硕人)说的就是你。”成帝拥着美丽温柔的班婕妤,夸赞道。

班婕妤朝成帝身上一靠,“陛下,我有那么漂亮吗?”

成帝吻着她的眼睛,以作回答。班婕妤的脸上飞来两片红云,把眼闭起,吟道:“猗嗟昌兮,欣而长兮,抑若物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她羞涩笑道:“这《猗嗟》说的是陛下。”

成帝说:“朕有那么英俊吗?快拿铜镜来。”侍女捧来铜镜,班婕妤指着成帝的影子,笑道:“快看,像呀。陛下射箭不也是很准吗?”成帝看看班婕妤那娇嗲嗲的模样更是可爱,忍不住把她抱上床。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7)

“不急,陛下,奴妾还想给皇上吟一首,”班婕妤挣脱后说,“早飞嗡嗡,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成帝抱住班婕妤说:“爱妃真是贤德,你是要朕勤于朝政吗?”

班婕妤说:“楚庄王接受樊姬的劝谏而励精图治,三年不飞,一飞则冲天;三年不鸣,一鸣则惊人。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陛下,奴妾希望陛下像庄王一样励精图治,做出名垂千古的政绩呀。”

成帝被她这番话震惊了,他平时爱围猎,经常外出游玩,这话经常有大臣对自己说,但出于女人之口就难得了。成帝羞愧地说:“朕爱打猎,应该少狩猎才是。”

班婕妤说:“陛下还应该多纳贤才。”

成帝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都是我的,不必仿效楚庄王争霸了。再说,朝中的政事,朕都推给皇舅王凤了,也乐得清闲自在。”

班婕妤说:“陛下是天子,不能事事劳烦皇舅。只有广寻贤士才能兴邦呀。周公在对文王的颂歌中曾赞道:”济济多士,秉文之德',”不显不斯,无射于人斯”。满朝文武都应具有美好的品德,刚直不阿,天下则太平,清明政治多令人羡慕呀!”

成帝听了也感到雄心勃勃,想做出一番事业来。他说:“朕会效仿楚庄王励精图治,爱妃真是樊姬转世,你的话叫朕心情好激动。

班婕妤朝在成帝的情里,笑道:“奴妾谢陛下,奴妾愿尽全力侍候陛下。”成帝感到班婕妤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温顺,真是让人百般喜爱还觉不够。他宠爱一个妃子时,总会许下诺言,这回对才貌双全的班婕妤也是如此。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爱妃,朕发誓对你要像对待白衣姑娘一样。”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8)

班婕妤的心被成帝的诗情蜜意融化了,她热泪盈眶地看着成帝,“陛下,奴妾会一生一世来报答的。”

汉成帝是喜色之君,他宠爱每个女人时都会百依百顺,海誓山盟,而过一段时间后,他又喜新厌旧,去追寻新宠。班婕妤把爱情倾注在风流天子的身上,把一片厚望放在只图享乐的帝王身上,这些都注定了她的凄苦命运。

成帝被班婕妤激起了壮志,很想招贤纳士,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于是,他决定重用丞相王商。

王商仪表端庄,身体魁梧。有一次,匈奴单于来朝,仰视其貌,被王商的样子吓倒了,低头告退。成帝叹道:“这才是我的相国呀。”

一次,长安城里谣传快发大水了,全城百姓一片混乱,争先恐后逃亡,百姓们自相践踏。消息传到宫中后,成帝召集群臣商议。大司马、尚书执事王凤,听到这个消息后惊慌失措,主张逃跑,躲避水害。一时间,群臣人心惶惶。

王商却说大水将至是谣传,不可相信。成帝才定下心来。后来发大水的事情果然是假的,成帝对王商更加信任。可是,这两件事却使王凤很妒忌丞相王商。

成帝重用王商后,王商秉公执政,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罢免了琅琊太守杨彤。杨彤是王凤的儿女亲家,王凤更加恨王商,总要害死他。

王凤派张匡、耿定以“闽门内事”诬告王商。成帝不相信,王凤入宫要求成帝罢免王商,否则不肯罢休,成帝看到王凤态度强硬就罢免了王商。王商被免相后,长吁短叹,三日后吐血而死。一天,成帝来到增成舍中,提起王商的事。班婕妤听后感到悲愤,因为成帝向她夸赞过王商。

“陛下,您是天子,怎能罢免王商呢?再说,陛下不是很信任他吗?“班婕妤问道。

成帝说:“爱妃不知,皇舅逼人太甚,非得要罢了丞相,朕也为难呀!”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9)

班婕妤听了,柔声地劝道:“皇上,大司马为朝廷劳碌的确可嘉。但皇上重用贤才也是为繁盛兴邦着想呀。再说,陛下应该自作断夺,怎能甘愿受大司马的逼迫呢?”

成帝听了班婕妤的话,不禁满脸羞愧:“这件事朕太没面子了,但也无法挽回了。”

班婕妤劝道:“陛下不要难过,日后还会遇到贤士,陛下要与他们经常接触,不要把政务推给皇舅了。”

成帝转忧为喜,拉着班婕妤重续旧梦。班婕妤入宫时从家里带来侍女李平。李平生得杏眼桃腮,身姿迷人,与班婕妤感情很深,也稍通些诗文。成帝常来增成舍,与李平逐渐熟悉起来。

这段日子,班婕妤怀孕了,多有不便,李平每天都在班婕妤身边服侍。成帝没有子嗣,班婕妤怀孕他很高兴,赏给班婕妤很多财宝,派御医到增成舍。

李平与班婕妤是两种不同的美人,成帝越看李平就越觉得她可爱,想将她占有。

这一天,成帝来到增成舍,班婕妤斜靠在卧榻上,命李平彻茶。成帝接过茶碗,李平发现他直勾勾地盯着自己。成帝接过茶碗紧紧地抓住李平的手。李平要把手抽回,“啪”的一声茶碗摔个粉碎。班婕妤心头一阵疼痛,感到血液中似乎融进一块寒冰。

“陛下常与王章商议朝政吗?”班婕妤问。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10)

“哦,那王章向朕上书大司马专擅朝政,朕也感到皇舅太过霸道。”成帝神情尴尬地说。

“王章向皇上推荐别人吗?”班婕妤问道。

“王章向朕推荐了琅琊太守冯野王。”成帝说。

班婕妤说:“王章是朝中的贤才。”她看了一眼侍立身后惊慌失措的李平,“平儿,你退下。”

“陛下,平儿是我从家里带进宫的,像亲妹妹一样。”

“哦,难怪她气质很好,原来如此成帝笑道。

“陛下若是有意,奴妾就把平儿献给陛下。”班婕妤说。

成帝大喜,赶紧握起班婕妤的娇手,感激地说:“爱妃不妒,真是贤人啊!爱妃若能为朕生龙子,朕会一辈子疼你。既然平儿与爱妃情似姐妹,我不会亏了她,也封平儿为婕妤吧。”

班婕妤说:“谢陛下,我身体不适,难以下拜。”

成帝说,“不用,不用。朕把李平带回宫,封为婕妤。爱妃先休息吧,朕明天再来坐坐。”说完,他带着平儿离开了。

成帝走后,班婕妤感到胸口阵阵绞痛,躺在床上回想着刚才的事情。她以为成帝不好意思答应收平儿的,自己真的不嫉妒吗?真的要把陛下让给平儿吗?不!不!她想着想着,真的很难过。陛下,你为什么那样高兴,你知不知道我的心情。她的眼泪似臬水涌出,枕边湿了一大片,感到酸楚、痛心,心乱如麻。

后来,她又想起了成帝的话,他也知道皇舅专横。若重用王章治理朝政,国势会好转的。想到这里,感到稍微宽心。她长长吸了一口气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平儿贤淑,她在皇上身边也是好事儿。”

班婕妤又一想,“唉,后宫佳丽无数,陛下怎么可能只宠我一人呢?如果与别人一样妒忌成性,岂不自寻烦恼吗?班婕妤呀!班婕妤!你别胡思乱想了,不妒为德,你不要白读了那么多的诗书。”想到这里,她控制着心情,睡着了。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11)

为了贤德的美名,班婕妤控制嫉妒的天性,麻痹着自己的感情,这对于与无数个女人共同拥有一个丈夫的嫔妃来说,真是一件无奈的事情。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12)

丧爱子,失君宠,万念俱灰

成帝立李平为婕妤后很宠她,李平想念班婕妤,经常到增成舍探望。成帝也常来增成舍,但不像以前那样深情了。班婕妤只想着腹中的胎儿,倒也不是很在意。

半年后,班婕妤生下儿子。成帝终于有了儿子,不禁喜极而泣,赐给班婕妤很多金银财宝,对她与别的嫔妃不同,十分尊敬和感激。

成帝在朝中也变得励精图治了,每次召王章,都会与其密谈。然而,这一切都被人密报给王凤了。王凤一方面上疏要求辞官,一方面去胞姐皇太后王政君那里诉苦。

太后王政君在成帝面前哭个不停,诉说王凤的忠心,指责成帝。成帝昏庸无能,想到无论如何王凤也是皇舅,再加上不忍心见母亲悲痛,竟定王章有罪。事后,王凤指使人诬陷王章推荐的冯野王,冯野王受到牵连,被罢职。

为此,成帝感到很气愤,到处捕猎游玩,甚至扮成富家公子到民间游玩,经常一去十几天不回宫,对朝政彻底失去了信心。有一次,成帝和富平侯张放出城游玩,途中在阳阿公主家做客,发现了倾城倾国的美女赵飞燕,便带回未央宫。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13)

班婕妤的儿子病了,后来竟连哭声都减弱。班婕妤心痛欲绝。一天,成帝来增成舍看到班婕妤竟急出了白发,再看到气息奄奄的儿子,顿时号啕大哭。他把班婕妤抱入怀中百般劝慰。

班婕妤“哇”的一声靠着成帝哭了起来。成帝伤心难过,心酸落泪,班婕妤止住哭声,对成帝说:“陛下,您在朝中重用贤才一定会国泰民安,上天会使陛下子嗣兴旺的。”

成帝叹道:“爱妃呀,都怪太后为皇舅求情,朕已把王章、冯野王罢免了。朕感到再也没脸见贤人啦!”

“什么?“班婕妤的一番苦心,都付之东流了。她看了看,不想再劝什么,走到婴儿床边,望着奄奄一息的儿子,大脑一片空白。几天后,儿子死了。成帝成天围着赵飞燕转,很少来增成舍。班婕妤已是万念俱灰,短短几个月就憔悴了。失去了成帝的宠爱,失去了儿子,面对的是令人难耐的凄苦和孤寂。

成帝为赵飞燕修了“远条馆”,整天住在远条馆里,把朝政一概推给王凤。

班婕妤整日闷闷不乐,沉浸在绝望中。当丧子之痛逐渐弥合时,她又想念成帝了。成帝一两个月才到班婕妤的增成舍看一看,每次看过就走。班婕妤感到成帝来增成舍仅仅是为了见面而已,遭受抛弃的感觉深深地刺伤了她的心。

一天,成帝和赵飞燕、李平等妃嫔在御花园里游玩,碰到班婕妤。班婕妤穿着衫裙,正在给一株牡丹花剪下衰老的旧叶,这幅情景让成帝回想起当年在花园中偶遇班婕妤对诗的情景。成帝想起班婕妤的丧子之痛,心中一阵痉挛。

班婕妤过来向成帝施礼,四目相对,深情难以掩饰。

成帝看到班婕妤十分憔悴、瘦削,对她说:“爱卿没有乘车,就同朕同坐一车吧。”

班婕妤禁不住流下热泪,但一抬头却看见赵飞燕正瞪着自己,想起成帝宠爱赵飞燕却不理朝政,感到很生气。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劝告陛下呀,她深深向成帝施了一礼说:“奴妾听说夏、商、周三朝末代帝王身边美女如云,贤德的帝王身边总有良臣名相。奴妾很想与陛下同车而行,却怕误了陛下的大业。”

成帝说:“爱妃的好意朕明白,只是许多事由不得朕。”

赵飞燕不满地瞪了成帝一眼,心里妒,忌班婕妤。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14)

成帝看到班婕妤的神情,仿佛要劝他要远离美色,只感到脸发烫,想起对班婕妤的誓言,感到羞愧,连忙躲开。

这件事传到皇太后王政君那里,她亲自召见班婕妤,大加夸奖,命后宫嫔妃们向班婕妤学习。赵飞燕对班婕妤恨之人骨,但由于太后一直护着班婕妤,一直很难下手。

班婕妤心里很矛盾,很想找成帝,与成帝亲近。自从赵飞燕入宫,成帝还没有眷顾过自己呢,但自己却把机会给放弃了。一想到樊姬,班婕妤就感到自叹不如。

不久,成帝召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进宫,封为婕妤。合德比飞燕难缠多了,阴险狡诈,嫉妒成性,将成帝牢牢地控制住,不准成帝靠近任何宫女。成帝有时很想到增成舍看看班婕妤,但怕合德吵闹只好放弃了。

一次,班婕妤一病不起,成帝以探病为由跑到增成舍,见班婕妤瘦削憔悴的病容,十分不忍。成帝亲自端过药碗喂她药,正在这时,赵合德赶来了。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15)

“哟,班姐,你真有福气。不知给妃子喂药的是不是明君呀?”合德说。成帝见了赵合德,吓得连忙把碗递给侍女。

“陛下,我生病时你何曾这样对我,我的命太苦啦!”合德当着班婕妤的面闹了起来。

成帝赶紧哄合德,把合德拽到一边,小声劝道:“你在这里闹可不行!我以为班婕妤不行了,才跑来探望的。”

这句话被班婕妤听见了,泪水流了出来。成帝跟从前判若两人了,她绝望地看着,眼神饱含着哀怨,哭道:“陛下,你还是走吧。”说完就闭上了眼睛,任泪水横流,浸湿枕头。成帝安慰了几句,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班婕妤的病好后,合德总想把班婕妤害死。因为成帝专宠赵氏姐妹后,对其他妃嫔都很少理睬,却总是隔一两个月看一次班婕妤,太后王政君也护着班婕妤,这让合德十分不安。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16)

《长信怨》,至死不肯离开成帝陵

许皇后对飞燕、合德十分不满,在其姐许谒的帮助下设坛诅咒赵氏姐妹,祈祷自己重新恩宠。合德将这件事添枝加叶,向成帝禀报,成帝废了许皇后,合德趁机诋毁班婕妤,说她也参与这件事。

成帝很生气,但却不相信班婕妤会害自己,说要亲自查问班婕妤。合德认为班婕妤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因此洋洋得意。

班婕妤料到一定是飞燕姐妹要害自己,便平静地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陛下,我求鬼神降福于我没有用,求鬼神降祸于陛下有用吗?陛下乃天子,若真有鬼神,绝不敢降祸于陛下;若没有鬼神,求他们有何用呢?我岂会做这样的傻事。”

成帝看到班婕妤还是老样子,要赏赐她许多黄金。班婕妤对黄金不感兴趣,只想得到爱,但她知道,有飞燕、合德在,她永远失去爱了,还会受到飞燕姐妹无休止的陷害。

“陛下,奴妾不要黄金,只有一个请求,我想去长信殿侍奉太后,请陛下恩准。”

成帝宠爱淫荡的飞燕、合德,此时正沉浸在飞燕、合德的“温柔乡”中。不过,成帝也有些舍不得班婕妤,但他又怕飞燕姐妹加害班婕妤,便对班婕妤说:“也好,在长信殿里太后会好好地护着你的,朕有空会去看你的。”

班婕妤含泪告退。去长信殿吧,把成帝装在心里带走吧,对成帝的思念是任何人都夺不走的。

班婕妤躲开后宫的是非之地,离开了深爱的夫君,开始了平静孤苦的生活。

在长信殿,班婕妤把对成帝的爱化作孝顺全部倾注在太后身上。在为太后端茶送水、敲背捶腰的时候,她找到儿媳伺候婆母的感觉,这种感觉让她忘了痛苦,感到幸福。

她不再敢奢望什么,只求静下心来,不要心烦意乱,不要思念皇上。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17)

人非草木,年轻美貌的班婕妤怎能抑制住悲哀与凄苦呢?她写了很多诗篇发泄情感,有一首《长信怨》流传至今:

承祖考之遗德兮,何性命之淑灵。

登薄躯于宫阙兮,充下陈于后庭。

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盛明。

扬光烈之翕赫兮,奉隆宠于增城。

既过幸于非位兮,窃庶几乎嘉时,

每寤寐而垒息兮,申佩离以自思,

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

悲晨妇之作戒兮,哀褒阎之为邮;

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

虽愚陋其靡及兮,敢舍心而忘兹?

历年岁而悼惧兮,闵蕃华之不滋。

痛阳禄与柘馆兮,仍襁褓而离灾,

岂妾人之殃咎兮,将天命之不可求。

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日晻莫而昧幽,

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于罪邮。

奉共养于东宫兮,讬长信之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

永终死以为期。愿归骨于山在足兮,依松柏之余休。

这个能著美文的一代才女还流传下一首《统扇诗》: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这首《统扇诗》又称《怨歌行》,统扇到了秋天就被人弃置不用了,婕妤用此来比喻成帝的寡薄。

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30岁的班婕妤得到了坏消息——成帝驾崩了。班婕妤向太后请求去守帝陵。

太后对班婕妤说:“你的孝心可嘉,但守帝陵之事太难熬,你已经侍奉我这么多年,我也不舍得你离开呀!”

班婕妤说:“陛下生前我无法得到他,现在我一定要陪伴陛下。”

太后无奈,只好准许。

班婕妤乘小轿来到荒寂的帝陵,看见成帝的坟冢,她哭道:“陛下,现在没有人来与我争了,只剩我们俩了。”

十几年后,成帝陵中有个嘴里还经常念念有词的婕妤!她直到死都不肯离开成帝陵,那种悲苦不是常人能够想像的。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18)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这样写班婕妤,浪漫的过于天真,人生不可能只如初见,世上唯一不变,是人都善变。

在古代后宫你死我活的激烈争斗中,班婕妤能明哲保身,能得以终老,与她的才气、温良、贤惠、超然有关系。她的辞赋中,伴随着才华的倾泻,也总能看到一种浓浓的凄凉和哀怨,就像用一根才华的笔,写尽了后宫女子的失意与苍凉,班婕妤的一生就如同那合欢扇一般,经历过大起大落,但不论扇子被丢弃在何处,它依然不失洁白。

试想这位有见识、有德操的贤淑女子,如若不是嫁入帝王家,找一个情投意合的郎君,今天留给我们的辞赋或许就是另一番情致了。

参考资料班固《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第六十七下》

班婕妤和汉成帝(人生若只如初见)(19)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