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谈,一个存在于历史长河中力挽狂澜拯救一国之人,却在史册中无从查找生辰卒日。有谋,他凭借一人之力劝韩魏调转枪头,方才有后来的赵国存世。有勇,他凭借全家妻小出使各国,斩断了联合伐赵的危机。

战国将领排名大全(最系列)(1)

张孟谈石像

在逆境中,冷静思考,果断决策,伐谋为上;在权势下,反思历史,吸取经验,急流勇退;在大义前,全家齐上,不畏生死,招之必来。

张孟谈(生卒年不详),姬姓,张氏,名孟谈,字国师,战国初年晋国人,赵襄子(赵无恤)的家臣。

两大功绩:(上兵伐谋)

第一功绩

智氏联合韩、魏伐赵,赵氏家族被水围困于晋阳城中。张孟谈进言赵襄子,经赵襄子批准,只身深入韩、魏营寨中,暗地游说两家联赵反智。张孟谈机智善辩,能够准确地抓住韩、魏两家与智伯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很快说服了韩、魏两家。于是,韩魏赵三家联手杀掉了智伯瑶,攻灭了智氏。从而巩固了赵氏的政权。

战国将领排名大全(最系列)(2)

第二功绩

韩国、魏国、齐国和楚国四国背弃盟约,企图攻打赵国。赵襄子亲自去会见已经辞职三年的张孟谈,对他说:“以前智伯的土地,我赵氏多分到十座城池,如今四国算计我国,怎么办呢?”瓜分智伯土地这事,与齐国和楚国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两位在战国初期都是强国,所以它们会肆意妄为。

战国将领排名大全(最系列)(3)

张孟谈说:“委屈您背着剑驾着马车送我到国都,让我在宗庙祭祀,授权我管理群臣,我来应对。” 赵襄子同意了。赵襄子礼贤下士,臣子勇于承担。张孟谈安排他的妻子出使楚国,长子出使韩国,次子出使魏国,幼子出使齐国,他自己在赵国坐镇。四国互相猜疑,攻赵的合谋就瓦解了。

战国将领排名大全(最系列)(4)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对功臣宿将结局的精确描述,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都没能摆脱这个诅咒。

在第一功绩后,张孟谈在赵国声名显赫、地位尊贵,把握重权而且众人都服从。然张孟谈愿意放弃功名,放弃原有的权力,远离朝堂。可能张孟谈认识到,赵襄子是位贤明的君主,不可能一直容忍自己手握重权。或者是,张孟谈淡泊名利,见好就收。至于张孟谈当时如何考虑早已无从考究,各位看官自可度量。

战国将领排名大全(最系列)(5)

张孟谈对赵襄子说的最经典的一句是:“臣子和君王均分权力还能美好的,从来没有过。要牢记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日后做事的借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将领排名大全(最系列)(6)

经赵襄子同意后,张孟谈放弃所有功名,归还封地,放下政务,解除权力,到肙丘耕田。“贤人之行,明主之政也。”张孟谈能有如此贤德的行为,也是遇到了赵襄子这样英明的君王。正如孔明之于玄德,少伯之于勾践,子房之于季,皆为圣贤、明德之人,永为后人传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