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在说到鸦片战争时,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是1840年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背景的中英之战,也称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此战最终以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与《虎门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作为收场!

此战过后,西方列强竞相效仿!于是,中美《望夏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等不平等条约相继而来!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只存在了4年(为何又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1)

按理,此等丧尽尊严与主权的事件应该引起中国内部的剧烈反应才对。但是,受传统保守文化的影响再加上大部分人都弄不清事情的全貌。因此,战败的消息尽管使得当时社会极其震撼,但在震撼过后,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廷,都不曾有人有过实质性的改变与行动!即使是身为先进思想家的魏源等人,也只不过是在他的著作《海国图治》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设想而已!


在如此“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信条影响下,惰不思变的清政府在时隔十几年后再次迎来了西方列强(英法联军)的入侵!没错,就是那个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

此次英法联军侵华,也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么,这场时隔十几年,本与鸦片没有太大关联的入侵,为何又被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呢?

首先,就开战背景来说,英法联军的入侵,实质上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

稍微了解下英法联军侵华的背景就会知道,虽然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隔十几年,但其本质上却是相连贯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只存在了4年(为何又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2)

我们都知道,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后是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作为收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程序而言,《南京条约》有一个为期十二年的续约期限,也就是说,从签约之日起,十二年届满之时,就需要由中英双方统治者再次批准并交换合约!

1854年,刚好《南京条约》届满十二年之际。对此,英国单方面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要求清政府增加更多让利与特权!!

关于英方的无理要求,清政府本能的表示拒绝,因此,重修《南京条约》的交涉,宣告失败!除此之外,美国也在《望厦条约》届满十二年时,向清政府提出与英国类似的交涉,也同样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

于是,西方列强见交涉不成就改军事胁迫——决定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英法联军的侵华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政治背景之下而爆发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只存在了4年(为何又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3)

1856年至1857年,英法分别借口“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组成联军入侵中国!与之同时,俄、美两国则以“调停人”的面目,从中渔利!!

如此看来,英法的入侵完全是因为不满足于原《南京条约》中已取得的获利特权而起,其本质上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故其也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其次,表面上与鸦片无关,实际上有关“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款,却贯穿了整个过程!

必须先强调的一点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虽说英军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但是对于带有毒品性质的鸦片贸易,英政府迫于英国内部的舆论压力,所以并不敢在中英双边贸易中以公开条约的方式公然保护对华鸦片贸易。也就是说,第一次鸦片战争虽说因鸦片贸易而起,但在标志着其结束的《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中都没有提及鸦片合法的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只存在了4年(为何又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4)

如此再接上文所说,英法联军侵华的本质是因为《南京条约》届满换约而起。那么,关于换约时英方想要修改的内容有哪些呢?

据百科中的资料显示,其主要内容就包括有“鸦片贸易合法化”!!

不仅如此,在此次战役的过程中,英法联军先后有过两次入侵,其分别被称为“第一次英法联军之役”与“第二次英法联军之役”!

1858年6月在第一次英法联军之役中,清政府惊惧于大沽口外英法联军的叫嚣与威吓而在美、俄的“调停”下签订了《天津条约》!而后,英法联军撤离天津,沿海南下。随后于11月清政府继续与英法签订了补充性质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其中首要就规定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只存在了4年(为何又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5)

很明显,英法联军侵华的目的是为了从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特权,而在这所有的利益特权中,他们极为重视的一点就是——在华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当然,单纯的《天津条约》并没能满足西方列强的胃口,于是后来,英法借换约之机再次挑起战争,这就迎来了“第二次英法联军之役”!!

此役前期,清政府备战充分,战术得当取得大胜,英法联军死伤近500人。而后,迎来了英法更大规模的报复——咸丰西逃!京城沦陷!火烧圆明园!……最终在英法联军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下,迫使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签下《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只存在了4年(为何又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6)

最后,总结与设想

试想,中国社会如果能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就打破千百年来“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保守信条,积极求变!那么,是否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英法联军侵华时的悲剧(毕竟,火烧圆明园的代价过于惨痛!)?是否能够让得后面从洋务到维新再到革命……的过程提前?是否能够将整个中国的近代史进程前推十几甚至数十年?


当然,事实没有如果,数千年农耕民族“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保守传统;加上中国周边与世隔绝的天然地形;以及长期以来“闭关锁国”的国策影响……各种因素汇集到一起,形成了当时中国人麻木、迟滞的民族属性!

要想打破这种属性,并非一朝一夕一战所能做到,它需要长时间的流血与牺牲、需要一次接着一次的痛与泪,才能一步步将华夏儿女从当时麻木与滞后的状态中唤醒!!

第二次鸦片战争只存在了4年(为何又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