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林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其小说《老实人》中写道,老实人看见《弥尔顿诗集》,便问佛尼市贵族波谷居朗泰,弥尔顿是否算得上大人物?波谷居朗泰道:“谁?他吗?这野蛮人用生硬的诗句,为《创世纪》第一章写了十大章注解;摩西明明说上帝用言语造出世界的,那俗物却教弥赛亚到天堂柜子里,去拿一个圆规来画世界的轮廓我会把他当作大人物吗?什么罪恶与死亡的结合,什么罪恶生产的毒蛇,只要口味比较文雅一些的人都会看了作呕,他描写病院的长篇大论,只配筑坟墓的工人去念这部晦涩、离奇、丑恶的诗集,一出世就叫人瞧不起”老实人听了这话大为懊丧,他是敬重荷马,也有点喜欢弥尔顿,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弥尔顿有什么书?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弥尔顿有什么书(光明与自由的畅想)

弥尔顿有什么书

■周江林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其小说《老实人》中写道,老实人看见《弥尔顿诗集》,便问佛尼市贵族波谷居朗泰,弥尔顿是否算得上大人物?波谷居朗泰道:“谁?他吗?这野蛮人用生硬的诗句,为《创世纪》第一章写了十大章注解;摩西明明说上帝用言语造出世界的,那俗物却教弥赛亚到天堂柜子里,去拿一个圆规来画世界的轮廓。我会把他当作大人物吗?什么罪恶与死亡的结合,什么罪恶生产的毒蛇,只要口味比较文雅一些的人都会看了作呕,他描写病院的长篇大论,只配筑坟墓的工人去念。这部晦涩、离奇、丑恶的诗集,一出世就叫人瞧不起。”老实人听了这话大为懊丧,他是敬重荷马,也有点喜欢弥尔顿。

如果你以此认为伏尔泰不喜欢弥尔顿,那就错了,他在《弥尔顿,论对其剽窃的谴责》中指出:“弥尔顿在《失乐园》中模仿别人时,他是凭借自己的翅膀在翱翔。”伏尔泰还在一本小册子中甚至将弥尔顿与荷马并提。

一位天生的叛逆者?

2014年11月8日是弥尔顿逝世340周年祭日。弥尔顿一生联结了英国波澜壮阔的时代——斯图亚特王朝和清教徒共和国,最终以查理二世君主政体复辟而宣告结束。他是一位叛逆者,追随奥利弗·克伦威尔站在反抗保皇党的圆颅党一边,成为这位英格兰护国公的秘书。

作为一名激进的个人主义基督徒,他反对一切有组织的宗教,认为这在上帝与人类之间设置了障碍。他在双目失明的状况下,口述完成了《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

弥尔顿死后与乔叟、莎士比亚齐名,他对18世纪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世纪,批评界对弥尔顿的看法形成两个派别:一派是唯撒旦论的误解,他们把弥尔顿看成像他们一样的叛逆者。他们的态度可用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话概括:“弥尔顿属于恶魔派而不自觉。”这样,恶魔就变成《失乐园》的主角了。另一派评论家也把重点放在这首叙事诗上,但他们把弥尔顿的思想、道德、信仰当做《圣经》原教旨主义加以摒弃,只欣赏诗中风琴式的语言。

即便很多读者认为弥尔顿是魔鬼,事实上,诗人把自己看成拒绝跟随魔鬼的神仆——他傲慢地坚信他掌握着真理并负有为每个人解释的义务。

弥尔顿的祖父是一位守林员,也是狂热的天主教徒,他剥夺了儿子的继承权,因后者背弃了祖先们的宗教。弥尔顿的清教徒父亲是位公证人,热爱文学,喜欢音乐。

弥尔顿从12岁起进入圣保罗学校开始,就经常学至深夜。1625年2月进入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时,他已经开始用拉丁文、意大利文和英文写诗了。他长着一张柔和的脸,积极而精力充沛,喜爱击剑运动,同学们给他取绰号“基督学院的夫人”。

不过,他藐视八股高调,广泛阅读,同父亲一样具有反抗精神,一度与曾任大主教的导师发生冲突,被迫停学回家。

美好的乡村时光

后弥尔顿随父亲退居到伦敦郊区科纳河畔的小村子霍顿,开始了6年的自我进修。

1634年,这个清教徒居然应朋友之邀写出了一部假面舞剧《科玛斯》,该剧在威尔士大臣的居所上演,并由布里奇沃特伯爵的儿子和女儿们参演。之后,弥尔顿写了《利瑟达斯》,则是一首哀婉的挽诗,悼念一位被淹死的朋友,与雪莱的《阿多尼斯》、丁尼生的《悼念集》和阿诺德的《色希斯》并称为英国“四大悼亡诗”。

1638年,母亲去世,弥尔顿带着充足的金钱和一个男仆踏上了欧洲之旅。他先去了巴黎,再到佛罗伦萨。在那不勒斯,文学和学术赞助人乔凡尼侯爵乐于给这位英国年轻诗人当向导;他还去拜访因失明而得以从宗教裁判所回到家中的伽利略,并使用了他的望远镜。之后,他又游历了卢卡、威尼斯、日内瓦等地,最后取道法国回英格兰。

弥尔顿在欧洲游历途中,在意大利邂逅他的初恋女友,他也曾用意大利文为当时在上流社会晚宴上遇到的著名女歌唱家写情诗。不过,这样的浪漫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在他打算去西西里岛和希腊时,传来了英国即将发生内战的风声,他以旅游为耻,于1639年春匆匆回国,在伦敦边教书边自愿写一些革命的小册子。

弥尔顿一生结过三次婚。1642年,34岁的弥尔顿奉父亲之命下乡与17岁的玛丽·鲍威尔结婚,她是保皇党治安官鲍威尔的第11个孩子,这个家庭是他早先个人收入的来源(他们买下弥尔顿父亲的财产)。6个星期后,玛丽突然跑回父母家,原因不明,并且一走3年。

这让弥尔顿很是生气,他写了4个著名的论离婚的小册子,主张一夫多妻制,并要求更改立法。在具体行动上,他与一位戴维斯小姐偷情。1644年,他写出了出版史上里程碑式的文献《论出版自由》。当然,小册子不仅遭到人们的耻笑,连出版也受到政府压制。

1645年6月,保皇党全面崩溃,鲍威尔一家走投无路,有意投靠弥尔顿,避祸躲债。7月,双方的朋友秘密策划,预先将玛丽藏在弥尔顿即将光临的朋友家。他一到,玛丽突然出现,双膝跪下请求饶恕,涕泪满面。弥尔顿终于接纳她,两人破镜重圆。

1646年7月玛丽做了妈妈,年底鲍威尔谢世,3个月后老弥尔顿逝世。

1652年是灾难性的一年,弥尔顿彻底失明了,他口授长诗《失乐园》:“他们侍候那个一直站在那里等待的人。”

还有,玛丽死于分娩第4个孩子中,时仅26岁,随后,1岁的儿子相继死去。这个家剩下一个盲人和3个女儿,其中6岁的大女儿还弱智。

这一切对弥尔顿打击很大,他隐约意识到这是上帝对他的责罚。视觉上的黑暗和随之而来的内心茫然促使他写下了又一首传世的十四行诗《论失明》。

他开始照顾去世姐姐的3个儿子(其中一位是弥尔顿的传记作者),他把自己作为教导者这个职责看得很重:如果男孩们不学拉丁文和希腊文语法就会挨打。在以后的生涯中,他只能依靠别人为他朗读,通过口述写作。

灾难追逐诗人的命运并未止步。1656年,弥尔顿再婚,妻子凯瑟琳比他小20岁,婚后15个月,凯瑟琳和女儿也相继去世。

一个盲人要照顾8岁、12岁、14岁的女儿,而且相处不是很愉快,又要写诗,实在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于是,弥尔顿的医疗顾问佩吉特便把柴郡一个绅士家庭的女儿、25岁的明萨尔介绍给他,他们于1663年结婚,她比他小30岁。她的性情和教养传说不一,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她尊敬并悉心服侍丈夫,使弥尔顿最后12年中有一半生活过得比较安定,这在他坎坷的后半辈子也是莫大的慰藉。

一位公务繁忙的盲诗人

与站在保皇党一边的弟弟克里斯托弗不同,1641年,弥尔顿站在革命的清教徒一边,开始参加宗教论战。他先后用拉丁文、英文写了《圣象破坏者》、《为英国人民辩护》、《再辩护》等25个小册子,其雄辩的力量竟然使大他20岁、当时欧洲最著名的拉丁文学者萨尔·马修斯抑郁而终。

1649年,革命派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成为政府首脑,弥尔顿出任他的拉丁文秘书。另外,他还担任国会议员和首席出版检察官等要职。在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两周后,他发表了《论国王和官吏的职权》,率先公开为弑君辩护,认为人民是最有权力的。他甚至篡改一本受雇审查的名叫Icon Basilike的书,通过插入一条借自“西德尼的阿尔达西亚”的祷词,并将罪行嫁祸给国王。

1650年,弥尔顿左眼失明,医生告诫他不能继续从事书写工作,但他的革命激情高涨,并没有因此停顿。1652年,他的右眼也失明了。

尽管弥尔顿为共和政府如此殚精竭虑,但谁也阻止不了逐步走向失控的新政府的衰败,1657年5月16日克伦威尔被迫辞职,从那一天起,弥尔顿也不再担任秘书工作了。

1660年,保皇党重新夺回了政权,参与革命的人到处逃命,有的去了美国,有的被抓住判了死刑。

克伦威尔被鞭尸,弥尔顿作为精神弑君者也被判处死刑,碍于他的声望,以及悲惨的处境,谁也不愿意在判决书上签字而承担骂名。最后在多方营救下,查理二世决定放过这个盲人,当局在绞刑架下当众烧毁了他的两本书,以示惩罚,但他的个人财产被全部没收。

更接近心中的光明

据诗人蒲伯口头传说,弥尔顿在查理二世治下曾被邀继续担任原职,但他拒绝了。

弥尔顿常常改变住处,这意味着他性情不安。1665年,瘟疫肆虐伦敦,他前往埃塞克斯的查尔方特避难,那是一位志愿代读的年轻教友会会员托马斯·埃尔伍德为他置办的宅邸。

眼盲后,弥尔顿改变了作息时间:晚上九点休息,夏天四点(冬天五点)起床,就要人给他读希伯来文《圣经》,七点起,他口授诗句,一直到中饭时分。然后,他或在花园散步,或在一个器械上摇荡。除谈话外,他唯一的娱乐是音乐。

他喜欢坐在门口晒太阳,唱歌,穿着灰色粗布衫接待来客。但是无论阳光下的景色有多么迷人,他都已看不到了,完全的失明让他反而更接近心中的光明。

《失乐园》的部分创作与《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就是在这所房子里创作的。

埃尔伍德是《失乐园》第一个读者,他问诗人:“关于《失乐园》您已说了不少;关于《复乐园》您又将说些什么呢?”后者什么也不说。

《失乐园》在当时的身价几乎等同于废纸,它的出版在弥尔顿的有生之年只为他带来了10英镑的收入。1667年4月27日,他将版权出售给塞缪尔·西蒙斯,价格是一次付清的5英镑,并且约定,在第一版售出1300册之后再付给他5英镑;第二版与第三版售出同样册数之后他分别再收取5英镑。这三个版本的印刷数都没有超过1500册。

1674年11月8日,弥尔顿死于痛风突然发作,葬于克里普便门圣吉尔教堂祭坛附近他父亲的墓旁。由于政党的偏见,直到1688年年底玛丽女王及丈夫威廉入主伦敦,政变成功英国自由党才正式承认弥尔顿为共和国诗人。直到1737年在维新党权势的鼎盛时期弥尔顿的半身像才挤进了西敏寺诗人之角。

《失乐园》写道:

只有那些书面的记载才纯洁,虽然不只按圣灵的精神来理解。

(作者为诗人、《空中生活》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