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蒸霞蔚,凤翥鸾翔
三春趋暖,千花待灿,近来中国浇头的暗绿已然渐拂渐散。这应该感谢的,除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之外,还有各路国际物资的支援。在各路国际物资支援引发的热议当中,日本物资支援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标语一经点水,便广生潮,支援标语由是而盛,诸多关于中国文化归属与兴盛的较量亦因此而生。
一犬吠影,十犬吠声。文化的争论并不是重点,而最令人难过的是我们往往凭媒体一家之言而兴风作势,恃个人一隅之见而激流扬波。习惯于不去讲求启发与收获,反而埋头闭眼在执拗虚词浮文之间比较,然后酸牙辣嘴,不辨妍媸地明嘲来暗讽去。我想,我们当然不必哈着腰力捧斯文盛于扶桑,同时也无需老着脸硬撑简单才有力量。真正应该思考的,是所谓的问题是否存在,与有了问题该怎么办。
韩愈《送孟东野序》云:“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一物之起,一音之生,凡所存在,必有潜因。有人说,对于我国古文化的继承,中国已经不如日本。其实值得思考的是,既然这种说法有流传的动力,必然就有存在的土壤。
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无论是官方还是群众,对于我们自己对自己文化的继承,确实心里暗觉尚有阙如。“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如果我们真正拥有自内而外散发的文化自信,民众不会喧嚷,官方无需解释,这样的中国文化,是一骨真定,六神归主,是外不能撼,内不能腐的。“星晚飞霜,堪明良夜,暮天照雨,可亮黄昏。”这场中日文化争论的真正意义应该在于再一次地敲响了文化继承的金铃,而这金铃声起后的重任远道,需要每一个中国人肩承踵行,代代扶将。
然而,这场争论恰恰也说明了我们关注点的转型与文化程度的提高。古有谓“阳春之曲,和者必寡”,而日本古雅的赠语却已然有了更加广泛的受众,这既是文化兴趣增浓的明显表现,也是文化关注变稠的重要契机。因此,我们应该抓紧机会,磨砺以须,让文化继承的五光十色,九州一瞻。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风雨如晦,只会鸡鸣不已;云蒸霞蔚,才能凤翥鸾翔。
《书》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鸠工庀材,承古出新,才能轮焉奂焉,苴枵弥空。我们更加希望的,是东邻能赠雅语,华夏亦赋丽辞,我们坦然承认他人的精彩,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卓越。这才是文化的梧桐,是传统的醴泉,是中国真正有力量感的雄浑词章。
最后,愿云梦回暖,山陌复春,晴雪将释,粉桃新生。愿华灯相庆,莞尔留温,长街重攘,游人临登。愿黄鹤再展,白曦出暾,来去慎远,阴阳度分,愿四月春和风起,武汉来许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