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和平绿水青山(久久为功让河源蓝)(1)

近年来,“河源蓝”持续“在线”,已成常态。图为河源城市新貌。 黄赞福 摄

■河源: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②

前不久,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布2020年度获得“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的地区,河源万绿湖因负氧离子浓度高、环境优良榜上有名,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荣誉称号。

近年来,“河源蓝”这张名片越来越靓丽。2017—2019年,河源连续3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全省排名第二;2020年1—10月,河源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7%,PM2.5浓度均值为20微克/立方米,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

抓源头▶▷

销号整治精准防控

近年来,河源市积极落实国家、省下达的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目标和任务,紧紧围绕“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目标,深入抓好大气污染防治,从“百日行动”延伸到“全年行动”,深入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动空气质量不断巩固提升。如今,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景象在河源时时处处可见。

夏末秋初,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是臭氧,臭氧的来源之一是VOCs(挥发性有机物)。为此,该市印发《河源市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销号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全市8个交叉执法帮扶组对72家重点挥发性有机物监管企业开展销号综合整治工作。交叉执法帮扶组加班加点,深入企业调查敦促,压紧压实责任,全力推进各项“清零”任务的完成。

交叉执法帮扶组还组建企业整治销号工作微信群,在帮扶现场将企业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方便及时指导企业开展整治销号,从源头上精准防控大气污染。

强机制▶▷

“河源蓝”常态化“在线”

“蓝天保卫战是场持久战,更需要久久为功。”河源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河源蓝”持续“在线”,河源坚持制度先行,出台《河源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河源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方案(2018—2020年)》等一系列计划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治理项目。

河源市还强化综合整治,落实“管车、降尘、治污、禁烧、控放”的“十字对策”,统筹推进工业源治理、移动源治理、面源治理。目前,全市355家“散乱污”企业、79台生物质锅炉、19家省重点挥发性有机物监管企业已全部完成治理;完成40家用车大户共173辆柴油车的抽测工作。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已建成联网;全市103个在建项目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与工地视频监控、车辆出入视频监控平台一同构成智慧工地平台;不断强化的机制保障和监督落实,让“白云飞动蔚蓝天”成为河源常态。

促透明▶▷

提升群众知晓度关注度

近年来,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宣传报道环保事业的同时,河源市充分发挥市政府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作用,及时公布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宣传大气污染防治等环保重点工作最新动态,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市民对环保的知晓度和关注度。

同时,依托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河源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12345政府热线、网上信箱等反映情况的渠道全面向市民开放。据统计,2019年河源市共接到大气环保投诉1200多件,这些投诉均已得到解决。

接下来,河源还将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全年攻坚行动”,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让“河源蓝”持续“在线”,成为常态。

撰文:余佩 吴俊杰 陈殷 欧阳海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