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最强压轴《袁隆平的梦》是我最期待的,果然没令人失望,我一直劝自己要克制,不要哭,但是第一篇的开头,我就泪目了,后面更是看的我捶胸顿足,热泪满眶,我知道他很伟大,但是我并不知道您背后的辛酸,看完这一部剧,让我了解真实的您,不得不说,袁老您实在太难了!太难了!谢谢您的坚持,解决了我们的温饱问题!向您致敬!

镜头一开始对焦2019年,湖南,秋天,袁老的试验稻田里,周围秋天稻子熟了,袁老的3个孙女,袁有晴,(大米)袁有清和(小米)袁有明为祝贺袁老90岁生日,为他献唱周杰伦的《稻香》。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1)

袁爷爷的三个孙女

在袁隆平这个角色的成长轨迹里,母亲一直是他的指路明灯,对袁隆平一生中影响最深的人,《袁隆平的梦》都围绕着她妈妈的这条线来叙述袁隆平他一生对杂交水稻核心技术攻坚克难的过程,他一直心心念念为解决全中国人民,乃全至世界人民的饥饿。

所以镜头又切换到耄耋之年的袁隆平抱着一大束沉甸甸稻穗来到母亲的坟前:“妈妈稻子又一次熟了,我又来看您了,我一直觉得我是您长不大的小孩,可我今年竟然90岁了,30岁开始研究稻谷起,我已经看过了171次稻子熟,60年来,人民无数次问过我为什么研究水稻,因为饥饿一直是世界的难题,攻克这一个难题是全人类的梦想,我为此奋斗了一生的经历,也许能为后人带来一些启发”。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2)

在母亲坟前的那一个片段

她的母亲华静,一个知性美女。是江苏镇江的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从小就读于一个英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富裕的家景造就她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度在安徽芜湖教书,因为丈夫从军后,她辞职照顾五个儿子。

剧中也用了好些片段,来记录了华静对袁隆平的细心教导,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袁隆平并非一开始就研究杂交水稻。他最初研究番茄和红薯的杂交。虽然种出了红薯王,但二代却没法培育出种子,没有遗传性,第二年红薯还是红薯,番茄还是蕃茄。

他想起母亲给他讲“天上一颗星,地上一颗丁”母亲还教他读善良与诚实的英文单词的片段,在那一刻,他醒悟了。袁隆平意识到母亲教导的善良与诚实,才能成为有名望的人,才能成为天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3)

剧中,袁隆平母亲教育他真诚和善良的片段

所以袁隆平选择诚实,他半夜决定在学校的公告栏里私自粘贴研究红薯王失败的论文,但换来的结果却是实验田被收回,撤销了班主任甚至逼调岗被打发去劳动改造。

要他同意调岗签字可以,但必须要同意他提出2个要求,第一、是让他的农二班给胖公接手,第二、是他要给学生们讲完最后一堂种苗遗传学课。后来学生们都被做思想工作,所以没有一个学生去听课,因为学生们已被警告,不听者会被开除。

他背起行囊,交待好一切,准备起行去改造,但当他听到上课铃被敲响的时候,他飞奔到空无一人的教室,讲起了1938年日军轰炸的情景,妈妈带着他逃亡,日本军的飞机在天上到处扔炸弹,狂轰滥炸,地上的人吓得慌忙逃窜。。他亲眼看到被炸死的场景,母亲为了安抚他念起了英文诗的片段。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4)

剧中,袁隆平在上“最后一节课”的片段

他就这样执着的上完了在那个学校的最后的一课。然而这没有一个学生的“最后一课”的内容实在是震撼。

袁隆平从小就在母亲熏陶之下成长,他的母亲经常给她念莎士比亚,雨果,拜伦的英文作品,所以他的英语水平很高,这也为他后面拜读很多世界最先进的文献资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实中的袁老不但英语很好,俄语也很厉害。就算90岁的他也是时常飙英语。)

失败被调岗改造的袁隆平来到凤凰坡生产队长水生的家里,那个年代,仅有的两袋稻米,是村里留着换种的,饥荒年代,为了守住这2袋米水生却用上了枪,因为那是全村人的希望。

广田叔知道自己时日不多,要求吃碗白米饭好上路,袁隆平为了实现他临终的愿望,跑完一个村子的农户,想用钱换一碗米,但却找不到一粒,在这里货币居然失效了。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5)

袁隆平跑遍了整个村,找不到一粒米的片段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6)

广田叔坟前

广田叔至死也没吃上一碗白米饭。他陷入了沉思,他深深知道水稻才是当家粮。从此他水稻梦就在他的心里扎根,他深深知道他欠的不是广田叔的一碗饭,而是欠天下人一碗饭!

花了40元外加一个奢侈品手电筒,竞投回来的稻魂,他却开心的做了个梦,大毛问他是什么梦,他说“禾下乘凉梦”。那是他真实做过的梦。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7)

禾下乘凉梦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8)

大毛问袁隆平做了个什么梦的片段

“我看到田里的水稻产量很高,禾苗很高很高,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看着就能饱,人可以到稻穗下乘凉。”

因为寄予了希望,他日夜呵护这一块好不容易稻魂田,待到准备移苗了却遭人阻止,面对误时,他又一次想起母亲带他逃亡时,天上敌机轰炸,地下农民插秧苗,“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9)

妈妈说“出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从此有了他后面追寻“第一粒种子”背后的故事。那一年,他30岁。而且他经常提起这个“种子”就是他妈妈小的时候就为他种下的。

陈洪新把他召回农校,他带着稻魂回试验田,终于发现了优秀的杂交水稻“鹤立鸡群”,他预言这种苗能亩产千斤,但“鹤立鸡群”却抽风了。他又一次失败了。

就是这样他跑去了北京找专家,他发现他所想的早已被人证实不可行。但他不放弃,仍然坚持研究杂交水稻。

终于,在1964年的7月5号下午2点25分,在安江农校实验田中他找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苗。在第二年,他们找到了五株。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10)

找到天然雄性不育苗

但一次次面临了质疑与阻挠,多少次被中断,辛辛苦苦培育的秧苗,被毁得仅剩三株。

后来好不容易从海南带回来七百多株秧苗,也被人家连夜趁着大暴雨给全拔了,也险些被人毁灭殆尽,他花了几天好不容易找到了抛秧地,成功救下了五株。

一次一次转折,金老师走了,他的挚友蓝胖公也走了,后面他爸爸也去了,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是最亲的人离他而去,是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信念支撑着他。

他天天泡在田里,皮炎和肠胃性疾病伴随了他一生,一个包,一支笔,一个本子,一个放大镜,一个对水鞋。。。

他一生都在做研究杂交水稻,用尽了一生的经历去寻找那一颗“心中”的种子,不管是遇到风雨坎坷,还是太阳暴晒,他都在勇敢前行。一次次的失败也没有打倒他,是因为妈妈的精神支撑。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11)

《袁隆平的梦》是真实还原袁隆平生前的事迹,所以拍摄取景也是“追着太阳”走南闯北。夏湖南,冬海南。

《袁隆平的梦》开拍时,导演曾经问及袁老有什么要求时,袁老调皮幽默的说:““要求”找个帅一点的人演。”

而演员黄志忠也是知道袁隆平又黑又瘦,为了更贴近袁老,他减重了20斤,为了真实还原故事,黄志忠还特意拜访过袁老,可袁老回应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讲老实话,我有什么东西拍我的片子呢?”“没有什么可拍的,我平淡的很呢。”

袁老,你是多么的朴实低调啊!

这个拜访,没想到竟是袁老最后留给世间的影像,幸得黄志忠,没有辜负期望,把袁老又活生生的体现到荧幕上。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12)

当年,拜访袁老的记录

还记得2018年科学未来大奖颁奖典礼上,袁隆平说他有两个梦。一个是他真真实实做过的梦,“禾下乘凉”。第二个梦叫“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而这两个梦曾经被人认为“天方夜谭”。而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即将成真。

“今年8月,15亩“巨型稻”在重庆已试种成功。这“巨型稻”的是普通水稻的2倍,高约2米。它不仅有粗壮挺拔,而且还耐淹涝、耐盐碱,田里还可以养水产(鱼,虾,蟹)、也可以让哺乳动物遮阴避暑,提供最佳栖息场所。而这“巨型稻”亩产能量可达到1600斤。”

袁老,您的梦将会实现了。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13)

袁爷爷当年的手稿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14)

袁爷爷当年手稿

袁老您不但是一位农民科学家,还是个全能王,样样精通,英语,俄语,小提琴、游泳、排球、英语、象棋……还考过飞行员而且他还是国家唯一没有通过考试合法拥有驾驶证的人。

您为祖国和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不懈奋斗。您不仅伟大,还很低调谦逊,平日作风也是节俭,一生都奉献给了人民和国家。

《功勋》此剧呈现人物最真实的情感,最执着的追求,最朴实的场景,光这些足以击中人心,足够泪目……真的出乎意料的好看,无论从编剧,导演,演员都非常精彩,剧情精彩,演技精湛,感人至深!

袁隆平什么时候开播(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开拍时问及过袁老)(15)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致敬每一位共和国的功勋人物!

《袁隆平的梦》看了这个剧,袁老,我想您了。志成功勋,穗庇中华!袁爷爷“国之脊梁”!

功勋您们喜欢谁?欢迎讨论。

#电视剧功勋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