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涛护理母亲日记(杨素涛护理母亲日记)(1)

(图片摄影/大海)

2018年11月9日

妈妈在家养病,吃饭比在医院时方便多了。可以买各种各样的菜。给妈妈变着花样的做饭。外甥女尹燕飞买了好几盒大海参,我每天给妈妈做一个海参吃,让她增加点营养,妈妈每天喝一袋儿酸奶,再吃点虾和青菜,妈妈还喜欢吃白汆丸子,我经常给妈妈买点白汆丸子吃,估计每天的营养够了。妈妈还是晚上睡不好觉,每天晚上睡觉时她都显得很害怕,让把所有的灯都打开,让房间通宵明亮。今晚妈妈还是没有睡,让我陪她拉家常。妈妈说你们姐弟四人,柏娜是学习最勤奋的一个。

柏娜是我的大姐,比我大三岁。大姐是我们姐弟四人中最漂亮,最贤惠的,也是命运最坎坷的一位。大姐6岁上学,小学六年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我记得我上学时不愿写作文,央求大姐替我写,每次大姐写完,我把它交给老师,老师都作为范文在班上读。大姐对我们要求很严,很勤俭,上学时一件破棉袄穿几年,小了自己再缝一缝,接一接。爸爸妈妈去天津看姥姥不在家的时候,给大姐留下钱让她管理。她从来不给我们买菜吃,买一个辣疙瘩咸菜让我们一吃一个星期,爸爸妈妈回来,她把剩下的钱全部交给妈妈。我委屈的说:妈妈,大姐不给我们吃菜,我们都一个多星期不吃菜了。大姐说:吃菜多贵呀,这不是给你们吃咸菜吗?要是我自己连咸菜都不吃。

那时候家里很困难,父母工资不高,还要省出钱来抚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大姐经常带着我们姐弟去地里拾麦穗,拾柴火,带着我们到医院锅炉房,从倒出来的煤渣中捡乏炭。有一次,弟弟想吃只冰糕。大姐认为是浪费,拧着弟弟的嘴,不给他买。

大姐多才多艺,她上小学时参加演出的雷锋帮助老奶奶的节目,在全区中小学汇演中获得了第一名。

1966年大姐小学毕业了,她参加升学考试,在全区考了第2名。大姐很高兴,这样她就会顺利地升入淄博六中上初中了。但还没来得及上学,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妈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加上我们家成分是地主,大姐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大姐在家整天的流泪,不作声。我记得爸爸带着我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转,央求学校领导让我姐姐上学,哪怕是当个旁听生也行。我印象最深的是来到淄博十九中,见到了一个秃头商姓的革委会副主任。爸爸说明来的理由,那个秃头鄙视的说,人家贫下中农还有好多孩子上不了学。要你的孩子干什么啊?培养出来让她反党反社会主义吗?你胡说,我瞪着一双愤怒的眼看着那个秃头,爸爸怕我惹事,连忙把我拽走了。

就这样年仅12岁的大姐失学了。我到现在也体会不到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不能上学,心里是什么滋味儿。只知道大姐过年过节自己都憋在家里,不愿出门见人。医院革委会的人说大姐在家吃闲饭,要让她下乡。因为她年龄小,人家不要。于是大姐开始做临时工,她去糖果厂包过糖,包一斤糖才一分钱。当时我去找她,她都来不及抬头和我说一句话,拼命的干活,一天也只能挣几毛钱。她去制丝厂挑过蚕茧,扛过茧包。我去制丝厂找过她,当时只看到一个大大的茧包在挪动,看不见茧包下大姐那瘦小的身影。 二姐上学时,也是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受到了影响。妈妈曾对我们说,你们姐弟四人,长大了找对象的时候哪怕是找个捡大粪的,也要找贫下中农。以后我们长大了成了家,找的对象家庭出身都是贫下中农,可是时代变了,没有人注重家庭出身了,填表时这一栏已经取消了。

1971年大姐招工进了制鏡厂。在车间干活时,她年年都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后来进了卫生室,当了一名厂医。她工作很努力,几乎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用来读书。以坚强的毅力通过考试,晋升了医师的职称。大姐对我帮助很大。我孩子小的时候,丈夫在济南上学,没人给我看孩子,请保姆看到孩子两岁就上了托儿所。那时候我上济南学习开会,就把女儿寄养到大姐那儿,大姐一边上班,一边帮我带孩子。有时遇到领导来查岗,就赶紧把孩子藏在一间小屋里。我到现在也忘不了大姐的恩情。

大姐是我的榜样和偶像,大姐从小学习勤奋,乐于助人,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大姐虽然不在了,但是我永远记着大姐的好,永远也忘不了我最亲爱的大姐。

杨素涛护理母亲日记(杨素涛护理母亲日记)(2)

作者简介:杨素涛,苏州丝绸工学院大专学历,曾任下乡知青、淄博丝织二厂党委秘书、车间党支部书记、厂工会主席等职,2007年退休,淄博市诗词学会会员。

壹点号 柳泉金融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