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卷十七的评语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也就是说这五个人在当时的将领中,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人本来就没有一个「能力数值」,不能刻板排列谁高、谁下;也没法像兄弟般列长幼,分个伯仲叔季幼。而且材有早熟、晚成之分,勉强要分个高下,其实并无意义,这话可要说在前头。
要比较这五个人,也不能把他们的一生作较,因为有人早逝,亦有人寿长。早于建安五年,则张郃未降,迟于建安二十三年则乐进已死。无限上纲,只会落得关公战秦琼的结局。
先看看五人的简历(以投曹时间先后序,建安二十三年后不计):
乐进
初平二年前后随曹操,首记参与战役濮阳(兴平元年/194),建安五年为讨寇校尉行游击将军,建安十一年升折衝将军,十九年假节,二十一年升右将军。初封侯无考,约十九年前后食邑七百户。
于禁
初平三年四月后随曹操,首记参与战役徐州广威(初平四年/193),建安五年为偏将军,建安十一年升虎威将军,十八年后假节钺,二十一年升左将军。初封益寿亭侯(建安二年),十四年食邑千二百户。
徐晃
建安元年十月后随曹操,首记参与战役卷、原武(建安元年/二年/196/197),建安五年为偏将军。建安十三年升横野将军,二十年升平寇将军,二十三/四年假节。初封侯(五年)都亭侯
张辽
建安三年十二月后随曹操,首记参与战役白马(建安五年/200),建安五年为脾将军,建安十一年升盪寇将军,建安十九年假节,二十年升征东将军。初封侯(三年)关内侯,后晋都亭侯(约十一年),十四年增邑。
张郃
建安五年后随曹操,首记参与战役围邺,建安五年为偏将军。建安十三年升平狄将军,二十年升盪寇将军,二十四年假节。初封侯(五年)都亭侯
曹操打败袁氏兄弟后,于建安十一年,上表汉帝,称乐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于是禁为虎威;进,折衝;辽,盪寇将军。
从上简历可见在建安十一年上表时,五将的服务年资分别是:乐进十五年、于禁十四年、徐晃十一年、张辽八年、张郃六年。除张郃晚降外,其馀四人有三个年资超过十年。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时,于禁、徐晃、张郃并为偏将军,张辽脾将军稍次,乐进以校尉行杂号将军居末。五人中除张郃因是降将外,其馀四人在官渡之战都有卓越表现。
但获得晋升的只有于乐张三人,这只有说明这三人的表现在曹操眼中都比徐晃突出,而不是徐晃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张辽更是后来居上。
于乐张三人在十一年成为杂号,服金紫。张徐二人在二年后从征乌丸,才得到晋升的机会,与前三人看平。
在建安十四年于禁与张辽分兵讨伐陈兰、梅成,两人各为一路偏师主帅,将军位相等,故当同级。而张郃虽亦是杂号将军,却被张辽所督,明显就是张辽部下。横向对比,其地位自亦不如于禁。
建安二十年的合肥之战,为张辽及乐进带来晋升机会,张辽因功为征东将军,乐进为右将军,于禁亦顺带升为左将军。在这一波升赏中,于乐张再次抛离其馀二人;徐晃只是稍迁至另一杂号,张郃亦然,而且他继承的还是张辽留下来的盪寇将军位。
虽然当时是否已经为诸将军位分品并不清楚,但如果以为张辽的征东将军不如于乐二人的左右将军,那就值得商榷。因为在一年后,即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的亲族,虎步关右的夏候渊才能从都护将军升为与张辽同级的征西将军。
而五良将的其馀二人,即徐晃与张郃,都以杂号的身份划归在这个征西将军的旗下。再过两年,另一宗室曹仁,才能当上征南将军。到了建安二十一年之后,张辽成为东线的二把手,将军位比他的上司夏候惇还高。
而另一代表权力与地位的象徵—节与钺,于乐张三人都在建安十九年左右获得,另两人则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始有,而于禁获得的更是再高一级的假节钺,是五人中唯一获得这项殊荣的人。假节和假节钺还是有区别的。
而对战功的直接酬庸—封爵,张郃、徐晃终曹操之世都是都亭侯,食邑三百户,而于乐两人在建安十九年前后,封邑已达千二百户,并各分五百户以一子为列侯。
张辽则比较複杂,只知道在建安十四年在都亭侯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但所加多少则不明。到曹操死、曹丕即魏王位,张辽得以分封其兄张帆及一子列侯;
按于乐两人的先例,在曹操之世,张辽的食邑就达到千七百户,为五人之冠。
综上所述,由建安十一年到建安二十三年间,「五子良将」的地位高下与爵禄高低,可说一清二楚。徐晃、张郃明显居次,于禁最为亲重,张辽则最为赏厚。
徐晃的假节在建安二十四年破关羽之时。
张郃的假节是西线虎步关右的夏侯渊战死,晋升西线指挥使。
而襄樊之战前,五子之中最受曹操器重的应是假节钺的于禁。左将军。
襄樊之战。征南将军曹仁假节,连持节都不是,而于禁左将军假节钺,权柄凌驾其上,岂非襄樊前线总指挥应是此人?
然而现有史料却皆指曹仁为总帅,似有矛盾。若于禁是假节就顺理成章了。虽然左将军班在四征之右,曹仁却是宗亲,节制于禁亦属正常。
不过假节钺的话明显襄樊总帅就应是于禁。这点很费解。
不过有人说
于禁的左将军本比曹仁的征南要高,其假节钺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而且襄樊之战是于禁督大军在外,曹征南就带着几千兵窝城,从这也可以看出在于禁到达荆州战区后指挥权要大于曹仁,只是最后于禁输了而曹仁坚持到了胜利,所以史书上才写得好像曹仁为主。
建安20年前,
于禁1200,乐进700,张辽比乐进略高而已。
将军位排序,于张乐。于官渡战前同,只是此时已经同品次(虽然没品)。
建安20年后,
三人官爵封邑相当,于禁的优势只剩假钺。
从年限开,张辽是升迁效率最高的。富贵险中求。
徐晃是混的最不开的,终不广交援。
在游泳之前,于禁始终是头牌。
于禁这位假节钺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这是曹操生前惟一一位获此殊荣者,而且又是外姓。
后来因为合肥之功,和于禁襄樊之败。
后来曹丕即位后,于禁的待遇陡转直下。张辽不断被拔高。
襄樊之战之前,于禁应该是五子之中的头牌,外姓第一将,亦是曹操生前唯一假节钺的将领,假节的人不少,假节钺的只有一个。
关羽,于禁等人,基本都是当时各方的最强将领。蜀汉五虎将只有关羽得假节钺,而曹魏五良将里也只有于禁。说明当时两人在各国军界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No.1。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
先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
张飞只获得假节,关羽是蜀国唯一的假节钺。
五虎将,关羽假节钺,高高在上,张飞,马超假节,而黄忠和赵云干脆什么都没有。明显可分出当时他们地位和权力的高下之别。而曹魏五良将,只有于禁得到假节钺,其他都只是假节,也同样可以说明当时于禁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于禁襄樊战败,后曹丕寡恩,张辽飞升,越为五子良将之首。
喜欢请持续关注。
公众号:漫谈史诗(mantanshi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