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的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七一”正式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启幕,并由此展开35城56场全国巡演。该剧由姚远编剧、胡宗琪执导,用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在舞台上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张志坚、黄品沅、石文中等电视剧原版人马和张桐、曾黎、王劲松、牛飘、施京明等明星演员阵容在话剧舞台重新集结,令话剧版《人间正道是沧桑》自发布起就备受瞩目。
延续电视剧版的史诗品质,观众直呼“爷青回”
与电视剧相比,话剧版中的董建昌承担了故事的主要视角。这个角色依旧由剧版演员张志坚饰演,他说,“这是我演艺生涯里至今最钟爱的角色,收到话剧邀约后,我不舍得让这个角色旁落,考虑再三,决定要亲自上阵”。
日前的预演场中,当尾声处,董建昌以一段独白揭示何为“人间正道”——“以不变应万变,什么不变?做中国人不变……中国历史上溯五千年,幅员千万里,是古今中外允称第一的文明古邦,浩浩苍天,请佑我中华子孙福祉绵延,国运隆昌!”沉浸在剧情之中的观众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首演第二幕尾声,由王劲松饰演的共产党员瞿恩英勇就义,象征革命英雄鲜血的红色光芒浸染了舞台,面对此情此景,不少观众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剧中还有不少直戳泪点的片段,比如瞿恩的妻子与寄养在杨家的儿子费明见面,虽然台词只有寥寥数句,却字字动情;还有杨立青与昔日老班长范希亮重聚冰释前嫌,杨立青在延安与瞿霞重逢等场景都令人动容。
除了燃点与泪点交织的剧情以外,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还尽可能的保留了电视剧里的经典台词。董建昌的“一根头发丝能拉动八匹军马”、范希亮的“钢刀归钢刀,情谊归情谊,同学还是同学”,杨立青的“我们不是来交朋友的,多年以前我们已经是朋友了”等金句都在预演场的话剧舞台上响起。
剧迷纷纷表示“爷青回”。而对于话剧版本的改编,有观众用“老董宝刀未老,立华光彩照人”来形容。还有观众表示,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延续了电视剧版的史诗品质,同时又增添了话剧特有的质感,是一次成功的改编,值得走进剧院观看。
还原历史,舞台美学浸染沧桑气质
如何将片长50集、时间跨度逾20年的电视剧浓缩进话剧舞台?制作方用120人团队,57场戏,300余件服装,200余件道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舞台美学整体呈现沧桑气质,舞美设计那树枫表示,用往事残片般“模糊”的视觉效果提醒观众,那个年代虽已远去,但当时的人和事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今天,影响着当下。
舞台上方,三幅象征远去记忆的“残片”随剧情不断升降,20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次第展开;舞台中央,一个直径13米的转台如同历史的年轮一般,不停迁移着场景,将一幕幕故事推向高潮。剧终,“人间正道是沧桑”七个大字徐徐落下,演员随转台绕场一周,伴随着磅礴大气的音乐,留给观众震撼的观感和无尽的回味。
舞台上的大型“转台”,正是时代潮流的映射。什么是人间正道?正如编剧姚远所说,创作是要引发观众的思考,“想一想我们的历史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剧情跨越多个重要历史时期,为全面反映历史、还原历史,剧中服装大到一件披风,小到一个帽徽,都尽可能的反映剧中人物所处的年代、职业和社会地位。服装设计金玉介绍,《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服装多达200多套300件,仅杨立华这个角色就有6套服装,部分服装还采用真丝面料,加入苏绣等手工技艺,从细节处做到尽善尽美。由于剧情紧凑,抢装成为一项艰巨任务,为此服装部门扩编成10人团队,在后台做全力保障。
礼赞之作打造红色题材文艺作品新标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作为礼赞之作应时而生,应运而生。
作为话剧版《人间正道是沧桑》联合出品方之一,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在建党百年之际以厚实的创作班底推出这部舞台大作。早在2018年,东艺就已启动这一项目,在总经理雷雯看来,近年来,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血肉愈发丰满、态度愈发坦诚,《觉醒年代》就是一例,而作为“先行者”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之所以能得到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喜爱,正在于它以真实、客观的笔法,表现出了共产党人是如何在血与火的磨砺中逐步成熟的,观众能从中感受到人性与党性的结合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核。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作为东艺原创出品的第三部作品,有信心打造成为红色题材文艺作品新标杆。
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由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陆家嘴管理局担任指导单位,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市话剧团、上海新可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首演之后,《人间正道是沧桑》将在东方艺术中心再演七场,更多的卡司组合将精彩亮相。下半年,这部剧还将去往北京、南京、武汉、重庆、长沙、沈阳等34个城市展开全国巡演。
剧照由东方艺术中心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陆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