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风景的少年郎已两鬓斑白(看见风的少年少年心中藏)(1)

关于反战思想的日本动画,国内观众最熟悉的无疑就是宫崎骏。今天推荐的这部《看见风的少年》也是类似主题,不过相比之下就要冷门许多了。

《看见风的少年》(風を見た少年)的原作是威尔士裔日本作家C. W. Nicol的一部长篇小说,因为作品未被引进翻译,听说过这位作家的人应该没多少,《看见风的少年》也是他最开始的用日语写作的作品之一,早在1983年就已经发表。直到2000年,才由大森一树任总监督将此改编为97分钟长的剧场版动画上映,还被引进到法国、俄罗斯、西班牙等国,然后在本土又被再次改编成舞台剧版本。

在国家机器带来的暴力面前,越是有能量的个体,面临的会是越残酷的境遇,《看见风的少年》又将这种情形极端化,把所有的压力和希望都压在亚蒙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身上。从意识到自己拥有神秘力量之后,亚蒙几乎一直在接受暴击:逃跑路上好不容易有点喘息就掉进悬崖,刚刚在“海之民”这里安稳下来又给玛利亚的村子带来灭顶之灾,被抓住之后又要面临是交出力量制造武器还是看着眼前的同伴受虐的选择。亚蒙遭遇的种种经历让他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个英雄人物,他就是一个被迫承担起责任被推着做出一个个抉择的少年,而到最后终于自己掌握主动。本片侧重于个人在对抗强权暴力时的选择,最后也回归到不同选择后承担的不同结果。

原作者C. W. Nicol的经历十分丰富又很有意思,他是一名作家,更主要的还是一名环保主义者。Nicol的出生地是在威尔士,祖父家有欧洲的古老民族凯尔特人的血统。参加英军的父亲二战时曾在太平洋战争中曾成日军的俘虏,此时和母亲生活在英格兰的Nicol对纳粹德国的空袭也是记忆犹新。22岁时他来日本学习空手道,之后顺便在日本大学学习日语,此外他还多次去过北极,又跑去埃塞俄比亚当过野生动物保护官。再次来日本后,Nicol的一大部分关注点都在捕鲸问题上,在小说之外他的很多作品也都是环境保护相关的书籍。这也就不太难理解为何《看见风的少年》是反抗独裁和直面人性的主题了。

看风景的少年郎已两鬓斑白(看见风的少年少年心中藏)(2)

Nicol在38岁时写成本书,称灵感是来自于一场梦,梦中是一个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少年。梦里是在用日语,也就用日语写了下来,因为是第一本日语小说,用的也都是读起来很单纯的语言。当时他在1978年辞职来到日本,想写关于捕鲸的书,就在日本的和歌山那边住了一年多,第二年的1979年开始写书。之后1980年经过别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岛野麻理子,定居在长野县,在1995年正式拿到日本的国籍,两任妻子都是日本人,再加上长期在日本生活和研究,所以他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日本通。他一生写了几十本书,而这本《看见风的少年》则是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自称是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本片是动画制作公司Brain's Base的第一部剧场版动画,担任制作人的増田久雄在看到这本小说后,花了2年的时间与Nicol沟通交流,以实现让本作动画化。文学作品改编成动画脚本向来是不容易的大部头工作,尤其是多条线索交织的作品,从文字转化为镜头语言会更有难度。《看见风的少年》的脚本十分高规格,请来的是电影脚本出身的成岛出,他也是之后樋口真嗣版《日本沉没》的脚本。动画在改编时把原著分成了四个篇章,“不可思议的少年”、“风之民与黄金龙之民”、“海之民少女玛利亚”和“战斗的时刻”,从成片来看这样对观众的理解程度是很友好的,让主线故事在原作大跨度略复杂的背景之下更清楚明了。

看风景的少年郎已两鬓斑白(看见风的少年少年心中藏)(3)

増田久雄认为要与同时期美国的《玩具总动员2》这样的动画拼全CG技术是没有多大胜算的,他称美国引进方的负责人看到片子之后拍手说“这就是日本动画”。増田觉得“我们的风格是日本动画(ジャパニメーション)”,如果想干下去,最好也是从这个切入点出发。动画监督是演出出身的篠原俊哉,这也是他第一次担任长篇剧场版动画的监督。

鉴于本片的制作初衷是要做成纯粹的日本风格,于是日本80年代电影监督的代表人物大森一树也被拉来做总监督。大森自己一开始也是有些纳闷明明已经有动画监督在好好做事了,如果只是挂名就先接受吧,不过没想到一接触就越来越多的参与进来,从脚本碰头会到音乐选定、台词确认等等。虽然大森之前参与过多部“哥斯拉VS系列”的制作(《哥斯拉vs碧奥兰蒂》《哥斯拉vs王者基多拉》的监督加脚本,《哥斯拉vs魔斯拉》《哥斯拉vs戴斯特洛伊亚》的脚本),但动画剧场版的流程跟特摄片和真人电影还是有千差万别。大森把本片当做拍电影20多年以来的一次新尝试,所以这部片子也是边做边享受的过程。

看风景的少年郎已两鬓斑白(看见风的少年少年心中藏)(4)

声优阵容也是一个看点,为主要角色配音的全部都是实力派电影演员,像是安达祐实、前田亚季、户田惠子、原田大二郎等等,其中不少人都是初次体验做动画声优。也难怪在见面会上有记者见到如此阵容,会问导演“就这个阵容来拍一部真人电影怎么样”。

《看见风的少年》在日本电影行业内应该也是一部引起关注的作品。在以往的行业内,个人创作者和大制作公司之间的力量对比是很悬殊的,监督、脚本家往往都是被雇佣的对象,如果想要实现自己提出的企划往往是很困难的。为了促使这个现状有所改变,以増田久雄为发起人,参照美国好莱坞的情形,成立了旨在为监督脚本家为首的创作者们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条件的“クリエイターズ・エージェンシー”(Creators Agency,简称CA),由CA出面交涉,希望给优秀的创作者们更自由的发挥空间。大森一树也是参与人之一,他本来就是开创日本“自我电影”先风的人物,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自费拍摄独立放映,另外还有《死亡笔记》真人版监督金子修介、脚本家野泽尚等30多位业内活跃人物参与,涵盖了制作人、监督、脚本家、小说家、漫画家等各个渠道。《看见风的少年》就是CA提出的第一个企划。

原作作者C. W. Nicol评价自己的这部作品充满了温柔的故事。这里也借用他所说的:我坚信,在人生的某个瞬间是会有奇迹发生的,人类生存在世,最重要的都是那些最容易确认的东西,像是爱、信赖、友情、信仰、希望、勇气、温柔、智慧……无论多少年后,那个飞翔的少年总会在心中的某个地方。希望看过此片之后的你们,也能再次见到深藏心中的少年。 (文/213)

原文首发于Anitama

anitama/article/8a1f754366862df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