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在台湾的一家专门贩售日本手工艺品的杂货铺。

2013年底在台北中山北路的巷弄里,一家专门贩卖日本手工艺品的杂货店开张了。店主是玩杂货超过10年的两个好友,一个是插画家,另一个是网络设计师。

过去七年,温事杂货店一直以网络贩售为主,经过多年酝酿,2013年二人决定开设实体空间,举办各种讲座、课程、展览的分享活动,将日本的小野鹿烧等日本民间艺术家的作品,介绍给台湾的杂货迷们。温事杂货店成了中国台湾的生活家们认识日本工艺作家们的一个中间场所。

屈臣氏好物街头采访(从网络到实体店)(1)

店主花了四五年的时间思考开店的事情,因为网络销售只能靠文字图片与客人沟通,难免无法准确传达想法,再加上有很多趣闻想分享给客人,所以即使当时评估杂货店的利润并不高,但为了服务老顾客,还是决定租下店面,开设实体店进行经营。店主说,当初会选择这个地点,就是刻意远离客流量大的闹市区,主要是针对网络熟客经营,因为距离比较远,很少会有观光客上门,大多数是目标消费者。客人经过筛选以后,也比较能够维持服务质量。

这家店以小屋为概念设计。一楼作为器物贩售,里面有来自日本各地的陶艺,彩色玻璃哨子,手工刻制的木盘,还有古纺针,铅字,印章等古董,大长桌上定期以主题展的方式介绍新引进的民间艺术家的作品,林林总总至少有上千件商品,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来细细研究。由于温事所聘用的店员入职前都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训练,对于器物的产地、烧制流程、风土故事都相当熟悉,不仅随时能够提供详细的介绍,甚至还可提供专业的搭配建议。

屈臣氏好物街头采访(从网络到实体店)(2)

屈臣氏好物街头采访(从网络到实体店)(3)

隐藏在店铺的二楼空间则被规划成展览的空间,定期有两位店主策划的主题展,从开店至今已举办过古印章,画展,唱片展等。一个月一档的频繁策展是这个小店的另一大主要特色。

屈臣氏好物街头采访(从网络到实体店)(4)

店主说,发展的目的不止为了吸引客人,而是每办一次展览,这些内容就会变成血肉的一部分,通过办展成为让店成长的方法。

开店的前半年属于比较开心的阶段,接下来就面临严峻的考验。为了维持店内商品的新鲜感,以及避免与同业品牌竞争,店主会持续不断寻找新的创作者,大约两到三个月便要出国取材。

不过要与日本创作者谈海外销售并不容易,尤其是语言隔阂,更增加了困难度。一开始,他们通过一位熟悉的领域的本地朋友接洽后,再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沟通,渐渐取得对方信任才能够将作品引进到中国台湾来。

大概经过五年波动更换,合作的创作者与陶工坊才逐渐稳定,拓展的脚步才跟着加快。然而,作为走在市场前端的领头羊,还需要担负起市场教育的工作,比方说在纸胶带尚未流行的时候,他们锁定店家老板或者杂货兴趣者,举办杂货体验。通过KOL的传播,将新的杂货概念传达出去。就算只引进30,40件商品,也必须花费很多时间拍摄商品。一来为了呈现商品美感;二来也是介绍消费者如何使用。曾经他们仅仅是为了示范一条手拭巾的用法,他们拍摄了包巾、便当袋、桌巾等各种用法。绞尽脑汁让客人可以通过影像便能看清楚,并了解到商品的特色。

屈臣氏好物街头采访(从网络到实体店)(5)

屈臣氏好物街头采访(从网络到实体店)(6)

创业初期,两位店主只把杂货生意当成兴趣,偶尔出国多买几件回来,大多数只能卖给朋友,随着爱好者越变越多,囤货资金从开始到几千块钱到现在固定投注日元1,000,000,他们将卖出所得的收入作为购买新商品的资金,用这笔资金循环使用,不停引进新的创作者。之所以能够如此精准地运用囤货资金,主要在于温事长期经营熟客,深知其中窍门,可以用网络营销快速动员。

店主一开始就知道这些创作者的产量有限,而他们的资本也无法走大量销售的路线,因此他们经常一次最多只买入300件商品,首先会针对熟客发布网购信息,通常星期天上架,隔天就已经销售一空,只保留一两组在实体店面展售,最常遇到消费者抢不到货的问题,而没有滞销风险。

从网络经营到实体店,店主觉得实体商店有如个人生命历程的集大成,你得用尽一切所爱、所知、所学才能将空间揉成你想要的样子。简单来说,开店就是店主的才艺秀,段子越多越有趣的人才能在舞台上呆的越久。

温事的三大独创特色:

一、细致入微的服务。

经营了八年下来,两位店主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熟客资料系统,详细记录客户购买项目,方便掌握熟客的喜好。除了实体服务外,网络销售每次都会附赠不同的小卡,让消费行为有更多故事与想象空间。

二、每月的策展活动。

由于店铺距离地铁有一段路程,店主希望客人特地前来不只可以购物,同时也能花点时间停留欣赏新的事物,因此楼上展览空间的活动相当频繁,几乎一个月一档,随时来都有新鲜事发生。

三、不断引进新作家。

面对逐渐竞争的杂货市场,店主的应变之道是不断开发新的作家与商品,他们认为只要自己买回家的时候都还能感觉开心兴奋,那自然而然就能够持续带动消费。

那在宣传与客户经营方面店主有什么独特秘籍呢?

首先店主他们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从来不做硬广告,只是通过自己的Facebook、博客、网站与店面去传达他们的信息与理念,大部分的朋友都长期关注。他们的消息动态通过交易与信件往来的过程,一步步与客户间产生信任与链接。店主与客户间的关系就像朋友般熟识,他们不做百货公司的经营方式,而是每周仅推出一两项用心的商品企划,大家在周日集中采购。他们所介绍的热门商品在当天几乎都会售完。

第二个运营心得是店主想要一个空间,将多年来对于杂货古董,茶道、花道等生活体验分享给更多人,同时也可以将身边有趣的人、事物介绍给熟客,他们希望客人来不只是买东西,也能获得新知识,所以他们用主题式来介绍精品,也经常利用展览来变换空间,无论楼上还是楼下的空间,大约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大的调动。楼下长桌一到两周会有一次大的变化。

面对库存店主也要处理的办法,他们也有卖了六七年还没卖完的产品。这些商品虽然流通的速度很慢,但因为店主觉得都是自己很喜欢的好东西,不过如果因为还没有找到主人就想将它们折价出清,他们宁可放着慢慢卖,或者在适当时机送给熟客或朋友当礼物。这样对待库存的方式,反而是店主比较想要的。

同时,店主在开店前是积累了很多对日本文化与日本工艺品的相关知识,前往各地旅行并收集大量的器物。这个准备时间大概花了10年以上,所以说,开一家杂货店是慢工细活,需要用文化与创意慢慢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