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知道,阿拉伯数字虽然被冠以“阿拉伯”之名,却是由古印度人发明的。而之所以被称作阿拉伯数字,因为这是阿拉伯人发扬光大,使其走向国际的。
虽然现在的我们觉得阿拉伯数字简单好用,古代人可不这么想。
一是因为古人采用的是竖写书写方式,这样写起阿拉伯数字十分不便,且毛笔要做到演算、草算也比较费力。
二是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是在13——14世纪(元末明初时期),当时根据筹算研制的算盘已经诞生,同样采用十进制,并广泛地推广使用,成为主要的草算工具。这两点原因,使得阿拉伯数字在新文化运动以前始终没能被推广使用。
那么,我国古人又是怎样书写数字的呢?今天就随老师小编一起来学写一到十吧!
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让世人看到了三千年前商朝人写出的字。严格来说,这些字是被刻在龟甲或兽骨之上的,所以称为“甲骨文”,笔画也显得朴拙(意思就是像小孩子写的字啦),但商朝人已经使用毛笔是毋庸置疑的。甲骨文的一到三,从古至今区别不大,只是“二”“三”的横画长度相等:
甲骨文“一”
甲骨文“二”
甲骨文“三”
这种写法,最早或许是从算筹计算中获得的灵感。“四”的写法,就与今天有所不同了:
甲骨文“四”
今天我们所写的“四”,最早是在春秋时期的金文中出现的:
金文“四”
金文又称作钟鼎文,是青铜彝器上的文字,用范浇筑而成,笔画较甲骨文就圆展多了。可是为什么四会从“亖”变为“四”呢?大概是“亖”的四横画容易与“三”混淆,而且比较繁杂。
这其实是文字演变中一个常见的现象:用读音相同的另一个字,来取代某个字。这种文字现象被称作“假借”。假借的原因有很多,或者是原来的字复杂难写,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字来取代,例如“妥帖”的“帖”字,本来应该写做“聑(tiē)”字。或者就如“亖”字,笔画繁复,且易与“三”混淆,故借用了读音相同的“四”字。
楚简中的“四”
小篆中的“四”
如果“亖”才是表示数字四的意思,那么“四”字原本的含义又是什么呢?有的学者认为它其实是“泗”的本字,是鼻涕的意思,如成语“涕泗横流”(这里的“涕”指眼泪,可不是鼻涕哦!)。
但是当“四”被借去表示数字后,久假不还,就又加了水(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三点水旁“氵”),写成“泗”,来强调其本来鼻涕的含义了。
那么“五”又该怎么写呢?
同学:老师!老师!我知道!是写五个横画。
老师:所以你是打算数到一万就写一万个横画啰。(白眼)
五的写法是这样的:
普通甲骨文“五”
不过更常见的写法就在上面的“五”上下加横画,这个写法也一直保留至小篆:
进化甲骨文“五”
但是还真的有商朝人把“五”就写做五横画,不过极少见:
究极进化甲骨文“五”
这也印证了早期文字形体并非如现在一样完全固定,有不少反写、省写、添加笔画的现象。“后母戊鼎”和“司母戊鼎”的命名之争,就在于“后”和“司”可以看做是形体左右相反的两个字。
同学:老师!你看我就说嘛!
老师:好的,我们来看下一个数字。
同学:……(被无视了)
“六”的写法,也有两种:
甲骨文“六”
第一个“六”因为容易和写做叉叉的“五”字形相混(毕竟稍微一出头就容易写成一个叉),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写法,添加了两竖笔。到小篆中,“六”被写得更加婀娜:
小篆“六”
但实际上,在秦代的竹简中,“六”的写法已经和今天的楷书十分相近了:
秦简中的“六”
如果说上面一到六的写法还可以接受,七的写法就让今天的人看来有点匪夷所思了:
甲骨文“七”
金文“七”
没有骗我吗?这难道不是“十”吗???记得小编第一次在课上把它念成“十”(实在是和现在的“十”一模一样好嘛!),然后被老师说不识数……
在甲骨文中,“十”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甲骨文“十”
不过因为这样写,如果横着看就变成了“一”,所以金文中,“十”的中间开始出现一个小横画,并且逐渐拉长,最终形成今天我们所写的“十”字:
金文“十”
小篆“十”
咦,等等!这样不就和甲骨文的“七”一样了吗?仔细观察会发现,金文中,“十”中间的横画不及“七”长。后来为了和“十”区别,“七”的笔画出现了弯曲,到小篆中就和十完全不一样了。出土的马王堆帛书中的隶书“七”,和今天的写法差别已不大:
小篆“七”
隶书“七”
“八”字的写法从古至今差别不大,始终如一,一眼就能认出:
甲骨文“八”
压轴的我国神奇的数字——“九”:
甲骨文“九”
金文“九”
小篆“九”
还是能看出来甲骨文的“九”和今天的写法很像的,比如,旋转一下:
给自己鼓鼓掌,你已经是一个会写一到十的好宝宝啦!最后是一片刻了六个数字的周原甲骨片,大家能否说出每个数字呢: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这个秋天,适合去看鹊华秋色!
一个不喜欢瓷器的书法家不是好皇帝
投稿事宜:
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获取具体信息。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742989656
(该码为小编工作微信号,添加后拉入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