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宝华韦健公众号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我们也或多或少都参与过音乐现场,无论是音响效果、演出内容,音乐家在演奏时的情感微妙变化,听众对音乐做出的情绪回应,台上台下互相传递的即时呼应总是稍纵即逝无法重现的。
实际上,人类在公开场合欣赏公开的音乐现场,也就不到300年的历史。而在20世纪狂点科技树至今这一百多年出现的非常多发明中,激动人心可能就是将音乐这种转瞬即逝的声音艺术录制保存下来。音乐可以无限重放重现,让我们感受音乐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曾经只能在现场聆听,到今天听音乐变得随时随地垂手可得。
如果不是去现场,我们听音乐一定需要一个媒介。简单来说,录制保存音乐的媒介是实体的黑胶、磁带、光盘和虚拟的数字文件等;而播放录制的音乐则需要播放器、音响系统、或者是缩小后的音响系统——耳机。
在今天的音乐播放领域,讨论得多的恐怕就是“音质”,而在音质话题里我们总能听到Hi-Fi(High-Fidelity高保真)这个词。就像任何一个吉他过载效果器都是在努力还原吉他音箱的过载声音,Hi-Fi其实就是指的“还原与真实声音高度接近的重放声音”,它有一个核心定义,就是“真”——现实中真实的声音。
只有在接近“真”的状态下,才能感受多种有序声音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的多维度空间,这是“听音乐就是听个响”永远无法体会和无法感知的美好。这也是当听音乐到达一定的阶段后,总是会去追求Hi-Fi的主要原因。
现场不常在,无限重放音乐才是当今欣赏音乐的常态。在追求和寻找“接近真实声音”的过程中,我体验过太多的音响设备,其中较多的是耳机——毕竟耳机是不会打扰到别人的方式。但也发现一个事实:同样的播放源(歌曲与播放器),通过不同的耳机输出到耳朵,能明显体会到一首歌在不同的耳机里,是会出现千差万别感受的。
因为总有说法不同耳机有不同对应的音乐,比如某耳机只适合古典、某耳机只适合摇滚、某耳机只适用于流行乐等等(事实似乎也如此),所以很早开始就在想是否有一种耳机可以一步到位一劳永逸。在满世界各种品牌的找寻过程中,总是避免不了在如索尼、森海、拜亚动力、铁三角、AKG等等常见品牌和耳机放大器与线材里兜圈,兜来兜去最后失足陷进了风火水核电的玄学怪圈。
我知道那些常见品牌都不差,但无奈我非常不想和大多数人保持一样,我还能记得当时自己的心态:想找到一个独特、价格不低又不能太高的“小众宝藏”。
那会儿是2013年,直到在伦敦的朋友给我推荐了英国的本土品牌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本以为宝华韦健只存在于高端音响领域——比如被誉为地球上用钱能买到的完美声音的“Nautilus鹦鹉螺”(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机会感受)、再比如顶尖录音棚和有品质的豪车里几乎都用了宝华韦健的音响系统,所以我也是在那时才知道,他们家正在深入到耳机领域中。
伦敦哥们有一个Bowers & Wilkins P5,说是听完后再也无法忘怀,而且很有设计感,声音和外观像一个优雅的英国绅士,已经用了两年也发现很难和别人“撞衫”,连贝克汉姆和卷福都随身用这个(这两位都是我很喜欢的品质名人),你不也应该得尝试一下?
好吧,这些理由都深深地打动了我。后来准备入手的时候P7已经出来了,感觉更牛逼,就花了近3000元海购了当时的新款Bowers & Wilkins P7。我不仅用它听过歌,甚至有时候我会用它作为录音时候的监听耳机,也用来做过简单的混音工作。八年来,最后用到P系列都早已停产多年升级来到了Px系列,我的那些同样几大千的品牌耳机也一个个报废,但这个陪伴了我无数个发呆看云下午的朋友一直刚健沉稳,连皮都没掉。
我的第一个贵耳机P7,直到今天都还在为我的耳朵服役
不过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宝华韦健在国内的测评和介绍都不多,知名度也是两级分化,要么就是一串问号没听说过,要么就是认为它只存在于发烧圈子。玩发烧的人都知道宝华韦健,有发烧友说,能懂的瞬间就懂了并且会一直推崇下去,但不懂的永远都不懂。
Bowers & Wilkins有一种可以将“木耳朵”变为“金耳朵”的功效,但必须要先准备长时间粉白噪煲机,这个后面会提到。作为使用者,也是一个追求真实声音的音乐爱好者,在新型号Px8发布的契机下(已经入手),有必要在今天和大家介绍这个我喜欢的耳机品牌。
让我把故事从头说起。
1. 有一种令人难以忘记的声音叫做Bowers & Wilkins
如果放在以前你若问我听音乐重要的是什么?我会回答是“声音的品质”。但现在我会说,是“声音的本质”。同样都是“音质”,但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就如Bowers & Wilkins创始人John Bowers有一句名言:好的扬声器不是给予多的数量,而是适量的减少。同理,一个好的音箱或耳机也不是给予更多的声音,而是应当把失真减低。
这句话很好理解,因为人类太容易自发过滤掉不感兴趣的声音,而只关注自己在意的声音。也因此,于是现在有不少耳机就是为了低音而狂加低音,为了效果而大肆进行声音渲染。然而我们都知道,自然和真实的,才应当是好的。当然,这并不是让我们的耳朵喝什么都没有的“白开水声音”。
始于1945年后在1966年正式诞生的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就是一个贯彻“忠于声音本真”的好例子。这个音响界著名的“英国之声”,迄今为止创造出了多种精密准确表现声音的不同级别音响设备。由于一直都以高保真的高声音素质傲视同群,这也成了对音响效果有严苛要求的几代乐迷梦寐以求的选择。
1966年,Bowers & Wilkins推出了型号为“P1”的首款扬声器,得益于自身表现原录音、原音效音源自然接近的特质,让不少音乐爱好者深刻感受到了那一年火热的音乐——The Beach Boys发布的重要的概念专辑《Pet Sounds》(宠物之声)。
1967年,The Beatles发布了自己的概念专辑《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佩珀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那些年的乐迷们再次因为Bowers & Wilkins的一系列初代产品,让自己“能够以更加深邃、清晰和宽阔的意识”体验到这张集当时音乐理念与技术之大成的专辑。
1960年代不仅是定义摇滚乐和现代流行音乐基调的重要时间节点,同时也是音响界定义声音重现的革新年代。要知道,音乐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历史联系。科技一直都在推动着音乐的聆听和创作方式,那个十年对当时以及后来所有的现代音乐类型都带了深远影响。
当The Beatles在1967年用当时常见的4轨录音机录制《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专辑时,仅仅3年后,16轨录音机就已成为了标准。也是在这时候,Bowers & Wilkins发布了型号为DM70的扬声器,立即进入了28个国家的音响市场,并拿下了当年的英国工业设计奖,从此开启了它“经典英国之声”的传奇之路。
此外,Bowers & Wilkins也曾不掩饰的介绍过,自己能取得长足进步,也和1970年代兴起的电子乐、朋克乐,和一系列五花八门风格的摇滚乐所带来的声响要求效果有关——可谓是相互成就的一个典范。
有意思的是,也许创始人John Bowers在做音响之前任职于二战时期英国军情六处的缘故,1970年代伊始Bowers & Wilkins突破性的将用于防弹背心的纤维材料“Kevlar®”拿来制作扬声器的音盆,成功在阻挡驻波方面取得如同阻挡子弹的效果,声音也由此更加透明,定为也更加准确。
要知道,一旦多个低频声波窜到一起就会相互打架产生大量驻波,体现在音乐上的感受就是三段均衡被破坏,人声糊低音轰,整体声音会嗡到浑浊拧巴成一坨。
而在1977年,Bowers & Wilkins发布了型号为DM7的扬声器——为了彻底释放出高音单元的性能,也为了让声音更加接近真实,于是DM7将高音单元置顶,这种革命性的设计受到了其他各种品牌的效仿直到今天。专门提一嘴是因为我们现在经常在各种音箱上看到的这种分离设计,最早就来自Bowers & Wilkins。
价格现在炒到上天的DM7 图源Bowers & Wilkins官网
Bowers & Wilkins一直以来都与录音领域有着密切关系,1979年推出型号为801的高端扬声器就是属于录音界的里程碑作品。801面世后,也标志着现代高保真音响时代的开始。很快,801就被全球各大录音室采用直到今天,专门进行录音和多声道音轨制作。这其中为人熟知的莫过于位于伦敦的Abbey Road Studios(阿比路录音室)。
John Bowers与801 图源Bowers & Wilkins官网
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我们今天很多熟知的电影和游戏,比如《指环王》与《霍比特人》系列、《星球大战》与《加勒比海岛》系列、《正义联盟》与《银河护卫队》、《流浪地球》与《波西米亚狂想曲》,以及《使命召唤》、《王者荣耀》等经典之作背后,都有Bowers & Wilkins在支持与参与音乐原声的录音和制作,
而在另一个领域,迈凯轮、玛莎拉蒂、宝马、捷豹等车商也将Bowers & Wilkins音响系统作为了自己车载音响的必备。话又说回来,都知道好的音乐品质能直接提升环境的品质,讲事实摆道理,你说这些车商为什么不选其他品牌的音响系统?
可以说,在推进各个世代音乐进程的同时,Bowers & Wilkins也一直为各个世代的需求推进对应的音响产品。
这也不难明白,为什么一般听歌爱好者对于Bowers & Wilkins不甚了解,除了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追求听个响,也因为使用范围大多集中在音乐圈内,大部分人平时都接触不到。
不过,这个曾经一直都在“天上”的英国绅士,终于在10多年前,涉足“凡间”进入了大众耳机领域。
2. 从音箱到耳机,Bowers & Wilkins一直在让更多人听到好的声音
前不久,Bowers & Wilkins发布了型号为Px8的耳机(中文全称为“宝华韦健Px8无线降噪头戴式耳机”),我才知道P系列头戴耳机在2017年就停产了,而Px系列,是目前为止Bowers & Wilkins凝聚数字化技术与高品质音响设计的高标准随身Hi-Fi代表之作。
Bowers & Wilkins Px8
在此之前的2010年,随着真皮制作的头戴式Hi-Fi耳机P5发布(此前还发过一款试水的P3),已经在音响界所向披靡五十多年的Bowers & Wilkins才正儿八经深入到耳机界的海洋中。仅仅12年时间,Bowers & Wilkins又来到了一个同行们不易达到的高度。
我的P7是上个世代的产物,已无须介绍,下面着重分享我这里花血本入手的Px8。这种一不小心跨越世代的产品,给我直接的使用感受就好比从iPhone4直接升级到了iPhone14——听感逻辑差异不大,但使用感受和体验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设计
朴素之上是奢华,奢华之上是简。我总是会被Bowers & Wilkins的设计感所吸引,好看的造型总是给人扑面而来一种“长得好好看”的感觉。采用真皮制作的Px8,这次使用了Nappa皮(一种高标准皮革风格的统称,需要品质很高的生皮制作,在只保留自然纹理前提下达到手感柔软、质地优良坚韧,很难踩假水,被广泛用于高端名车的内饰材料)。一如既往的舒适性与合身性包裹住了耳朵与脑袋,带有重度缓冲的铝制头梁让我担心的“时间一长能把人头夹晕”的情况没有发生。
·外观材料
右耳罩上带有物理控制按键,包括播放组合控制、蓝牙配对开关和可以随时可以启动的语音助手以及随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打开和关闭ANC(主动降噪)以及直通的自定义控制键。
Px8拥有复刻了Bowers & Wilkins超高端HIFI扬声器700系列使用的40mm驱动器单元,用的是碳纤维和树脂材料,这个在耳机上很难见到。在官网查询后得知,这样的驱动器可以将失真度降低到少以保证可以获得更好的声音,让听感更加身临其境,非常适合有要求的听歌爱好者。
·功能
Px8是降噪耳机,使用的是Bowers & Wilkins独家优化降噪技术,四个降噪麦克风、两个通话麦克风协同工作以提供好的效果。四个降噪麦的其中两个用来测量耳罩内每个驱动单元的输出,另外两个对外界的环境噪音做出反应;两个通话麦在抑制噪音的同时为通话提供清晰的语音。耳机还有一个助于交互功能的传感器,当抬起耳罩时音乐会暂停,不在人头上处于静止状态时会自动进入睡眠模式。而随时再带上的时候,音乐又会再次响起。
·连接
耳机带一个收纳包,内部中间有一个隔层,收纳了两根随附的线材——一根用于充电,一根带3.5mm头用于有线使用(比如在电脑上欣赏高分辨格式的音乐)。而常用的蓝牙功能,支持5.2连接。Px8支持AptX、AptX HD、AptX Adaptive以及SBC和AAC编解码器。这其中,耳机自带的AptX Adaptive无线技术能自动优化不同设备的无线传输,加上同样自带的DSP24位高精解码,让发烧友能获得和CD同步并更接近深邃、宽广、真实声音的音质。
·电池电量
在初到手的煲机阶段,我在满电开启ANC的情况下,总共连续播放了32个小时(比官方预计的多两个小时,这应该和我使用的音量较小以及是粉白噪音有关)。官方说明是在电池耗尽后到充满电需要2个小时,15分钟的充电能获得至少7个小时的播放时间。在测试中,实际情况与官方基本保持一致。
·配套APP
在APP端有配套的“Music|Bowers & Wilkins ”应用程序,可以通过APP自定义调整声音的均衡、降噪透明度、开关ANC、查看电池电量等等。APP内容比较多,目前我还没有研究透,仍在“原生态听歌”的感受阶段
·使用感受
Bowers & Wilkins Px8特点是:声音临场感十足,宽广、深邃、够弹,当静下心去感受时,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音乐就在你的前方演奏。
我刚把Px8拿到手的时候,就迅速展开了煲机行动。本来以前我都不会煲的,但就是曾经的P7给了我特别大的教训。一直都记得当时全新P7到手时就戴上的感受:就这?我花了这么多钱就这?声音完全展不开,声音小一点还好,稍微大一点还能明显感觉到各个频段的融合之间是有毛刺间隙的,难受到哭,连人家好多年前的P5都比不上。后来相互对比和了解后才知道,别人那是耐心细致煲过的结果。
刚开始我先是给Px8放了十个小时左右的粉噪音和白噪音,接下来的二十多个小时全部用来放古典音乐,再来了一段时间爵士乐后,才开始正常听歌。到现在,直观的音色如明亮与阴冷、辉煌与暗淡、圆融与饱满这些特征感受就十分明显了。
说一个比较形象的比方,还是煲机阶段的Px8在播放古典音乐比如高频,我听到的那个感觉,就是一个音色刺入了我的心脏,而我的感觉是好爽,快再刺我两下!
值得一提的是,就煲机和Hi-Fi而言,在国内很多时候已经成了一个借口,是免责的借口,也是营销的借口。煲机和Hi-Fi这两个东西有很多有意思的说法,只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本身也不是做音乐或对音乐本质有多大理解的,连静下来完整听完一张专辑的人都越来越少,所以对大多数耳朵来说,煲不煲都一样,Hi不Hi-Fi都一样,大家所需要的是打开就能感受到那种嗡到响的低音,要嗨,要振聋发聩,而且几百块就可以快速达到目的。
很多耳机觉得声音还不错,可能只是因为它声音渲染得好,比追求真实的Bowers & Wilkins要华丽要重得多,这是个没有争议的事实。当然,这也是一种保持综合的做法,因为多数耳机的发声单元都不是Hi-Fi级别,所以大家就会用渲染法去做一些“大多数要什么我们就加强什么”的产品。
但Bowers & Wilkins的个性,不论是上个世代的P还是这个世代的Px,比如我今天手里这个Px8,就是带听的人去发现以前听的很多歌里未曾听到的细节。这些细节一般情况下根本听不到,但用它能听见,然后就会感觉听以前那些很喜欢的歌,都像在听新歌一样。
总结下来就是,Px8具备与它匹配的声音实力,且不失高质感设计,又能品味到Bowers & Wilkins对声学与风格本真的坚持,让音乐真实重现给听的人,同时也能大范围符合聆听音乐的需求和习惯。本来听音乐的本质,就不是听个响,而是听到真实,毕竟重现音乐的本来目的就是为了重现现场的真实。如果你是一个对声音有着高要求,且不是迷恋大众低音的音乐爱好者,Bowers & Wilkins是合适的选择。
而目前短短40来个小时,还只是Px8没有完全打开时候的感受,相信过段时间多用一阵子耳机煲好后会更好。
我更相信,这又是一个能保质也保值很多年的值得好物。
3. 不同音乐场景下的声音测试
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专辑,重新在Px8的带领下,感受乐曲中的细腻情感、混音水平以及音色张力(人声与乐器)。通过一个好的设备,我们就能仅仅通过听觉感受到这些专辑为什么会被成为“伟大”或“优秀”,也能明白好音乐并不是在歌词和音乐三元素上死磕,而是须要具备各方细节的整体完整性。
当然,数字时代和快节奏方式,让很多专辑的制作不再具有连续和细节的完整性,也让很多人听歌的方式从“第一首到最后一首”(有序)变成了直接播放热门歌曲(无序)。
当进行耳机音质测试时(更深层次多维度的听歌),建议从以下四点出发,这也是Bowers & Wilkins Px8目前都能达到的基本状态:
·三段均衡:
这里需要着重感受的非低频,而是高频的延伸,这个会直接影响音乐的音色和声音的情绪;
·分离度:
不同声音互相之间的分离程度,比如乐器和乐器之间、乐器和人声之间、乐器人声和声音效果之间,甚至是在音乐中各种连续声音相隔之间的空气感等,这是决定声音层次感的关键;
·声场质量:
着重体会声音的通透感觉,声音是不是从前后左右将你全方位包裹着,你和音乐之间的连接是透明的,没有被任何东西所阻碍;
·细节:
就像评价一个高质量镜头拍出的照片,会说连毛孔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好的音乐制作和播放设备,同样可以把音乐里的各种细节反应出来
每一次遇到好的耳机或者播放器材,就会去把曾经的音乐专辑拿出来重新品味。不过因为篇幅关系,下面就推荐五张适合在高品质设备下感受的高品质音乐专辑。
记得,一定要在降噪环境里感受细品不同乐器的音色质感和左右两边所发出的不同声音!
有了这个基础后,请一定要好好感受当音乐从四面八方围绕你时那种如推拿耳膜般的享受!
1.The Beach Boys / Pet Sounds(1966)
《Pet Sounds》(宠物之声)包含了结构丰富的多重和声音轨,然后这面音墙上还铺垫了交响乐、长笛、电子琴、大键琴、法国号、口琴以及传统乐器如吉他、键盘等乐器,此外还包含了可乐罐、自行车铃铛等等另类音效的结合,最后产生了这么一张具有时代突破性的概念专辑。
“概念专辑”的理念在之前已经存在,但多数是在一个大主题下收集不同接近主题的歌曲,每首歌表达的内容之间没有联系。而《Pet Sounds》第一个将专辑里的所有歌曲发展出了互相之间的联系,让整张专辑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个具有开创意义的专辑把摇滚乐专辑制作带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它被广泛认为是西方流行音乐史和摇滚音乐史上具影响力的专辑之一,在很多音乐杂志的专辑评选里它都是第一,但在滚石杂志评选的百佳专辑里排第二。
它直接的影响,就是促使了The Beatles《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的诞生。
2.The Beatles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
滚石杂志百佳专辑里排第一的便是The Beatles的这张概念专辑,也是很多乐迷认为的The Beatles乐队为巅峰的经典专辑,还是被各界公认的“1960年代流行音乐的成就”(1960年代的流行乐就是摇滚乐)。当年这张专辑发布时,英国《泰晤士报》也毫不掩饰的评论道:“这是西方文明史的决定时刻”。
这张花了近半年时间录音的专辑利用了特别多1960年代的录音、混音、制作技术,反映到音乐上就是直观的听觉震撼效果。从音乐本身来说,主要来自它变化多端的音响效果和音乐风格,十三首歌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马戏团般的音乐会。
没有一个好的设备,真感受不到这种到处充满了细节的好音乐。
3.Pink Floyd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1973)
这张在Abbey Road Studios(阿比路录音室)花了八个月时间录制完成的概念专辑,依然用到了许多当时现进的录音和制作技术,乐队四位成员还用到了很多当时少见的合成器技术,并且还自创了当时没有的混音技术。专辑包含6首歌曲和4首效果音乐,但基本上都被听众看待为是一首完整的恢弘乐曲,而不是10首歌曲互相之间的单纯的联系。
你需要在一个适合的环境和心境下,用一个好设备来感受下这张公告牌专辑榜单上连续停留时间741周的音乐专辑。
4. Explosions in the Sky / The Earth Is Not a Cold Dead Place(2003)
一张器乐摇滚 / 后摇滚的典范专辑,即便没有人声来诠释主题(地球不是冰冷孤寂的地方),仅音乐就够耐人寻味了。专辑由5首歌构成,全长45分钟,大多数时候都用的电吉他原声音色而非常见的大过载或失真。虽然并没有摇滚乐常见的“吵闹感”,但乐队每首曲子层层叠加的细腻优雅编曲,仿佛用音乐写就了一个有前有后的完整故事,反而能给听者内心带来“大爆炸”。
这张专辑我个人最爱的歌曲是《Your Hand in Mine》。
5. John Mayer / Where the Light Is(2008)
我认为这是记录了囧妹在好的状态时期的现场专辑,主要听一点:从木吉他到电吉他,感觉自己是否也身临现场。
此外,还应该去感受不同类型的现代音乐如Funk、R&B、爵士乐等,以及古典音乐的录音室专辑和现场专辑。这些音乐都有一个共通点,至少它们都会要求自己的音乐里所有乐音和其他声音,都是真实乐手和真实乐器一起共鸣产生的。不像软件音源,不管多像,终究还是个虚假东西。毕竟软件只有0和1,不管多接近真实声音始终都是不存在情感的假东西,但人的细微情感体现在乐音上却是无限宽广的。
好的音乐总是由台前幕后的音乐家们共同酿造合力完成的,但如果没有合适的音乐播放器材就得不到好的声音,感染力和共鸣度会直接大打折扣,这对爱听音乐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 写在最后
音乐可以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背景BGM,也可以一场能让自己身心投入的全方位体验。不同的状态和年纪,都有不同的音乐类型需求。比如年轻时候喜欢快而重,中年之后未必还觉得这样的音乐适合自己,比如我现在就越发听不进金属乐。尝试和积累得越多,会越觉得好的状态就是真实与自然。追求音乐是如此,追求耳机也是如此。有时候我们也不用考虑太多,看清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了。
最后,作为Bowers & Wilkins的粉丝,想说的是,在同样的价位和段位里对比后,我认为这就是适合自己一步到位的声音,也是能兼具还原大多数音乐类型的声音。建议音乐爱好者们在有机会有条件时,细致感受它带来的新奇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