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个脑洞,来点大胆的设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厉不厉害咱不知道,但如果能在青藏高原地区搬开一座大山,改变河流走向那一定很牛。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1)

大禹治水

要想搬山那得是喜马拉雅山,改变水流必须是雅鲁藏布江。能不能成咱不知道,咱就是说这两个大胆的想法一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要纠结太多,接下来随着想象的进行一起来看看这两件事如果成了会是怎样的。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2)

喜马拉雅山

来到青藏高原,这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该地巨大的热力及动力效应对整个亚洲季风系统以及全球大气环流产生了重大影响。设想一在于,要是能够移开这部分地区,也许周围的气候就会缓和不少,同时还能给干旱的地区带来充足的水汽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3)

青藏高原

先来看看青藏高原存在时的作用及影响力吧。

青藏高原气候独特

动力作用方面,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如同一堵高墙,遮挡了西风的行径,原本自西向东流动的空气要么绕开高原,要么爬升越过高原,或者遭受阻挡堆积在高原西侧。中纬度的西风带同样也受这种动力作用,使之气流运行受阻,堆积在迎风处,而高原背风面便形成一个弱风区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4)

青藏高原极其周边的气候

高原地区还使得该地段有着自身独特的位涡作用,东部地区的位涡作用随着气旋运动运动不断变强,降水也不断增加。而经向负位涡平流中心,刚好位于正位涡中心下方时,降水达到最强,随后上升运动又开始减弱,降水消退。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5)

青藏高原降水示意图

从维度来看,青藏高原地处副热带,冬夏环流差异大,并且影响了西风带。冬季时期,西风带以最大风速吹向青藏高原,在受到地形阻碍后,这种活动便会形成环流模式。这个时候的青藏高原西部以北的内陆地区盛行南风,带来暖空气,东部沿海地区会受到来自中高纬的冷空气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6)

青藏高原上的云

综合来看它对气候的整体影响,青藏高原的阻挡使得海洋季风无法进入亚洲大陆内部,这就使得新疆和内蒙古的气候非常干燥。冬季时期又阻挡了西伯利亚冷空气,南面虽然能够免受寒潮袭击,但冷空气南下从高原东侧倾泻,导致寒潮在我国东部地区分布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7)

青藏高原和季风

另外一方面最重要的水汽通道,因高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加强了东亚、南亚季风,我国南方季风加强使其有别于同纬度的干旱气候

这时我们决定把青藏高原移开,将会出现什么效果呢?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没有高原阻挡后,西北地区的降水并没有增加,相反连长江中下游的降水也开始减少。北半球会变得干燥,南半球热带地区水汽增加。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8)

没有了青藏高原北半球会变得干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在于青藏高原的热力抽吸作用

高原气候对全地区的影响

最新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可以提供一个年平均每平方米20瓦特的大气热源。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以青藏高原的分布面积来计算,这样一个热源区域能够提供50亿千瓦的功率,相当于275个三峡发电站的功率。这使得季风能够通过这种热力作用驱直向内陆挺进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9)

青藏高原上的飞鸟

同时高海拔效果还使得青藏高原的地表气压只有海平面的一半左右,阳光能以更高强度的辐射照射进青藏高原。这也是为什么去往青藏高原一不小心就会被晒掉一层皮

由于这种热源非常强大,特别是在夏季时可以达到最强,气流活动也最剧烈。对流活动使得大气下层向上抽吸,再从大气上层流向周边地区。这也是前面所讲的热力作用在气流活动上的体现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10)

青藏高原的紫外线很强烈

因此,无论青藏高原怎么去干扰或者移除,都不会像想的那样能够为其他地区带来新的变化,相反气候还会变得更恶劣。这样看来,开山的想法也只能搁置到这儿了

既然开山不行了,就只剩河流改道这个设想了。根据设想,如果雅鲁藏布江能够进行改道设计,像南水北调一般,岂不是能够为周围地区解决用水困难问题。同时新疆地区还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那么这个设想成了又会是怎样的呢?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11)

雅鲁藏布江

河流改道

前面看完了青藏高原,了解到了它的气候,就西藏地区来讲,水资源其实是相当丰富的。大量的淡水补充来自冰雪融水,降雨又会补充更多水汽,高原地区的气候作用又能将冰雪带入水循环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12)

青藏高原上的水大部分以冰的形式存在

理论上来讲,雅鲁藏布江的水文特点是落差大,支流分布多且广,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水电站建设利用。雅鲁藏布江可以达到8000万千瓦的电量利用

实际情况会是,雅鲁藏布江的水资源调运必须绕行周围高原地区,各个山脉之间还可能涉及各种隧道建设,调水距离可就不是地图上那么简单的拉一条线了。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13)

雅鲁藏布江两岸

这将使得工程建设在资金方面的投入变得巨大,而且实际收益大打折扣,毕竟受益的地区就那么几处。无论调水方案如何,都很难有效地达到预期结果,加上高原地带的气候影响,冬季和夏季还会出现明显不同的径流量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14)

雪山下的雅鲁藏布江

不过既然是大胆地设想了,那就让这件事直接成了,现在来看看这样的水利工程建成了会怎么样。

由于雅鲁藏布江和周围支流的河道改向及水利建设,西藏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得恶劣起来了。这是因为青藏高原的水资源会出现季节不均衡和地理分布不均衡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前面讲到的高原气候的形成及其特点。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15)

枯水季节的雅鲁藏布江

冬季时期,高原不少地区包括雅鲁藏布江都会进入枯水期,这个时期的流域会变得较为干涸,呈现出沙漠化。结果这一抽水,到了冬天,沙漠化更严重了。这就使得西藏地区冬季会逐渐变得和新疆一样,当地的生态也会遭受影响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16)

青藏高原上的沙漠

高原地区的生态实际上是比较脆弱的,光是水文这块很多时候都是靠着积雪融水和降雨带来的补充,调水肯定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当地生态

这么一看,搬开大山,河流改道看来都没戏,怎么青藏高原的开发就这么困难?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17)

高原湖泊

青藏高原对亚洲地区的影响

不要太小看青藏高原的作用了,要知道这是过去亿万年里,地球陆地板块的长期剧烈运动挤压才形成的地区。换句话说,它是和全球位于一体的

除了气候方面给亚洲以及周边地区带来的广泛的影响,就是从文明起源的角度上来讲,没了青藏高原,如今人类文明可能又会是另外一个模样。青藏高原的隆起实际上分隔出了旧大陆,切断了旧大陆的两侧沟通。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18)

因为青藏高原的阻挡,玄奘绕行了一大圈

而源起高原的黄河及长江孕育了华夏文明,人类在早期的迁徙活动中,西瓦古猿向北迁徙失败。但在高原东部的古猿活动成为了人属,逐渐向北活动,最终演化出智人。从文明演化的差异来看,青藏高原与文明形成密切相关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19)

黄河的源头在青藏高原之上

由此可见,青藏高原对整个亚洲地区产生的贡献相当巨大,因此这些假想也随着科技进步被一一打消。很明显,无论从哪方面来讲,就算有这种科技力量也不能对其贸然改造,不然遭殃的只有人类

青藏高原地形对道路影响(搬开大山河流改道)(20)

青藏高原又称“亚洲水塔”

当今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恶劣的今天,青藏高原也在同样受到影响,对于高原地区的气候研究至今还在不断完善中,通过加深它的了解,这对生活在亚洲季风区的人们来说,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