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朋友们发现,呼和浩特有多个地标性区域,更名或定名为“敕勒川”。

一是呼和塔拉草原,更名为敕勒川草原。

二是中蒙博览会永久性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定名为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

三是伊利·敕勒川30万头奶牛生态牧场示范项目开工。

呼和浩特六道沟(呼和浩特地名中至少12个)(1)

其实,呼和浩特以“敕勒川”命名的区域,还有许多。

今天,我们不凡来盘点一下,呼和浩特地区带有“敕勒川”的名字,究竟有多少:

四、敕勒川文化旅游区,也就是哈素海

五、敕勒川大街

六、敕勒川公园

七、敕勒川路街道办事处

八、敕勒川镇,位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

呼和浩特六道沟(呼和浩特地名中至少12个)(2)

九、敕勒川草原生态谷

十、敕勒川医院,待建

十一、敕勒川绿地小学

十二、敕勒川实验中学

呼和浩特六道沟(呼和浩特地名中至少12个)(3)

这是目前,我们能够盘点到的,呼和浩特最少有12个带有“敕勒川”的命名。有人说,呼和浩特要打响敕勒川草原品牌。

呼和浩特为啥会有这么多的“敕勒川”?呼和浩特到底要打一副怎样的“敕勒川草原”牌?以及里面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现代意义。

呼和浩特六道沟(呼和浩特地名中至少12个)(4)

一、渊源:敕勒川,是呼和浩特曾经的名字。

呼和浩特,又名青城。

而其实,在1800年前,呼和浩特的名字,叫敕勒川。

也就是说,敕勒川是呼和浩特曾经的名字,代表了呼和浩特的小时候,是呼和浩特生命的一部分。

《呼和浩特风情百话》记载说:呼和浩特地区,在18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被称为“敕勒川”,并流传着一首千古绝唱《敕勒歌》,勾勒出敕勒川平原牧草丰美、广袤无际的自然景象。

呼和浩特六道沟(呼和浩特地名中至少12个)(5)

1800年前,鲜卑族拓跋部来到大青山地区,并在和林格尔建立都城,取名“盛乐”。他们将在贝加尔湖一带征服的数十万敕勒族人安置到此耕田放牧,敕勒族人长期生活在呼和浩特,当时人们称呼和浩特地区为“敕勒川”。这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敕勒族人幸福的生活在这里。

然而,北魏年间,战争频繁,敕勒族人的男子离开家乡,奔赴战场,夜深人静时,敕勒族人异常思念家乡,怀念家乡一草一木,这首《敕勒歌》便是敕勒族人思念家乡的歌曲。

呼和浩特六道沟(呼和浩特地名中至少12个)(6)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多么美丽而又安静的画面,那时的呼和浩特,原来是这样的风景。

这首民歌为何能流传上千年,乃是因为它的美好,它表达的乡愁。正如当下流行的一首歌曲,任妙音演唱的《红枣树》一样,歌词中表达的正是家乡的一草一木,勾起无数人的乡愁。

呼和浩特六道沟(呼和浩特地名中至少12个)(7)

二、为啥有这么多的“敕勒川”?王莉霞多次这么说

冯骥才曾说,城市是有生命的,地名有着生命的意义,地名饱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居民对本地文化的认同。

敕勒川,便是这样一个有着历史文化内涵而又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呼和浩特六道沟(呼和浩特地名中至少12个)(8)

呼和浩特的书记,王莉霞,曾在多个场合提过“敕勒川美景”这一概念。

她在不同场合分别说过:

“让旅客看得见山水,望得见乡愁,享受敕勒川美景。”

“以自然生态之美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实现敕勒川、阴山下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让天苍苍、野茫茫的敕勒川景色呈现更多项目中,使之成为体现草原文化的、彰显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域特色的、令人耳目一新的项目。”

王莉霞的这些不同的表述,说明呼和浩特打的是“敕勒川草原”品牌,要再现曾经“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川草原美景。这也是其深远的现代意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草原的美好梦想。

呼和浩特六道沟(呼和浩特地名中至少12个)(9)

三、思考:哪些名字,得以存留至今?

西方有句名言:你的名,存在永远,直到万代。

历史上,很多地方的名字几经变革,但有的名字却能存留下来。

从“敕勒川”一名的存留,我们看到,还有许多这样的留下经典内涵的名字存留下来。

第一,是诗词中的地名,保护得很好。比如庐山、白帝城、黄鹤楼、敬亭山等地名,都因诗词的美化,令其人尽皆知,得以存留至今。

呼和浩特六道沟(呼和浩特地名中至少12个)(10)

第二,是许多名人、英雄和普通人的名字得以保留至今,比如孔孟、老子、大卫王、哥白尼、苏格拉底、伽利略、李白等名人,还有孟母等普通人的名字,因着他们在世上留下的美名,得以存留至今。

呼和浩特还有哪些带有“敕勒川”的名字?除了上面12个外,也欢迎您来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