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坤静 郜雪群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刘流的代表作章回评书体长篇小说《烈火金钢》,以冀中军民反“扫荡”为背景,描写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塑造了史更新、肖飞、丁尚武等革命英雄形象。它以环环相扣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浓郁的传奇色彩,强烈地吸引并感染了亿万读者,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那么,这部畅销全国、影响广泛的红色文学经典,究竟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
抗日走上革命路刘流,原名刘其庚,1914年3月出生在河北河间县(今河间市)尊祖庄后念祖村。他小时跟着教私塾的曾祖父读了三年书,后来由亲友资助在烟台上了一年中学。古城河间作为西河大鼓的发源地,戏曲艺术非常繁荣。刘流自幼热爱《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以及唐诗宋词,也非常喜欢当地流行的戏本、唱本、鼓词、评书等民间文艺作品,经常追着戏班子看“野台戏”,钻进大棚里听鼓书,饱受古典文学和民间文艺的薰陶,为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功底,并对他的艺术实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931年初,刘流跟着一位亲戚离开家乡闯荡社会。他先到南京炮兵学校就读,接受了一些军事训练。因学校强迫学员集体加入国民党,使他十分反感,仅仅半年就离开了学校。后他又来到天津和烟台,边求学、边打工。不久,随着“九一八”事变发生,东三省沦陷,他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赴东北参加了抗日义勇军,在白山黑水之间英勇抗击着日本侵略者。期间,他写下一首题为《老爷岭上》的诗作,真实地反映了义勇军将士在林海雪原中舍生忘死的战斗生活。但在日寇的重兵围剿下,这支抗日队伍最后溃散了。刘流被通缉、追捕,在东躲西藏、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写下这样一首诗:“平生个性喜游侠,到处天涯是我家。日月星辰为我伴,披霜挂露破风沙。持枪跨马敌前跃,慷慨高歌自我夸。热血澎湃如潮涌,永远浇灌自由花。”
◆刘流
刘流潜入北平(今北京)后,于1937年夏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劫狱行动,救出关押在北平第二监狱中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组织起了一支抗日队伍。这支队伍后来整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他担任侦察科长。1938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人生的重大转折之际,他赋诗一首,以表达其当时激动兴奋的心情:“我是法西斯血爪下的亡命徒,在暴风雨的夜里,投入了布尔什维克的怀抱;我的梦醒了!眼也亮了!穿透云雾的阳光,已在招呼着我前进。我已知道:为什么要生存,什么是真理。我为它——真理——作了决定:永远地学习!永远地斗争!”
第五支队战斗的足迹遍及妙峰山、燕山、阴山南麓、太行东坡、北岳区域以及五台山。为了适应宣传工作的需要,刘流开始自编自演、现编现演宣传抗日的文艺节目。1939年,他调到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做演员;半年后,他调任军区政治部侦察参谋;1940年,他调到“白求恩学校”做军事教官、政治教官,并负责军事指挥。
1942年秋,当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不久,刘流再次调到“抗敌剧社”,其主要工作职责是研究和编演实验性质的新京剧,并参加对传统旧剧的改革。期间,他和邓拓、梁斌、丁里等人参与《史可法》等剧目的编演工作,他还在由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改编而成的《李自成》剧中饰演李自成这个角色。《史可法》、《李自成》二剧在边区连演半年不衰,轰动一时。
在“抗敌剧社”工作期间,刘流除了认真学习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外,还阅读了一些中外文学名著,并创作发表了《民兵李长发》、《大练兵》等小说和鼓词,颇受官兵欢迎。
群英会激发灵感在抗日战争中,晋察冀边区人民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许多热血男儿踊跃参加八路军,在家的就参加了民兵。他们忠实地贯彻执行毛泽东主席关于“把敌人挤出去”的战略方针,创造了明的、暗的、软的、硬的各种机动灵活、形式多样的游击战法,组织了“变工爆炸”,实行了“劳武结合”,粉碎了敌人的“蚕食政策”、“怀柔政策”、“三光政策”,以及数次“强化治安”,挤得敌人统治区日益缩小,由面变成线,由线变成孤立的据点。而晋察冀边区却在八路军、游击队的保卫下,不仅巍然屹立,而且不断扩大。期间,抗日英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迹,被当地群众广为传颂,家喻户晓。
◆晋察冀边区群英会会场。
1944年12月20日至1945年1月30日,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大会在阜平县史家寨村召开,共有398名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及模范工作者参加会议。当时,刘流恰好在会务组工作,有幸接触了许多英雄人物,了解到他们撼天动地、感人至深的抗日斗争事迹,内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遏制的创作冲动。他后来在《关于〈烈火金钢〉的创作报告》中如此写道:“当我了解了英雄们以后,脑子里自己的经历退让得没什么位置,游过来飞过去的总是英雄们的影子。如何呢?他们就像生铁投进熔炉里一样,锤炼成钢……从此(我)把(他们的)形象印在心里……这就好比一粒写作的种子撞在我的心地,不能不让它生长起来。”
在整个群英会期间,晋察冀英雄儿女们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让刘流极为感动,当时他就以英雄们的感人事迹为素材写了一部多幕剧,让英雄们自己来登台表演,反响良好,大获成功。这次舞台艺术实践,使他萌生了要用长篇小说的形式来展现中国人民在伟大抗战中英勇斗争的壮丽画卷这样一个强烈愿望。因当时烽火连天、戎马倥偬,难以静下心来写作,他只能把美好的愿望暂时深埋在心底。抗战胜利后,他回了趟老家河间。这里地处冀中,同样是重要的抗日战场,他在家乡收集了大量素材,为后来创作小说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这次返乡,才使得《烈火金钢》中滹沱河下游的小李庄、同仇敌忾的冀中老百姓、华北大地纵横驰骋的游击健儿,一个个找到了原型,并不断在作者的脑海中日益丰满、灵动起来。
建国后创作小说新中国成立后,刘流在保定市工作,历任市文联秘书和创作部长、市文化馆主任、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干事、《戏剧战线》编辑部主任等职务,写了许多叙事诗、短篇小说、鼓词和独幕话剧等。
此时,在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下,当年抗日烽火中那些英雄们的高大形象开始在刘流的脑海中纷至沓来,再次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使他急切地要把自己所亲身经历的那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出来:“我要通过这部书让后人知道,曾经有过那样一场残酷的战争,有那样英雄的人民,那样伟大的党!” “我没有办法抑制自己的感情,非写不可。”于是,他一面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和经济建设创作一些小型作品,一面开始了章回体长篇小说《烈火金钢》创作的准备工作。适逢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物资匮乏,他白天忙于工作,只能利用晚上在灯下写作;买不起稿纸,他就用黄草纸,整个小说初稿用了4大厚本黄草纸。
早在1942年延安整风时,因刘流交待的有关他在南京炮兵学校读书等早年经历发生在南京、东北等敌占区,无法调查取证,只得先挂起来,使他的档案里留下了一些疑问。在1955年肃反运动中,组织上对他的历史重新予以审查,他如实地作了反映。梁斌还奉命到东北外调,并向组织上做了保证,认为刘流没有问题,才使他过了审查关。
◆《烈火金钢》作者刘流。
此后,刘流放下思想包袱,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奋笔疾书,很快写出了长篇小说《烈火金钢》的初稿。当时正在保定市文化馆工作的他,看到许多评书演员因没有新评书本子可说,只得反复说那些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旧评书,其内容显然已不合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需要。为此,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更有义务为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创作。加之他非常熟悉和喜爱中国古典小说,用传统的“说书”形式来反映现代内容既是创新,他也得心应手。况且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悬念性强、便于说唱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也很适合运用于抗战题材。于是,他决定将《烈火金钢》初稿修改为章回评书体小说。
为了运用好这一形式,使这部章回体小说具有更多评书的元素,刘流经常把评书演员请到家里,把自己已改过的小说稿一段一段地读给他们听,认真征求其意见,然后反复修改。《烈火金钢》定稿后,作家便将它投给中国青年出版社(以下简称中青社)。该出版社编辑黄伊在审看这部小说稿的过程中,不仅为其中所描写的冀中军民的那种任何敌人也征服不了的民族气概所震撼,也为其中所塑造的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诸如史更新的顽强、丁尚武的勇武和肖飞的机智所深深地打动了。特别是,该作品采用了古典章回评书的形式,因而他坚信出版后一定会吸引众多的读者。但《烈火金钢》稿尚有欠缺,因此黄伊特地坐火车从北京来到保定,找到刘流,与他面谈修改事宜,这才得知他早年曾是一名抗日义勇军战士,后来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当过侦察参谋。这部小说是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千方百计挤时间创作出来的。为此,黄伊出面替刘流请了两个月假,约他赴京改稿。
当刘流的修改工作尚在紧张进行的时候,黄伊便从已经改好的稿子中,挑选了部分精彩篇章,交由中青社创办的《红旗飘飘》大型丛刊先期发表,结果颇受读者好评。小说定稿后,中青社总编辑已在书稿责任签字单上签了名,有关人员要填写发稿单准备付排时,就问黄伊:“小说标题是‘烈火金刚’呢,还是‘烈火金钢’?”黄伊为此征求刘流的意见,刘说:“我写的是在抗日烽火中所锻炼出来的‘金’和‘钢’,是顶天立地的史更新、丁尚武、孙定邦他们。他们不是庙里的金刚。”
◆1958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烈火金钢》。
1958年1月,长篇小说《烈火金钢》由中青社出版发行,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其实,初版《烈火金钢》只是刘流构思的整部长篇小说的第一部分,该版本结尾处有“第一部完”的字样,以后再版时,结尾处均有那几个字。但“文革”后的版本就都没有了。本来,按照刘流的创作计划,小说第二部的故事和人物还要进一步展开,特别对史更新,他是想将其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人物来写的,要把史更新塑造成一个经过千锤百炼的“金刚式”的英雄,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史更新还要经受监狱斗争和骨肉亲情以及爱情的考验,直到最后指挥部队参加全面大反攻。在第一部中,史更新的这些经历还没有来得及写出,因此令人有虎头蛇尾之感。其他如田耕、丁尚武、肖飞、齐英、孙定邦、金月波、林丽、孙大娘等英雄和群众以及解文华、何大拿、叛徒刘铁军等反面人物也都将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循着各自的性格本质特点被塑造得更加完整丰满。此外,在第一部后半部出现的人物肖骋、何志忠等是为以后情节发展作铺垫的,还缺乏完整性,因而不免让人感到人物有些零乱。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刘流后来没能完成这一宏伟计划。
“文革”受迫致早逝1959年,刘流调入河北艺术学院任教,讲授文艺理论和小说创作,同时担任《戏剧战线》主编。这时他听取了读者对初版《烈火金钢》的不少建议和意见,准备着手进一步修改并进行第二部《红芽》的创作。
但是,“文革”爆发后,刘流与全国文化界其他人士一样,也横遭批斗、挨打、关牛棚、隔离审查的厄运。他作为重点审查对象,被迫承认自己是特务、土匪。久经沙场、铁骨铮铮的他,面对批斗从来都是挺直身板,眼睛平视,不卑不亢。因此他总是招来几名工宣队员的一顿拳打脚踢。与此同时,小说《烈火金钢》也遭到了批判,被诬蔑斥责为宣扬战争残酷,美化敌人。一些人甚至来到河间县,对作家及其作品大批特批。
隔离审查后,刘流被下放到河北的一所“五七干校”进行改造。在那里,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本来就病弱不堪的身体雪上加霜,以致后来发展为尿血、肺气肿等病症。1973年底,干校不得不放他回家治疗、养病。
到了“文革”末期,整个中国社会渐渐从这场运动的狂热、茫然中开始了反思与质疑。当时,有许多热爱《烈火金钢》的读者,开始热切地向刘流打问第二部的写作情况,盼望他赶快重新拿起笔来。作家深受鼓舞,精神焕发,很快拟定了1976~1980年的创作计划。但在当时那个政治气候依然偏“左”的年代里,他除了开会学习紧跟形势,不断地写学习体会之外,能够用于创作《红芽》的时间实在太少。他不得不夜以继日地构思着、写作着,然而身体健康却每况愈下。由于他重病多年并无力彻底治愈,最终导致肺气肿引发心脏病,于1977年春节前夕不幸病故,年仅63岁。
刘流未能如愿完成小说《烈火金钢》第二部的创作,这成为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憾事。
小说出版后反响强烈小说《烈火金钢》面世后,黄伊在《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等广受群众喜爱的媒体上,发布了关于该书出版的消息。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长篇小说连播节目中播出《烈火金钢》,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黄伊在《我所知道的〈烈火金钢〉》一文中回忆了该书出版后的盛况:“……不论大街小巷,或是穷乡僻壤,凡是有收音机或大喇叭的地方,平头百姓都尖着耳朵听‘肖飞买药’。就这样,在五六十年代《烈火金钢》就印了上百万册。”
◆《烈火金钢》连环画。
《烈火金钢》由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改编成同名长篇现代评书,并从1963年起开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讲;1963年,该小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改编绘制成同名7集连环画出版;199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时,该小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改编摄制成同名电影,在全国公映;1995年5月,该小说被中宣部、国家教委、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共青团中央列为向全国中小学推荐的100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之一;2004年,该小说由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中亚广告有限公司、北京润亚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改编摄制成同名23集电视连续剧,热播全国,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烈火金钢》热。
◆《烈火金钢》海报。
虽然小说《烈火金钢》一版再版、畅销全国,总发行量多达300万册,但却未能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赢得应有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业界人士大多认为它属于通俗小说。然而,也有评论者认为,在《烈火金钢》、《林海雪原》和《铁道游击队》这三部具有典型传奇特征的长篇小说中,《烈火金钢》是一部从叙事特征上看起来最像中国传统叙事的小说,其中甚至保留了说书人的角色和口吻,章回之间还留有“包袱”和“诗曰”等形式,其通俗性恰恰使它葆有了中国式小说的特性与魅力。
事实证明,章回评书体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也正是小说《烈火金钢》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刘流在作品中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因而特别注重故事情节的传奇性,有些情节虽令人感觉夸张,但却更加突出了抗日英雄的英勇与机智,可谓奇而不失其真,大大增强了故事的惊险性、曲折性,收到了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与以往某些评书所展示的传奇性不同,这是当代作家在运用传统艺术形式进行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