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古城墙攻略(带你走进往昔繁华的澧州城)(1)

文/黄惕恒

澧州古城,历史悠久,曾为抵御敌人入侵,防范洪水泛滥,起到过至关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变迁,城墙已拆毁大半,所剩无几,且面目全非。

明朝洪武初年,澧州治所复迁澧水北岸(今县城古城区),总督肖杰组织垒土为城。永乐二年才以砖砌,高丈五尺,圆周九里十三步。因常遭水患,曾经过几次大修。至清康熙四十五年,由知州宋永穆请改置其门:

东门:澧阳;南门:兰江;西门:石慈;西北:金川;北门:松滋。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知州锡尔达领衔重修,周长1472丈,高1丈6尺,女墙高3尺,垛口3368个,上用砖砌,下垒石脚。并改名东门叫荣绣,南门叫晏澧,大西门叫澹江,小西门叫金牛,北门叫清风。

为方便水运装卸货物方便,在东门与南门之间增建一门,称小南门,共六门。

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古城,工商业逐步发展,人文景观慢慢变异,古城六门也先后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到1949年解放前夕,表现为东门的“商”、西门的“学”、南门的“乐”、北门的“农”。

东门的“商

从东正街到东门外的大码头,是澧县城商业、金融、百货、餐饮等商业巨头集中地段,商店鳞次栉比,顾客盈门,行人摩肩接踵,水陆两便,东门内外的五家水码头,人头攒动,货畅其流,岸边桅杆林立,水上行船如织。

每当华灯初上,河面亦是灯火通明。登上大码头便是澧县第一家盐行——即段家盐行。凡四川运入的川盐,或是从沿海运进的海盐,都要经过这家盐行批发和销售。不远便是永义粮食商行,是城里谷物杂粮的贸易中心。

澧县第一家大金号罗长兴,是近百年的老字号,有雄厚的资金和经营管理的经验,高高的封火围墙,厚厚的栏栅铁门,是县城最大的民间砖砌建筑,除了经营金银首饰等商品外,还是澧县第一家大钱庄,印刷的银票,发行津市、澧县。

田怀德百货商店,是县城最有名气的祖孙三代经营的老牌商店,商品齐全,琳琅满目,生意兴隆,在澧县一带最有声望,商店的货物畅销石门、临澧、津市。

龚三义是全县餐饮业的第一大家。木质结构的楼房,装点得古朴典雅,餐饮中的红案白案都是最好的厨师,连跑堂的店小二都有一套绝技,一手能托九碗面条,报菜单或付账都以悠扬悦耳的特有行话服务,浮油包子和盖码面最具特色,菜肴色、味、香俱全,凡达官贵人等社会名流都经常光顾此店人气最旺。

“杏花村”、“百禄斋”食品店是长沙迁来的商店,自家作坊制作的蛋糕、桃酥、绿豆糕等副食品鲜、脆、香、松,非常可口,畅销城乡。

还有泰顺隆药号、盛美楼、澧兰印刷厂、高家锅铺等等都是全县有名的私营商家。

这些最大最好的龙头企业掌握了全县商品经济脉络,形成了古城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

西门的“学”

西门,包括小西门(又叫金牛门)。据州志载:西隅有金牛池,池中卧一水牛,金光四射,当地群众前去观看,金牛腾空而起,群众持棍追赶,金牛东闯西突,将城墙闯开一洞口,飞奔天际而去。后将洞口改修为城门,故取名金牛门。

西门人杰地灵,自古就是文化教育的基地。洗墨池、新义学、学正署、训导署、考棚、澧阳书院、文庙,特别是最负盛名的澧县第一县立初级中学、澧兰镇中心小学等都云集于西门或小西门附近。

乾隆五十二年(1787)由岳常守道藏荣青与知州方维旗、学正王宝龙及训导龙仰青等合议筹建澧阳书院,三载落成。乾隆五十六年(1792)延师讲学。开办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澧州官立中学堂,历时110年。

其间主持院务的校长及教授学者有陈馨、张士宦、陶澍、施道英、孙祚春、郑纪略、黄照临、吴本江及彭必材等。

澧州官立高等小学堂,清光绪廿八年(1902),澧阳书院内不仅设立官立中学堂,还创建了官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更名为澧县县立高小学校,辛亥革命新军总指挥、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蒋翊武,是第一班毕业生。同盟会员、武昌首义人物之一龚霞初亦出自该校。几经迁徙,1949年解放前夕易名澧兰镇中心小学。

澧县县立初级中学,在澧阳书院,光绪卅年(1904)迁址于岳常澧道道署(今纺织厂内),澧阳书院全让给官立高等小学堂。中学堂校址在民国9年(1920)毁于兵燹。1923年复迁原址,即澧阳书院内,更名为澧县县立中学。民国十四年(1925)又改名为澧县县立初级中学,由澧州镇守使贺龙兼任名誉校长。他经常到校与师生交谈政局和学业,关心学校进步与发展,深受师生的爱戴。

澧州考棚,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那时澧县属岳州府管辖,入考童生要到岳州府(岳阳市)应考,因路途遥远,“常受误期和覆舟之苦”,有九溪儒生刘芳躅等呈请分棚,施蒙题允。由六属(澧县、安乡、石门慈利和九溪卫、永定卫)生员捐资公建于澧城城西。

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共65年时间内,澧州经考棚共中进士3名,举人32名,其中文举22名,武举10名。这些人中,有的任过吏部郎中、户部主事、四川道台或者知县等职务。

无论是书院、文庙,还是中学、小学以及学正署、考棚,都是抓的学校教育,西门自古以来学味浓烈,文风昌盛。

南门的“乐”

南门(包括小南门)地域有“一院三馆”,即戏院、旅馆、茶馆、烟馆。

戏院指声道戏院,这是当时县城唯一的大众娱乐场所,剧院可容纳四、五百人,上演荆河剧《定军山》《收姜维》《四郎探母》《宋江杀惜》等传统戏剧节目,有时也演《粉桩楼》《孟丽君》等连续剧。由万国剧团上演的连续剧《火烧红莲寺》,曾经轰动全城,情节惊险,跌宕起伏,机关布景,扣人心弦。每天一集,每集都留有悬念,如同看章回小说,看了一集,非看下集不可,剧情成了街头巷尾人们的话题。

1948年一场大火将声道戏院烧毁,后又改为露天电影院,上演黑白片无声电影《济公》。至1950年戏院迁吉祥寺对面,即百花剧院。

旅馆大部分都在芬司街小南门附近。县城最大的旅社四民旅社,环境幽静,房屋宽敞舒适,凡有钱富商豪绅等人都下榻于此。

县城当时虽然没有妓女院,但有些旅馆也是吃喝嫖赌的地方,一般都有暗娼,棚厂街的拉家巷就是因拉出来的暗娼多而得名的。

棚厂街有王家茶馆、曲家茶馆、李家茶馆等五家茶

馆,这是老百姓的休闲场所。一到天黑,茶馆很热闹,下棋的、打牌的、唱戏的,还有打渔鼓、说评书的。

街上有个老头叫张金兴,湖北人,原是做“金堂烟”卖的,后改说评书,讲得非常好听,讲的《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七剑十三侠》《三打华府》等武打小说或神话故事,只得茶钱不收小费,经常围集数十人、上百人听得津津有味,每次最后都是“且听下回分解”,丢个“包袱”,让你下次还要来听。

民国时期,棚厂街还开了家鸦片烟馆,老板金幺妹,房子不大,设备简单,一排铺着凉席的通铺,一杆烟枪,一盏烟灯,几个鸦片做的烟炮炮,吸烟者横卧在床铺上,先把烟炮放在烟枪眼上,然后对着烟灯猛吸,把烟一丝不漏地吸入体内。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政府当局也不闻不问,真是腐败至极。

北门的“农”

民国时期,北门主要以经营花纱粮为主,短短二百米左右的地段,开设有十七家花(指棉花,以下同)纱粮行,形成一个粮棉集市。凡澧阳、澧东、澧西、大坪、刘市等附近十多个乡镇的粮、棉都在北门外进行交易。

以经营花纱为主的有同庆、同义美、元隆、元庆等四家较大花纱行,其余十三家都以经营谷物杂粮为主,也有的既经营花纱,又经营粮食的。

生意做得最大的是同庆花纱行,老板叫谢代衡,谢姓人家在北门占了半边街。当时生意竞争也很激烈,后来黎晓阳、何远松、黎进初、简寿普、杨清玉、杨清善、杨运祥等八家,联合开设了元隆、元庆两家花纱粮行,一家扼守北门街头以经营粮食为主兼营花纱;一家坚守北门街尾,主要经营花纱,后来生意做得越来越大。同庆花纱行衰败之后,由这两家控制了花纱粮市场。

同庆纱花行的生意一直做到四川重庆、湖南宝庆(今邵阳)一带,吞吐量达几百担棉花或棉纱,交易不用纸币,一律以金条结账,喊价都是用多少金子换一担棉花。

花纱行做生意有很多行规和禁忌,收纱买花要用规定的暗语行话,每个花行的先生都要懂得行话暗语,要学会检花验纱的质量标准,每年七月七日要观风:北风吹到南,无钱买几担;南风吹到北,有钱买不得。意思是吹北风预示炸花天不好,棉花歉收,棉价见涨,吹南风则相反。经过七月七日观测风向,再决定一年购买花纱的计划。

粮行与花纱行不基本是代购代销,或以经纪人中介提成的办法经营,叫作“担谷取三升”。也就是说,客户销售一担谷取三升作为中介人的费用。不仅是稻谷,还包括高粱、包谷(玉米)、五谷杂粮、红花草子,都按3%的比例抽取。交易额大和额少都是按这个比例抽取中介费。

北门是通往各乡镇的主要渠道,因此,买谷卖谷,买花卖花,都要经过花粮商行这个中介机构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