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民间文化丰富多彩。这种多样性既贯穿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辉煌历史文明,也体现在多姿多彩的社会日常生活。哪怕是娱乐活动,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都体现出明显的差别。但不管哪种阶层,博彩游戏都受到青睐。而其中以掷骰子最为常见。

古代玩骰子的规则(骰子为什么也称色子)(1)

在悠久的投骰子历史中,一类以博弈娱乐为主,另一类则以金钱为目的,前者通常只决胜负,不置赌注。而后者则设置一定赌注,胜者一夜暴富,败者倾家荡产,和现代没有区别。

从娱乐角度看,投骰子只是一种游戏娱乐,连清代雍正皇帝也说过:赌牌掷骰,虽然为了金钱,但起先“多以消遣而渐成者,原来适趣之戏具”。设置赌注是为了增加竞争色彩、调动积极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逐利主义占据了上风。很多人开场设赌,以各种赌局勾引民众,骗人钱财。

古代玩骰子的规则(骰子为什么也称色子)(2)

所谓“十赌九输”,开赌场从来不是做慈善的,有赌就有骗局。但很多人看不明白,一开始只是抱着玩玩的想法,谁知道赌着赌着就输红了眼,偏偏还不服输,结果越赌越输,越输越赌,酿成人间悲剧。不管是梁山好汉,还是市井小民都因为小小的骰子,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对此,现代人一定要警惕,远离赌博保平安。

掷骰子出现的时代相当悠久,据说为三国时期的曹植所发明。本来只有两只;称“投子”,有投掷动作的意思。质地用玉石所制作,所以又称“明琼”,投子即“投琼”,参与者以点数大小定胜负。因为投骰子玩法非常简单,很快很短的时间就从贵族阶层流传到民间,并得到了迅速普及。到了唐时,“投子”已经发展到为骨制,于是有“骰子”的叫法,而一次使用6个,除了比大小,还添加了各种新的规则,在不同阶层群体有了不同的玩法。

古代玩骰子的规则(骰子为什么也称色子)(3)

和现在“666”“顺子”的玩法不同,唐朝骰子的每个面都刻着1到6位数字,除了4为红,其余都是黑。赌赛时投骰于盆,待其转动停止,以所见的色彩定胜负,全红为最高彩。所以骰子又有“色子”、“彩选”、“除红”、“醉绿”等称呼。

在明清两代,封建礼教极大的束缚了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为了消遣时间,妇女们也以掷骰为乐。根据记载,清朝嘉庆年间曾有一位女子制作红楼梦筹,以宝玉为主,黛玉、宝钗为副,以下李纨王熙凤,其余姐妹以次递及,群婢也分等数。如果拥得4枚同色,则为最大,称为宝玉彩。因为多了几分高雅,少了几分俗气,所以这种玩法在当时的富人群盛极一时。

古代玩骰子的规则(骰子为什么也称色子)(4)

掷骰子在科考文人之间又有不同的叫法,为了取个好彩头,叫做掷状元筹。点数比喻科靠争先及第,以红色多的为胜。最大称“状元”,其次为“榜眼”,再次为“探花”,递降为“秀才”。彩名有全色、五子一色、合巧、分相、不同、马军、四序等名。另有一筹称“场谱”,刻记赠赛规则,防止争端。

是官员都想升官发财,所以在官员界,投骰子被称为掷升官图。将京外文武大小官位列于纸上(有的专写文官名称),掷6只般子,计点数色彩,以定升降。6子以4为“德”,以6为“才”,2、3、5为“功”,1为“赃”。遇德超前升迁,才次之,功也升转,遇1则降罚。

古代玩骰子的规则(骰子为什么也称色子)(5)

而到了偏远农村,掷骰子也被称为掷老羊。将6枚骰子投入盆中,3枚点数相符为胜。

在闲散墨客之间,掷骰子也被称为掷揽胜图,只用1枚骰子掷,以1为“词客”,2为“狗士”,3为“剑侠”,4为“美人”,5为“渔父”,6为“缁衣”。 挨个投掷,按照点数在盘图中前进(类似入如今的游戏大富翁),以谁先到达终点为胜利。

当然,骰子有时不掷,而是摇。又称“摇雕”,将骰子放在容器中摇晃,猜点压钱。

古代玩骰子的规则(骰子为什么也称色子)(6)

要说明的是赌博从古至今都是极具危害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损失,更是个人名誉的损失,造成亲朋疏远。很多赌徒虽然一时风光,被称为“赌王”,但大多数下场凄惨,甚被殴打、丢命的比比皆是。所以郑重提醒大家,“远离赌博保平安”!

原创不容易,更多资讯请关注“酒歌说文”,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识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反正不要钱,多少看一点。

古代玩骰子的规则(骰子为什么也称色子)(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