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什么?NBA发展联盟要命名为佳得乐联盟了?NBA联盟,这次打得是什么如意算盘?,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佳得乐3人篮球赛报名?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佳得乐3人篮球赛报名(佳得乐冠名NBA发展联盟)

佳得乐3人篮球赛报名

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

什么?NBA发展联盟要命名为佳得乐联盟了?NBA联盟,这次打得是什么如意算盘?

文:郭了个日


美国时间2月14日,NBA联盟宣布了一桩联姻,这一次,NBA下属发展联盟(NBA D-LEAGUE)不仅与佳得乐和佳得乐的母公司百事可乐续签了合作协议,甚至“以我之姓冠子之名”的改叫了NBA佳得乐联盟(NBA Gatorade League),简写也随之变成了NBAGL。

一时间,有人纳闷了。去年人家英超不是努力把“巴克莱银行”这样的赞助商,从联赛名称与Logo中拿掉,在努力打造“纯净”赛事IP吗?怎么NBA反而逆天行事,又把赛事给冠上赞助商的名称了呢?

咱们今天就从这NBA发展联盟说起,看看NBA这次的冠名,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盘。

NBA发展联盟并非“NBDL”,它是NBA的人才库

NBA发展联盟是NBA的二级联盟,被视作NBA的人才库。不只是球员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教练、训练师、官员和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发展联盟的历练,从而进入NBA这个更大的舞台。

在这里咱们先来纠正一个概念:其实NBA发展联盟早已经不是NBDL了。在2001年成立伊始,该联盟的名称是National Basketball Development League,此时缩写的确为NBDL,而从2005年开始,为了与NBA保持更紧密的品牌联系,该联盟正式改名NBA D-League,也就是“NBA发展联盟”——真要缩写也应该是NBADL才对。

其实,从这样一个名称的改变上,我们应该能看出一些端倪,那就是NBA正在努力拉近这两个联盟之间的联系,并且非常重视NBA发展联盟的发展。

2005年,NBA给每支发展联盟球队找到了其NBA的“母队”,而发展联盟球队的数量也从2001年的8支,锐增到了2016-17赛季的22支,下赛季这一数字会增加到25,NBA总裁萧华的终极目标,是让30支NBA球队各自拥有一支自己的发展联盟球队。

NBA总裁萧华

数据也显示了联系的愈发紧密,2011赛季,有23%的NBA球员有过NBA发展联盟的比赛经历,而到了2013-14赛季,这一数字就增加到了33%。随着发展联盟球队的不断增多,想必这一数字还会继续增加。

例如,易建联曾作为“老将”被意外下放过发展联盟,而孙悦在2009年为湖人出战10场共计28分钟后,就被“下放”到了湖人的发展联盟球队捍卫者。值得一提的是,洛杉矶捍卫者也是NBA球队里第一支附属发展联盟球队,此前其名称为Los Angeles D-Fenders,从下赛季起将改为South Bay Lakers,看吧,他们还要进一步加深与湖人在名称上的联系呢。

再多说一句,NBA发展球队的命名也有规律可循,要么是与其NBA母队的城市名 投票选出的名称,要么是球馆所在地 母队的球队名称。基本看名字就知道是谁是谁家那小谁。

NBA发展联盟目前22支球队的位置图

NBA发展联盟球队,究竟该怎么赚钱?

据了解,NBA球队一般会直接负责其附属球队2名球队的全部薪水,NBA也适时将每支球队的名额扩大到了17人,给发展联盟更多的空间。而发展联盟其他球员的薪水,则是与NBADL的球队直接签约的。

与NBA冠绝全球的458万平均薪水不同,发展联盟的三档年薪分别为2.5万、1.9万和1.3万美元,工资帽也只有17.3万美元。外出打比赛,球员能领到40美元的津贴。

别看这样的开支不大,住宿、训练、比赛、差旅,一支发展联盟球队的总开支算下来,其实也不是个小数目。那么,在罕有人关注的情况下,他们有什么赚钱的法子吗?

首先来看票房,2010年的一份数据报告显示,NBADL的上座率平均在2800左右,这样的票房收入显然不能保证每支球队都能取得盈利。

而发展联盟的转播,是与Facebook进行的合作,但显然并非大合同。

【延伸阅读】:困则思变,入局体育直播能让Twitter重返辉煌吗?

在转播版权也难以拍出高价的情况下,NBA发展联盟只得从赞助商的层面寻找出路,多数球队都在当地找到了赞助商,并且与NBA犹抱琵芭半遮面的逐步放开球衣广告不同,发展联盟早就允许球队把赞助商的名字印在队服上。

对于一些赞助预算不大的本地企业而言,赞助发展联盟的球队无疑是个低投入高回报的好选择。毕竟,发展联盟的球队会让人联想到NBA球队,而对比起NBA球队,赞助发展联盟球队可要便宜的多了。因此,这样的赞助对于NBA发展联盟球队和企业来说,无疑是双赢的。

因此,也难怪NBA会动了把发展联盟彻底给冠名成佳得乐的心思。对于发展联盟而言,品牌IP的价值毕竟有限,而让每支球队乃至联盟都活下去,良性的发展,不过多依赖母队的补贴,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更何况,能找到佳得乐这样一个长期与NBA合作且品牌形象颇为契合的冠名商,对NBA来说偷着乐还来不及呢。

NBA简直要泼佳得乐庆祝了

一个良性发展的发展联盟,对联盟有怎样的意义?

在NBA的苦心经营下,其发展联盟也尽量的做到盈亏自负。与ESPN、TNT签下9年240亿美元合约、与腾讯签下5年5亿美元合约……数钱数到手抽筋的NBA,自然愿意把一个不赔钱的发展联盟给进一步做大。

做大发展联盟,对NBA而言好多多多,最大的利好就是人才的储备。毕竟,相较于非盈利且不属于自己的NCAA,发展联盟可是100%自己的联赛。

本赛季还在进行中,就已经有135名NBA球员有过发展联盟的经历,差不多占了全联盟的30%,而上赛季里,NBA从发展联盟共计征召过68人、321次。在过去的5个赛季里,都有大概30名球员从发展联盟跨入NBA联盟的大门。

NBA发展联盟不光对于球员来说是一个练兵场,也锻炼和培养了教练、经理、裁判和大批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灰熊乔尔格、爵士斯奈德这两名主教练,老鹰、黄蜂、鹈鹕的3名总经理,33位助理教练,2002年起的所有裁判,都是从发展联盟出道的,此外还有数不清的球队工作者。

所以,如果有在北美上学且想去NBA实习的朋友,其实完全可以先去试试发展联盟的球队。在这里不仅也有22支球队,而且有和NBA几乎相同的联盟运作方式,每年有有常规赛、季后赛、总决赛,甚至还有全明星赛……压力更小,责任更大,锻炼性更强。

冠军与香槟,如假包换的激情与快乐

除了人才的储备之外,另外一大重要作用就是科技的应用与实践。

众所周知,NBA几乎是世界上大数据与科技最先进的联盟之一,此前我们提到过的黑科技电击耳机,就率先在勇士的发展联盟球队中应用了——这支球队也当仁不让的拿下了上赛季NBADL的冠军。

签约佳得乐之后,NBA副总监马克-塔图姆表也示,这份签约协议同时也开始使用佳得乐运动科学研究体系,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球员的身体、训练和营养方面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

【延伸阅读】:如何在可穿戴设备的红海中生存?这款“电击”大脑的运动耳机是这样做的

联盟表示,这次合作将会让发展联盟成为NBA的试验场,如果一切顺利,这套体系也将应用到NBA之上。

给你这样的发展联盟!不光为NBA提供球员、教练与产业人才,还能作为科技的试验田。也难怪,就连北美体育联盟的老大哥NFL,也动了开设附属小联盟的心思了,据说在下个赛季就会有动作。

而对于中国而言,咱们的CBA和中超想要进行更深厚的积累,想要学习NCAA或许不太现实——那需要长久的校园文化沉淀与体育文化的建设,目前看来,NBA发展联盟的模式,其实是非常值得学习、研究和借鉴的。

官网、微信、微博:体育产业生态圈,聚合体育产业优质内容与人群的平台,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