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玛索被誉为“法兰西玫瑰”,是上世纪90年代欧洲男性的梦中情人。她在处女作《初吻》中便展现出了惊人的风采,那时的她才14岁。
《初吻》作为一部剧情片,蕴含着法国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导演秉承着新浪潮的余续,在故事创作上没有太多的戏剧冲突,而是通过平淡的生活琐碎,展现了一副静谧的画面,描绘出青春期少女因荷尔蒙催生出的朦胧性意识。
片中的许多情节是断裂式的,比如母亲的情人在回家路上,被几个突然闯出来的年轻人拦截殴打,导演并没有交代前因后果。
这种不完整的叙事手法,让观众们不自主地去思考为什么,努力捕捉电影细节,探究其中是否隐含了导演的某种逻辑。
然而并没有逻辑,就像片中的外曾祖母在弹竖琴时突然断了一根弦,当你想这是不是预示着什么,其实它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走路不小心打滑,吃饭咬了舌头一样简单的事情。
《初吻》描绘的是一副青春画卷。青春,对我们来说总是喜欢冠上“美好”这个词,其实关于记忆就像一张滤网,把美好的留下,不美好的统统深藏起来。当遇到挫折和不顺时,就把筛选出的快乐拿出来慰藉一下,感叹感叹青春的美好和纯真。
在影片中,女主角薇13岁,荷尔蒙开始在身体中产生作用,渴望得到男孩的关注,在课堂上和女伴探讨拍拖和男朋友这样的话题。当有男生邀请她们参加派对时,欣喜若狂的神态溢于言表。
80年代的法国,这些十四五岁的孩子们已经开始组织排队,闲暇时间还会溜旱冰和看电影。相较之下,咱们这一代在这个时期,相同的年纪还在为能不能去别家蹭个电视发愁。
而薇也在发愁,渴望参加派对,但在父母这里遭到了冷遇。小女孩把这些视作漠不关心,内心的苦闷只能和开明的外曾祖母诉说。影片中的外曾祖母开明乐观,年纪不小却喜欢飙车,是最具浪漫气息的一个女人。
她是薇的生活导师,教导自己的生活智慧。其实故事中,法国父母们都是开明的,他们不干涉派对活动,只是在派对结束时,楼下排队等待接孩子回家。
薇在派对上认识了小男友玛菲,但这应该不是爱情,而是荷尔蒙催生下的朦胧向往而已。导演影片最后安排的开放式结局,似乎就是在昭示着这些。
青春有纯真的美好,而大部分时间却是苦闷的,那些片刻的欢愉,填补不了躁动的内心。男孩子的不成熟,让薇总是在嬉笑和落寞之间徘徊。受到小男友的冷遇,她惆怅伤感,之后为了一个小礼物又可以欣喜若狂。
在外曾祖母带着她奔赴自己的爱情时,薇抱怨的跟小男友说:“我付出了那么多,冒了那么大的风险,到头来就躲在这腥臭的箱子里,躺着泄了气的床垫和男人在一起吗?”
看到这里,女孩子确实要比男孩要早熟一些,但这还不是爱情。当玛菲和父亲产生误会,出手打了老爹一拳之后,薇拍手叫好,仿佛在庆祝自己男人的勇武。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了动物世界,雄性为了交配权互相决斗,雌性等在一旁,等待胜利的一方。这个比喻似乎有些不恰当。
那就再比如,青春期的孩子们在懵懂无知时,产生遐想的对象,往往会选择实力派,像那些个小流氓屁股后面总不缺女孩子。在这个时间段的认知,好勇斗狠似乎能得到更多的关注。这就在性意识萌芽初期,本能意识驱使的结果。等到年龄稍长后,文明社会会告诉我们金钱才是实力的象征!
所以初恋是具有脆弱性的。故事的结尾处,薇与玛菲跳完一支舞后,立刻又和另一位帅哥相拥在了一起,不免让人错愕,导演似乎破坏了一份美好,也使得观众不得不重新审视电影想要表达是什么。
而片中蕴含的法式浪漫和爱情观,还得从成年人处探寻。故事开篇,老师让学生填写家庭信息,薇的小伙伴们调侃父母离婚,不知道该填写哪个家的地址。
彼时法国的离婚率可见一斑,导演似乎对此颇有忧虑,但影片最后找到了解决之道。
故事中,薇的父母在婚姻生活中也出现了问题。父亲理查德率先出轨,偷偷发展了一名情人,本想春宵一刻后收手不干,奈何情人纠缠不放,让个老男人陷入幸福而苦恼的漩涡中。
片中没有安排戏剧化的冲突,而是理查德在一个个谎言后感到精疲力尽,索性坦白了一切,祈求得到妻子瓦丝的原谅。瓦丝知道真相后,自然不能泰然处之,和祖母一起砸了第三者的化妆品店,但气仍不能消,和丈夫过上了分居生活。
在分居生活中,瓦丝和女儿的德语老师开始约会,但没做出越轨的事情,同时两夫妻之间的关系也在回暖。但因为一些小误会,让妻子的假情人变成了真情人,离婚似乎成了必然。
但最后瓦丝和德语老师准备去海边度假时,理查德一路跟随到机场,用一片真心感动了妻子。
二人在餐厅中互相对视,丈夫理查德略显尴尬和腼腆的笑容,为法国成年人的爱情观画上了句号。
导演的这种解决方式在我们看来是不能理解的,出轨似乎成了一件小事。然而在法国人眼中性爱和情爱应该是可以分离的,只要有爱存在,其他的芥蒂都不能成为阻碍。
这也是法国巴黎能成为浪漫之都的一个因素吧,但这种爱情观实在是太超前。电影《初吻》上映与1980年,40年前的法国便有如此前卫的观念,今日之法国不知是个什么样子,真想去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