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斌(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弘扬志愿精神唱响主旋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弘扬志愿精神唱响主旋律(弘扬志愿精神助力体育强国)

弘扬志愿精神唱响主旋律

■吴国斌(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广大志愿者是冬奥、冬残奥赛场的亮丽风景,他们专业、贴心、高效的服务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举办的重要保障。赛会志愿服务涵盖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40多个业务领域。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已多次感动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以及观众,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不竭动力。

志愿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彰显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薪火相传、奋发图强、努力拼搏,形成了中国精神,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和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国精神,带领人民孕育出非凡的志愿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志愿精神提供文化养料和历史底蕴。传统文化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君子人格在“奉献”中得以呈现。开天辟地的盘古,人文始祖伏羲、神农和黄帝,爱国爱民的历代先贤,是奉献的注解。“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处世原则在“友爱”中得以延续。对待家人友善、谦恭、有礼的舜,结成生死之交、共同保卫国家的廉颇、蔺相如,“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张英,是友爱的典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的道德规范,在“互助”中得以保留。同舟共济的吴人、越人,舌战群儒后联合抗曹的孙刘,闻鸡起舞、相互成就的祖逖、刘琨是互助的典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取状态,在“进步”中得以弘扬。凿壁偷光的匡衡、苦练成才的王羲之、82岁终考取状元的梁灏是追求进步的典型。志愿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凝练和升华。

志愿精神来自并植根于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核心要素的民族精神,为志愿精神注入了区分度明显的民族元素,赋予志愿精神鲜明的民族标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等要素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奉献友爱、互助自助。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普遍的精神实质,是一种共同的集体意识,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格。改革开放以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为志愿精神的塑造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场域和稳固的坐标。志愿精神是中国精神在志愿服务领域的集中体现和时代彰显。

志愿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倡导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充分证明,同各种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始终倡导和践行志愿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的倡导和带领下,一批批爱国青年千里赴延安、万里赴战场,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奉献青春和热血。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为中国革命呕心沥血,以身殉职,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赞扬,谱写了国际主义精神和志愿精神的赞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整意义上的志愿服务正式开始。20世纪60年代中期,伴随对亚洲、非洲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援助,我国派遣了大量志愿人员到国外参与相关项目。更大规模倡导志愿精神的行动是影响深远的“学雷锋”活动。当时,全国上下形成团结互助、奉献服务社会的高潮。“学雷锋”活动的持续开展为志愿服务活动的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雷锋精神”成为志愿精神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和弘扬。1990年,在深圳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志愿者团体——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1994年,共青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随后各级、各地青年志愿者协会也陆续建立。志愿者特别是青年志愿者在国家重大活动、减灾救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社会服务、帮助弱势群体等领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让志愿精神成为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志愿服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志愿精神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广大志愿者、志愿者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在重大外交、赛事活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污染防治、抗击疫情、社区治理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弘扬了志愿精神,书写了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志愿精神是加强体育强国建设的内生动力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巨大成功再次证明,体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当前,体育强国建设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弥补,还有很多风险需要应对,还有很多挑战需要克服。志愿精神能够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文化是关键领域和重要内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促进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是“十四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载体,志愿服务能够在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体育领域思想引领、促进体育文化创作和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保护利用等方面积极作为。志愿精神也能够在提炼运动项目精神、传承中华体育精神、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注入奋勇拼搏力量中熠熠生辉。我们期待着志愿精神在新时代锦上添花大放光芒!

(本文系2021年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1LLZZB110)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