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院的院子里,孩子们围成一堆做游戏,大人们排坐大台阶上看同一台电视机,追热剧《霍元甲》……“这就是80年代,我们里院的生活。”

10月25日晚,三江里里院内,传来孩子们玩游戏的欢笑声,青岛大姨们家长里短的拉呱声,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由青岛文化和旅游局、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话剧院创排的实景话剧《里院》在这里上演,“在里院演出《里院》,戏里戏外都是市井烟火气。”观众与演员们一同沉浸于里院生活。

里院里的故事充满时代感

《里院》是一部聚焦民生、反映真实的城市更新过程的现实主义题材实景话剧。该剧从改革开放岁月之沉淀,以杨老十和孙金义师徒两代人的故事作为主线,讲述了在海滨城市青岛的里院居住的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故事,通过小人物的市井生活和命运变迁生动地展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和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青岛市北剧院话剧 纯正青岛味道里院演里院(1)

《里院》里蕴含浓浓里院情。

里院是早期青岛社会的一个缩影,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人们居住在里院内,在生活中结成了亲切和睦的邻里关系。“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来自五湖四海,在城市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见证了青岛历史的发展,也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故事,代表着青岛最纯正的平民文化。”编剧廉海平认为,老里院人生活方式的兼容并蓄、包容开放的品格,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融合,剧中天南地北的人汇聚到一起,在青岛这座城市拼搏奋斗,使一代又一代人延续共同走向中华民族更光明的未来。剧中有最朴素、普通的家庭生活,也有历史和时间的变迁,让人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和温情。

该剧将采用系列剧的方式,一季接一季打造《里院》,重现老青岛的往日时光,让里院充满烟火气的风土人情重新展现在五湖四海的观众面前,让青岛故事带着新时代的青岛印象走向世界,使新时代的青岛文化再次展现青岛风采。

里院情结唤醒时代记忆

走进《里院》,老里院人的日常生活景象让人不由得心生感慨。剧中,混居的院落里,大人们挨坐在楼梯上一起看黑白电视里播放着的《霍元甲》,孩子们在院内穿梭玩耍;清晨时分,烟囱里冒出了袅袅炊烟,抬头看,晾衣绳结在一起,各式各样的床单、衣服挂在院子的上空,七八个孩子端着尿盆去茅房;“四朵金花”在公共水龙前的拉呱闲聊,永远绕不开婆婆和拆迁的话题,逢过年、嫁娶,里院上上下下都贴满福字、喜字,小孩串门拜年收红包、街坊邻居发喜糖;夫妻吵架、师父训徒弟、闹事抢婚房,但凡是发生在大院内的琐屑事儿,院里的家家户户推开门便能围观这上演着的家长里短……这些里院集聚的烟火气,立即唤醒了很多观众的记忆。

“这部戏有着很鲜明的青岛特色,透过老城里院的‘人间烟火’来折射城市的文化底蕴,展示青岛市民的精神面貌,传递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导演黄港介绍说,里院生活的“烟火气”是一种邻里温情,它充实丰富着岛城百姓平民的生活,也打造了里院的精气神。“它聚焦了最基层的普通老百姓,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体现,展现了对城市发展的文化传承。”该剧将建筑特色、居民生活和文化艺术相融,还原了生活细节,生动地为观众呈现老青岛人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延续城市的文脉,传承城市的记忆。

重回80年代还原市井生活

坐落在济宁路24号的三江里,它的前身是拥有百年历史的“三江会馆”,是青岛三大会馆之一。戏剧演出则是三江会馆的最大特色,青岛最早的戏楼就诞生于此,门前的大戏楼更是被称为“琴港第一戏楼”,曾举办了众多重要演出,洪深、老舍、俞珊等众多名人都是其会员。如今,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风貌建筑摇身一变,成为了实景话剧《里院》的演出地,也成为了再现老青岛、老里院市井风情的绝佳之地。

青岛市北剧院话剧 纯正青岛味道里院演里院(2)

上世纪80年代里院生活在剧中重现。

为了达到真实的年代感和视觉效果,主创团队前期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和历史考证,导演李鹏表示,在里院现有的建筑结构上搭建了具有年代特色的公共水龙、公共厕所、锅炉房等场景,观众走进院落里,就会融入到那个年代的氛围,也更能感受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剧中,场景细节上的布置也尽显主创团队的用心,随着时代的变迁,院内宣传栏上的标语口号也一层一层重新张贴,里院上空晾晒的衣服、床单和邻里街坊门前随意摆放的物品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以营造出城市风貌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了增加年代感,各个场景中还摆放了很多“老物件”,例如里院内唯一的一台三洋牌黑白电视机,邻居们每天洗脸打水的搪瓷盆,老式的茶壶、暖壶,拨盘电话机等,这些大大小小的道具总共有一千多件。现场观众们沉浸在几十年前的生活场景中,感受着新旧生活的不同。

量身打造亮出青岛新名片

青岛市话剧院院长傅维表示,《里院》是一部有着原汁原味、丰富生动的青岛老里院的戏剧作品,基于城市更新实现老城复兴这个举措,专门为三江里文化街区复兴量身打造了这样一部实景话剧。它记录着老里院里,邻里街坊之间真实的家长里短、生活琐事,收藏着青岛市井生活的烟火气,蕴含着浓浓的青岛记忆和情感。“这是剧院首次以实景为演出形式创排的一部原创话剧,通过这部戏,我们想唤起百姓们的时代记忆,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也为来青岛旅游的游客们塑造多样化的游览文化体验。”

青岛市北剧院话剧 纯正青岛味道里院演里院(3)

青岛大姨们用青岛话拉呱,瞬间把观众拉进了老青岛市井故事里。

里院作为青岛独特的一种建筑风格和居民形式,已经成为传承城市文脉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这部戏所传达给观众的正是老百姓眼中最真实的城市更新的发展过程,展现了普通市民们这种凝心聚力向未来的美好愿景以及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希望《里院》能成为展示青岛形象、走近青岛人民、感受青岛文脉的一张文艺名片”。(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贾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