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最初是零监管、零合规的,随着监管的跟进,ICO项目方倾向于在避风港发行实用类代币进行融资,但这种方式依旧缺乏监管,骗局横行,造就了2017年巨大的投机泡沫随着泡沫破裂和监管的不断地进步,通过代币融资的项目方倾向于采用合规性强的做法,例如在美国,通过证券法豁免发行证券类代币逐步变成主流除此之外,另一种融资方式—SAFT协议也开始被广泛使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央行代币融资?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央行代币融资(代币融资的合规之路)

央行代币融资

ICO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最初是零监管、零合规的,随着监管的跟进,ICO项目方倾向于在避风港发行实用类代币进行融资,但这种方式依旧缺乏监管,骗局横行,造就了2017年巨大的投机泡沫。随着泡沫破裂和监管的不断地进步,通过代币融资的项目方倾向于采用合规性强的做法,例如在美国,通过证券法豁免发行证券类代币逐步变成主流。除此之外,另一种融资方式—SAFT协议也开始被广泛使用。

SAFT全称为Simple Agreement for Future Tokens(简单未来代币协议),是区块链开发商为了开发区块链网络融资而发行的一种证券,类似于期货,赋予投资人在区块链网络开发完成后获得相应代币的权利。 SAFT与STO相比,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代币发行的时间,STO项目方会在募资结束后发行相应的代币,而SAFT则会在网络开发完成后发布代币。

SAFT因其合规性强而被诸多知名项目采用,例如Telegram、Filecoin,近期,哈佛大学捐赠基金直接购买了Blockstack的证券类代币,该项目此前也通过SAFT进行过融资。

SAFT对于实用类代币尤其适用,该类代币在上线后不是一种证券,但是通过募资进行网络建设则是一种投资协议,例如SEC主席曾经表示“排除募资时期不谈,现在的以太坊并不是一种证券”,这暗示其募资时期属于一种证券,采用SAFT可以使其合规程序更加清晰。

第四步:开发者利用筹得资金开发旨在为用户提供特定服务的区块链网络;

第五步:开发者进行产品发布,向投资人交付Token。

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SAFT是为了满足美国证券法规而提出的,因此可能并不满足其他国家证券法的要求。

此外,SAFT本身是一项合法的投资协议,但是开发出的代币是属于证券类代币还是实用类代币尚不明确,如果开发出的代币被认定为是证券类代币,又没有响应的申请豁免,可能会遭到SEC的追责,2018年3月,SEC就对此发布警告“SAFT并不是代币合法化的保证”。

不过根据美国SEC4月发布的代币是否是证券的判断基准,在代币上线时,网络功能是否完善也是判断方面之一,SAFT代币将在网络开发完成后上线,对于实用类代币来说,这将使一项有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