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在过去那个缺乏科学依据的年代,风水学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们的生活。民间说法中流传许多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他们法力无边,负责监察人类的一言一行,因而受到许多老百姓的供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种并不存在,但却是最能约束人的东西

举头三尺有神明很多人不信(举头三尺有神明)(1)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即告诉那些狂妄之人,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和内心所想,神明其实都看在眼里,他们那里也有真正关于你的“一笔账”。不要觉得没有人能管得了你,真要到了惩罚你的时候,那也必将是天灾。

举头三尺有神明

对于这句话,最早的说法是源于佛教。想必诸位都听说过“因果理论”,世间万物都有因果关系,包括人也是如此。当代人在做某件事情之前,内心都会经过几番思考,如果有违背良心之举,必然也会有思想斗争”。可有的人偏偏昧着良心,干一些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

举头三尺有神明很多人不信(举头三尺有神明)(2)

你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可现实经常会让人大跌眼界。即便他们做了坏事,也会逃之夭夭,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这时候,恶人们也不要幸灾乐祸,虽然别人没有看到,但是神灵绝对看得一清二楚,甚至比那些看到的“旁观者”震慑力更大

其实在最初这句话的含义并不是如此,古代因为缺乏科学依据,许多人都会信奉神灵。如果遇到某方面不如意,就会到相应的寺庙中叩拜。如果你虔诚祈祷,神灵看到后必然也会在暗中给予你帮助。后来出现了“引申义”,慢慢也演变为做什么事,神灵都看得十分清楚。

举头三尺有神明很多人不信(举头三尺有神明)(3)

不畏人知畏己知

这是来源于古代的一个典故,主人公名字叫叶存仁。当时他在清朝的一个县城做官,因为内心一派正气,他的下属和臣僚们都很尊敬他。三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他也积攒了很高的人气。终于有一天,他因为年龄的原因要退休了,许多人自发到江边对离行的船送别

举头三尺有神明很多人不信(举头三尺有神明)(4)

随后他的手下部属执意送行话别,但送行的船迟迟不发,叶存仁很是好奇。后来叶存仁好生纳闷,等至明月高挂,来了一叶小舟,原来是部属临别赠礼,故意等至夜里避人耳目。叶存仁拒绝了这些东西,并送给他一首诗:

“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字面意思理解最后一句话,不害怕别人知道害怕自己知道。因为在叶存仁的心里,他有着强烈的荣辱观。一个人只有靠正确的言行,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像这种有损名誉的事情,不管怎么样也做不得,因为良心过不去。后来这句话也被单独引申出来,用于劝诫后人。

举头三尺有神明很多人不信(举头三尺有神明)(5)

品史君说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在品史君看来,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知道诸位有没有了解过王阳明的“良知论”,人的良心在对于每件事情时做出的第一反应,那就是最正确的选择。不管人如何成长,周围环境怎么改变,良心的审世标准永远不会改变

举头三尺有神明很多人不信(举头三尺有神明)(6)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如果我们做了一些违背内心意愿或道德品质的事情时,内心很难发生共鸣,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抗拒心理。一个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内心始终被压抑,久而久之也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这又是何苦呢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