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时期关键战役(决定三国鼎立格局)(1)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割据的关键之战。在这场大战中,削弱了曹操的实力,使其统一天下的遭到重大挫折;孙权经过此战之后,实力得到了大大提升,控制的地盘也比之前有所扩大;而一直以来没有立足之地的刘备,终于得到了一块根据地。

但是,除了赤壁之战外,还有两场大战对于确立三国鼎立的格局,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一、发生在219年的江陵之战,三方鏖战,天下三分

公元219年曹、孙、关羽之间的江陵之战。在这场三方鏖战中,曹操方面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于禁统领的七军全军覆灭,于禁被俘,庞德被杀。但是,曹仁等人顶住了关羽集团的猛攻,守住了通往曹操统治核心区域的樊城,让刘备集团“直抵宛洛”的战略举措彻底失败。同时,破坏了所谓的“孙刘联盟”,让孙权的东乌集团在表面上相曹魏臣服。

三国鼎立时期关键战役(决定三国鼎立格局)(2)

刘备方面,虽然一度处于优势,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最初的根据地荆州全部丧失,而且作为其骨干力量的荆州军事集团几乎全军覆没。主帅关羽战败被俘,并最终被孙权所杀,包括关平等在内的荆州将领也损失殆尽。刘备势力完全退缩回益州,诸葛亮《隆中对》里提到的两路北伐的策略实际上已宣告破产。

孙权方面可谓是大获全胜,不仅重新夺回并占据了全部荆州,而且彻底解决了关羽军事集团,解除了来自长江中上游刘备集团对建邺的威胁。同时,由于表面上与曹操“交好”,所以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大大减小,使其能够全力经略荆州,为日后抗击刘备集团的反扑创造了条件。

可以说,经过此战,三足鼎立才真正确立,三方各有稳固地盘和明确的边界线,各方之间产生了相互的制衡。

二、发生在228年的石亭之战,魏吴对决,三帝并立

在石亭大战前的几个月,诸葛亮在街亭之战中失利,第一次北伐失败,无功而返。吴国大都督陆逊,指挥朱桓、全琮等三路大军,在石亭击败了魏国大司马曹休统率的十万大军,要不是魏明帝派贾逵领兵接应救援,魏军远远不止阵亡、被俘一万多人。

三国鼎立时期关键战役(决定三国鼎立格局)(3)

此战之后,诸葛亮立即发动第二次北伐,虽然在陈仓被郝昭所击败,没有获得尺寸之功。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孙刘已经开始在军事上遥相呼应。迫使曹魏集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对东乌发动主动进攻,只能将主要精力用于应对蜀汉集团的军事攻击上。

所以,之前一直称臣不敢与曹魏集团彻底翻脸的孙权,在石亭之战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9年果断称帝。于是,当时出现了曹叡、刘禅、孙权三位皇帝。

#三国#、#赤壁之战#、#江陵之战#、#石亭之战#

作者:司马砸光

责编:苏鹏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