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长虹多面硬实力(长虹赵勇传统转智能)(1)



或许赵勇也没有想到,曾经是两代国人记忆的长虹,主业会迷失18年。


在新时代的转型期内,长虹并没有顺风顺水,市值从巅峰时期的690亿一路滑落到如今的120亿,成为中国家电产业上市公司中名副其实的副将。


巨亏37亿,国企陈旧的体制,彩电市场激烈的竞争......


这是接任长虹后前掌舵人倪润峰留给赵勇的,对于出身书香世家,多年清华大学教书经历的清化博士后赵勇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财报显示,2021年长虹实现营收996.3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527.5%。


而在此之前的近十年内,长虹净利润几乎一直在以不同的速度下滑,其中2019年和2020年净利润不足1亿元。


在场景化智能制造上,或许这一次赵勇押对了。


潮电智库电邮及电话与四川长虹联系试图采访赵勇,但均未得到回复。


临危受命


在一代彩电大王陨落时,赵勇接任长虹成为掌舵人。


百度百科显示,赵勇于1963年出生在四川三台,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压力加工专业研究生博士毕业,清华大学热能及动力工程博士后,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作为清华博士后,赵勇在1993年以专家身份被倪润峰从北京请到绵阳,担任长虹工程师。


2000年,赵勇又被任命为长虹副董事长。然而时任不到一年,赵勇便辞职转任四川省绵阳市副市长。


揭秘长虹多面硬实力(长虹赵勇传统转智能)(2)


当时,在大屏幕显像管彩电做到极致时,倪润峰垄断的野心逐渐显现。


长虹开始大量吸纳彩管,企图独霸市场。在雄厚的资金支持下,长虹拿到了全国彩管产量约70%的订单。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长虹的产能不断拔高,但是销售却难以达到预期,导致公司积攒了不少库存。


为了自救,倪润峰找到了当时被中国媒体称为“连接中国家电企业和美国市场的最佳桥梁”的APEX公司进行合作以打入美国市场。


然而,事实却出乎意料。在接下来的两年中,APEX公司老板季龙粉以票据诈骗的方式,卷走了长虹40多亿元货款。


2004年长虹财报显示,APEX拖欠长虹4.6亿美元,且仅能收回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4亿元)。以致长虹产生了36.8亿元巨额亏损,也是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一代彩电大王就此陨落。2004年7月,正在北京出差途中的倪润峰被宣布免去长虹内所有职务。一度曾出走长虹转任绵阳副市长职务的赵勇二度接任,直至今日。


彼时,留给赵勇的长虹,只有巨额亏损的彩电业务以及同样奄奄一息的空调、电池等业务。


泥泞之中挣扎


如果说长虹之前的失败源于季龙粉,那在此后赵勇接任的十多年里,长虹依旧步履维艰,就不仅仅是外部原因所致了。


2005年,当人们都以为换了掌舵人的长虹会脱胎换骨,会有新的变化和开始。然而,长虹没有变得更好,而是更糟。


这个时候,国内彩电企业走在了由显像管(CRT)向等离子、液晶电视升级的十字路口。


当时,索尼、东芝等大企业相继放弃等离子业务,在等离子的赛道上就只剩下了松下、日立和长虹。


揭秘长虹多面硬实力(长虹赵勇传统转智能)(3)


赵勇猜想,如果长虹可以掌控等离子上游技术,其它企业的等离子电视业务就只能受控于长虹,长虹可以重新独占鳌头。


2006年,赵勇豪掷20亿美元,将韩国欧丽安等离子公司收入囊中,随后投资7.2亿元,成立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等离子面板。


据长虹2014年半年报显示,其直接持有虹欧61.48%的股权,投资成本达17.2亿元。除虹欧外,在安徽,长虹还设有第二条等离子生产线——安徽鑫昊。


2009年,长虹与合肥新站区下属的合肥鑫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后简称鑫城国资)达成协议,由鑫城国资前期投资20亿元,从日立引进了一条等离子生产线,建立起安徽鑫昊。


赵勇斗志满满,渴望这一次豪赌可以让长虹重塑昔日荣耀。不幸的是,事实证明这又是一次“错误的决策”。


早期时,等离子电视不能做小尺寸,而是在大屏幕有优势;液晶则正好相反。在平板电视导入时期,价格高昂,尺寸的导入也是从小到大,这为液晶电视的前期成长奠定了基础,市场最终选择了液晶屏。


揭秘长虹多面硬实力(长虹赵勇传统转智能)(4)


截至2013年底,长虹对虹欧的投资达到17.2亿元,换回的结果却是年年亏损。迫于无奈,2014年底,长虹以6420万元的价格出售连了虹欧公司61.5%股权。


至此,长虹的等离子复兴之路彻底封闭。截至抛售前,长虹已经投资40多亿元在等离子项目上。


2015年,长虹亏损19.7亿元。同时,它的对手康佳、海信、TCL等国产品牌已经快速地成长起来了。


直到如今,长虹已经从一家叱咤风云的家电公司沦落成籍籍无名的“传统企业”,它掉队了。


重构智能


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智能家居也成为时代潮流,而赵勇也有意围绕其“AI IoT”战略构建起自身的智能生态体系。


赵勇以智能电视作为其智能生态的硬件入口。2016年将AI技术引入电视;2017年,推出智慧家庭应用解决方案。


然而,从长虹财报来看,2017年至2020年其业绩依然没有迎来质的改变。2017年至202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5亿元、3.2亿元、0.6亿元、0.5亿元。


目前长虹的人工智能电视已经发展到AI 4.0的阶段,其在智能语音方面也集成了高识别率的新远场语音识别、一句话声纹注册等技术。


揭秘长虹多面硬实力(长虹赵勇传统转智能)(5)


此外,近年来长虹大力推进智能制造项目的落地实施,依托5G 工业互联网,通过全流程端到端的信息化 自动化,实现了全流程数据实时在线,订单驱动并行协同。


这一次在奔赴万物互联,智能转型的道路上,或许赵勇选对了方向。


2021年,长虹业绩突飞猛进,净利润增长了5倍之多。但是,两亿多的净利润比起同行还相差甚远。


在智能家居这条赛道上,越来越多的新贵加入。这对于长虹来说竞争压力仍然不小,接下来其能否抓住这一轮机遇重新崛起,回到曾经的家电王座上,则需要时间来见证。


(本文关于赵勇的言论来自AI财经、商学院等媒体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