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含义与工业化国家〗

工业化

工业化是工业尤其制造业或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的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会取代农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例会变大开始城市化。

工业化国家

经济结构开始向工业发展的国家,工业占经济比重越来越多。像老牌工业化国家就是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角国家,西欧、北美、日本、俄国等。

1900年时欧洲工业化分三类:一类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二类是快速工业化的国家,如奥匈帝国(捷克、匈牙利)、俄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三类是经济仍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如巴尔士的东南欧各国、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冰岛。

二战前工业化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苏联、日本、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奥地利、瑞典、波兰。有部分工业生产力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中国(那时东北和台湾为主)、西班牙、南非、朝鲜、巴西。

二战后工业化国家有:丹麦、挪威、芬兰、爱尔兰、西班牙、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后三国为南斯拉夫成员国),还有苏联的成员国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

新兴工业化国家又叫半工业化国家,1970年代的韩国和新加坡均在20世纪末被认定为发达国家,1990年代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有中国、印度、伊朗、泰国、马来西亚、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墨西哥、智利、土耳其、俄罗斯等。

工业时代以来三个完整的工业化国家——英国、美国、中国

18世纪开始,工业化比较全面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就只有英国、美国、中国。英国在1970年代去工业化,现在工业部门不完整了;美国也在二战后去工业化,有污染和劳动密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但工业技术还在;中国成为现存唯一一个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不过大全而不强,尤其高端制造和核心技术没完全掌握,有点受制于欧美日发达国家。

工业化国家中比较全面的只7个,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中国

这七个国家工业部门比较齐全,工业体系也相对完整,掌握一些工业技术和核心科技,提到某类技术哪国掌握了,某种尖端东西哪国能制造了,基本是这7个国家,其它会常提到的国家有意大利、瑞典、韩国、瑞士、荷兰、加拿大等。

〖发达国家中的工业化国家〗

发达国家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国民比较富,发达国家现在基本以第三产业为主占GDP60%以上甚至更高,第二产业的工业虽占比小但作用巨大,第三产业的财富创造和第一产业的发展都依赖工业的,工业强会让第三产业也繁荣,不然是无根之荣。一些发达小国没什么工业能富,是因为加入了西方经济体系,可以依靠西方六大巨头。重点是科技研究与开发,科研会发明新的技术和专利,能用科技武装农业、工业、服务业,让其更发达,常说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率高、科技含量高,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都是科技的功劳。发达国家不代表都是工业强国,比如希腊;工业强国不代表是发达国家,如俄罗斯。

发达的工业强国:

发达的一流工业强国:美国、日本、德国

美国、日本和德国,这三个国家工业综合实力很强,位居全球前三名。美、日、德的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工业规模也庞大,特别是工业技术和科技实力全球领先。高精尖的高端制造业、重型装备或微型设备、前沿科技与新型科技都是这三国拥有的。高等教育的大学培养人才与科研,众多科技公司和跨国企业,各行业的发明与专利,让这三国能真正强大,为什么是一流国家。

发达的二流工业强国:法国、英国、韩国、瑞典

法国、英国、韩国、瑞典是第二梯队工业,工业综合实力相对于美、日、德差一个层次,但也是很强大而发达的,尤其是有自己的优势,在几个工业领域不弱于第一梯队国家。

发达的三流工业强国:意大利、加拿大、瑞士、荷兰、比利时、西班牙、芬兰、奥地利,这类国家工业门类不齐全,工业规模不大,但比较小而精,在个别工业领域有自己的优势。

其它发达国家工业水平:

先进的工业小国:澳大利亚、爱尔兰、新加坡、捷克、以色列、丹麦、挪威、卢森堡,这类国家工业比较先进集中在高端制造业,有一定的工业竞争力。

发达的工业小国: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这类国家二战后发展比较快,大多是外资企业还引进西方先进工业强国的技术与设备,有点打工仔的味道。

发达的工业薄弱国家:希腊、葡萄牙、新西兰、冰岛、马耳他、塞浦路斯,这类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甚至没什么工业,工业是以轻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算发达国家中的混子。

世界工业强国及发达国家工业简况(世界工业化国家及发达工业国家分类)(1)

工业科技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国家〗

发展中国家就是还在发展,工业化还没完成,农业比重比较高、服务业比较低,城市化率不大。发展中国家工业是后起的,先天的占弱势,工业技术和设备很多是要进口发达国家的。发达国家已经联合起来发展,内部技术共享外部技术封锁,人为地形成了工业化壁垒,发展中国家发展工业是不容易的。就俄罗斯工业基础好,中国工业突破能力强,是两个例外,其它发展中国家就难了,东欧国家跟欧美日为首的西方混还能发达,其它小国是靠石油、金融、旅游之类的致富但成不了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大国——中国、俄罗斯

中国和俄罗斯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最好的两个,俄罗斯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出名,教育和科研实力强,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科研正在迅猛发展与追赶中。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工业实力和竞争力蛮强,面对发达国家都有些优势的,经常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掌握某种工业核心技术,重型装备制造都比较有实力的。中国的高端数控机床、高端芯片、飞机和汽车发动机、高端医疗设备、高端精密仪器等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所以还没成为工业强国。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国家

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巴西、印度、南非、马来西亚、墨西哥、土耳其、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阿联酋、罗马尼亚、巴拿马、智利、伊朗、朝鲜等。这类国家工业是有长足的发展,有些国家成为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处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层次。

〖三次工业革命与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叫科技革命,前三次工业革命都是重大科技的突破,第一次以蒸汽机、煤、铁和钢为代表,第二次以电力、内燃机、石化、机械制造为代表,第三次以航空航天、生物技术、计算机为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还在不断更新与持续,人工智能、互联网、微电子等最新出来的科技,很快会引发第四次科技革命。第四次时农业、工业、服务业会到处是智能的自动化机器人,相信机器人时代很快来了,希望中国能成为主角,现在工业机器人日本、德国、美国还是最强的存在。

第一次工业革命

在以前城镇只有商业和手工业,在1760年代英国发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开始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人口向城市集中就是开户了工业化。在纺织、采煤、冶金等工业部门运用机器生产,英国开始扩散到法国、美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最早开户大航海的国家,没有工业化反而实力下降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开始的,发明了发电机,机器开始用电力驱动;后来又发明了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制造出以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远洋轮船,后来的飞机也是以此驱动的;1870年代发明了电话和无线电报,让信息传递更方便。第二次工业革命才正式的工业化跟现在接近了,大机器、电气化、快速交通工具、电讯业让工业的影响力与实力更强大。西欧尤其是德、英、法三国和美国的发明创造很多,为现代化作出重大贡献,俄国和日本也开始工业化,还有一些西欧小国(低地三国荷、比、卢外,还有瑞士、奥地利、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意大利北部、瑞典、捷克、斯洛文尼亚、波兰部分地区、匈牙利)。

第三次工业革命

1940年代开始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美国和苏联作为主角在工业和科技上大创造大发展,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生活与工作各方面变化很大,尤其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到今天21世纪还在持续着。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现代大工业化了,后面的国家不好追赶了,二战后以美国和苏联为首分别向西欧与东欧进行产业转移和技术扶持,日本恢复和韩国、新加坡、以色列走向发达都离不开美国。

美国还是比较强悍,才能在美苏争霸中坚持到最后,关键是在美国帮助下西欧阵营的西欧国家都成为了发达国家,欧美是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内部技术、金融、人才等交流与分享,所以希腊、葡萄牙这类国家都能富有,真的是躺赢。苏联以重工业和军工为主,轻工业与信息科技弱些,东欧就发展有局限性,到后来东欧剧变连苏联都解体了,转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东欧国家转向西方国家阵营。波罗的海三国和斯洛伐克都是二战后工业化的,以前是农业为主。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快速发展,捷克、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等国也成为发达国家了,这类国家文化都有点日耳曼化,算西欧文化圈国家更容易得到西方信任加之地理位置近。发达国家集中在欧洲,欧洲之外只有8个国家,美、加、澳、新是英国殖民地是白人国家,以色列也欧洲移民过来的也白人国家,非白人国家只有日本、韩国、新加坡,而日韩新都是跟美国混的。

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吗?

工业和科技一直在发展,不断地更新,感觉第四次工业革命也不远了,像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自动化机器人、区块链、物联网、3D打印等科技。工业化马上开始再次大革新了,产生的变化会更大,像农业无土培育、工厂全自动与智能化、工业会走定制化(小批量甚至单一制造,不是大批量工厂制造)。若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还是发达国家占优势,不过中国也有机会当主力,那时工业会回流发达国家,像印度、越南等亚非拉国家不好工业化了,人口红利效应会不存在,还得靠科技研究就是高端人才的争夺。

〖三大产业含义与第四产业〗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各类职业农民和各类水生、土生等农业原始产品。一般有农业、林业、牧业、渔业,还有家禽、畜业、采集业。一般发展中国家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村人口多,农业占经济比重也大,大多是以出口农产品和矿产为主。

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包括各类专业工人和各类工业或产品。一般分为采矿业、制造业(不包括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发达国家以资本密集、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工业为主,把劳动力密集和资源密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工业强国的高端工业和尖端技术厉害。

二战后有四大世界性工业地带,是北美工业地带、西欧工业地带、东欧工业地带、日本工业地带。后来工业向其它地方发展和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就是半工业的发展中国家是有一定的工业,多是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设备,这类国家工业与农业并重。1970年代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和新加坡已经突破,成为了发达国家。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就是各类服务业或商业,除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行业。

第四产业

第四产业是一种延伸,指对本身无明显利润但是可以提升其他产业利润的公共产业,也可称为知识产业或信息产业。第一产业是采集,第二产业是加工,第三产业是服务,第四产业是用户体验。第四产业的概念是指包括教育、文化、广电、卫生(疾控)、体育、民政(残疾、福利、慈善)、环保、国防、司法、治安、社会保障、计生、宗教及民族事务等具有社会公共性和行政管理职能性的产业。第四产业应该是教育、科技、文化,更是公共事国,培养人才、创意文化、创新东西、发明专利、和谐社会,这是人类最伟大又核心的力量,教科文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