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此之前,我是第一次知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句话是来自一位英国诗人的译文。但是,知道这句话,却是因为作家烽火戏诸侯的小说《陈二狗的妖孽人生》。我一直把这句话当成是戏诸侯的自创词句,还因此感叹这位大作家确实极有水平,虽然作家本人已经很厉害了,但是能写出这么细腻的句子就更厉害了。

很显然,这是一个误会。

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才能长久(心有猛虎细嗅蔷薇)(1)

大隐隐于市的隐士风骨

我想应该有一部分人和我一样,是从《妖孽》这本小说开始读到这句话的,在不知道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历程时,我只把这句话当成了深藏不漏、红尘看客的诗意名词。

猛虎本就是刚猛、凶烈的代名词,它象征着力量、霸道,还有权威。蔷薇,与猛虎相比,很显然是弱者,它是温柔的、脆弱,又善良。猛虎、蔷薇,这两者本就是不搭边的存在,更遑论猛虎如娇柔女子一般品嗅娇花——蔷薇,这正如传说中的那个画面——张飞和李逵手拉手在花海中奔跑——不忍直视。这是一副违背人们正常认识的画面,却在诗人的笔下流转成真,画面却也意外的和谐。

要用这画面比作人间,在历史上可也是大有人在的,比如庄子,比如大道士陶弘景……

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才能长久(心有猛虎细嗅蔷薇)(2)

庄周梦蝶

认真说起来,庄子算不上猛虎,却拥有猛虎的力量,但是这位人间的逍遥客却对芸芸众生趋之若鹜的功名利禄视而不见,偏偏就喜欢那些山间野外,清闲自在。由此看来,庄子可不就是拥有震慑丛林力量的猛虎,却对此不屑一顾,独爱丛林中的一抹嫣红,且乐此不疲?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遣事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

再者看那被称为“山中宰相”的大道士陶弘景,这可是真真正正的猛虎,才高八斗、雄才伟略,也曾在官场追逐……人世间起起伏伏,官场更是勾心斗角,这位猛虎最终选择了隐居山林,回归田园。也正是如此,陶弘景卸下雄心壮志,在山中批注著书,也就有了后世的《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与朝野角逐相比,后来的陶弘景也只能算是个书生,即便梁武帝再三邀请这只猛虎出山,却始终没有打动陶弘景,因为这只猛虎明明是被他的“蔷薇”迷惑,再也看不到世间的功名利禄了啊。

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才能长久(心有猛虎细嗅蔷薇)(3)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长久以来,我便是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理解为这种超凡出世的隐士风骨,直到如今,亲自去读了这首完整的诗,了解了原作者西格夫里·萨松之后,原来它却是有一层更深的意义。

战争和诗歌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句诗词出自英国诗人萨松的诗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译者余光中。

萨松是英国人,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屡建功勋。战争的残酷和战友的牺牲,最终让这位军人觉醒,萨松退出了部队。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我们,永远都无法体会战争的残酷和冷漠,萨松的经历让他成为了一名反战人士。“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一首反省自我、认识内心的诗作。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西格里夫·萨松

萨松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勇敢,刚强,甚至是粗莽的一面,同时也意识到内心的柔软和脆弱。正是猛虎般的力量可以让他在战场上勇敢杀敌,功勋卓越,猛虎让他成为优秀的战士,却也让他丧失了生而为人的善良和理性;可以猛虎的永远不是比它更强大的力量,因为力量与力量的较量最终还是会演变为抗争,让猛虎收起獠牙,恢复理性的是细腻温柔的蔷薇,这是人性的善良和觉醒。

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才能长久(心有猛虎细嗅蔷薇)(4)

萨松正是意识到了自己内心中的两种力量,它们竟然没有对抗,却达成和解,这也是猛虎和蔷薇的惺惺相惜,这是萨松对自己的成就。

猛虎与蔷薇的和解,是自我的最高成就

细细品读这几句诗,感慨颇深,其实世间最难和解的便是内心的那只猛虎和那朵娇花。一个刚猛莽撞,野心勃勃,甚至于目中无人,更遑论那多“一无是处”的蔷薇;蔷薇一味柔弱、细腻,缺少力量和勇气,一直躲在角落孤芳自赏。可知道,世间本来就是同时创造出强与弱,刚与柔,凡是总有其正反两面,一味的贪图一方的安逸必然失去平衡,我们要知道,“刚易折,柔易曲”的道理。

话说回来,若是我们拥有猛虎的力量和刚劲,又有蔷薇理性和细腻,这可不就是完美了吗?所以,努力让我们心目中的猛虎和蔷薇相亲相爱、互相提点才是正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