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酰吗啡干预离体乳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钙离子电流的变化(二乙酰吗啡干预离体乳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钙离子电流的变化)(1)

文题释义:

二乙酰吗啡:半合成的阿片受体纯激动剂,由吗啡和醋酸酐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成,其镇痛作用强于吗啡,镇痛效果为吗啡的4-8倍,其成瘾速度快,戒断难度大。长期使用后不仅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严重破坏,还可导致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损害。

钙离子:作为细胞内第二信使,主要负责维持细胞膜正常电生理功能,以及确保机体多种生物信号转导途径正常进行。在心肌缺血缺氧过程中,当缺血引起心肌异常的L型钙电流逐渐恢复正常,钾通道活性程度降低,导致动作电位时程相对延长,L型钙电流在激活和失活的重叠区形成“窗流”,导致心肌细胞膜电位不稳而形成电震荡;当细胞内Ca2 大量积聚,增加 Ca2 -CaM复合物生成,心肌细胞易造成早期和晚期后除极,导致室性心律失常概率增加。

背景:阿片类药物可调控心肌细胞膜电位和Ca2 电流的变化,但是目前二乙酰吗啡是否诱导心肌节律、细胞动作电位和钙离子电流改变尚未见报道。

目的:探讨二乙酰吗啡对离体SD乳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钙离子电流的影响。

方法:①体外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采用5个浓度二乙酰吗啡(0,10-2,10-3,10-4,10-5 mol/L)和20 mol/L维拉帕米作用于心肌细胞;②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二乙酰吗啡组、二乙酰吗啡 维拉帕米组。后2组分别以二乙酰吗啡、二乙酰吗啡 维拉帕米(浓度20 μmol/L)联合干预心肌细胞;对照组加入等量PBS。实验于2018-05-21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IACUC201805-K1。

结果与结论:①当不同浓度二乙酰吗啡干预心肌细胞24 h后,心肌细胞形态异常数量亦随其浓度的改变而明显增加,呈剂量依赖性改变。当二乙酰吗啡浓度逐渐升高,细胞存活数量亦逐渐减少,细胞胞质体积缩小,胞膜收缩,伪足减少,细胞核结构模糊。②与对照组相比,当加入二乙酰吗啡干预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频率和节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静息膜电位负值降低,动作电位中动作电位时程显著增加,动作电位幅度显著减小。③与对照组相比,二乙酰吗啡组中心肌膜电位改变数量明显增加,当加入维拉帕米后,心肌膜电位改变细胞数量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心肌膜电位改变细胞数量有所升高。④提示二乙酰吗啡可致离体SD乳鼠心肌细胞形态异常,心肌自发性搏动频率和节律显著增加,心肌细胞膜电位和动作电位发生改变,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二乙酰吗啡引起的心肌细胞节律异常有一定改善作用。

ORCID: 0000-0002-5113-6050(苏丽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关键词: 二乙酰吗啡, 心肌细胞, 动作电位, 膜电位, 钙离子, 膜片钳, 维拉帕米, 阿片类药物

文章来源:苏丽萍, 刘 丽, 路子扬, 苏天园, 胡夏韵, 蒲红伟. 二乙酰吗啡干预离体乳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钙离子电流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6): 4201-4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