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研怎么填报高考志愿(高考志愿填报前和入学后如何为考研做打算)(1)

十二年寒窗苦读,在进入大学前每个学生和家庭都需要考虑一个问题: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呢还是继续深造读研。不要说考虑得有点早了,且听我接下来的分析,做好提前准备才能将来少走弯路。

我们先来说下考研规划的第一个阶段——高考志愿填报,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要想清楚一个关键问题—自己是否有精力,有信心将来继续深造考研究生?为什么要在报考的时候就要先搞清楚这个问题呢,因为你是否考研跟你要选择的大学专业有很大关系。举个例子,如果你对医学比较感兴趣,立志将来要当一名医生,那么问题就来了,一旦你选择了医学类专业,就必须要面临考研甚至考博的问题,但你又不想吃太多上学的苦,想早点就业,这就产生了矛盾。这里要认清一个现实,相当医生的专业对学历要求都比较高,学习周期很长,很辛苦。你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对未来的规划来判断是否要继续选择医学专业。

想考研怎么填报高考志愿(高考志愿填报前和入学后如何为考研做打算)(2)

某医院2022年招聘信息公示

再举个例子,今年我的一个学生,通过对他全方面的了解,孩子是确定要考研的,也适合做科研,这样在确定专业的时候选择就比较多了,而且一般偏研究、科研的专业相对比较偏冷些,竞争没有那么大,就业面窄但是非常对口,很多都是国控专业,但是要求的学历一般比较高,一般是硕士起步。所以很多不了解的学生在选择了这些专业,本科毕业想要有个理想的工作发现是很困难的事情,最终导致被迫考研或者转行,这种毕业大学生的社会现状很普遍,值得我们家长深思。

想考研怎么填报高考志愿(高考志愿填报前和入学后如何为考研做打算)(3)

全国本科专业分类

全国本科专业有13个学科门类,700多个专业,每个专业的学习难度和培养方向、就业方向都有所不同,不同的社会就业岗位要求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学历高低也有不同,所以我们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一定要规划好适合孩子的专业和院校,以免走弯路。

接着来说下考研规划的第二个阶段——入学之后,如果在考研填志愿之前,就已经有了读研的规划,那在以考研为中心的志愿填报中,目标并不是就业,而是进入更高一层的院校读硕士,所以咱得提前做一些打算。

首先,选准目标院校,这一点很重要。通常考研中有这样几个流向,普通院校考生目标是重点院校,独立学院以下院校考生报考目标是普通高校和重点院校。

根据分数,先看清自己的目标是那一类院校,然后,在按照这个原则通盘考虑。考研的目标一定要定得稍微高一些,这样即使考不上也能通过调剂转入其他比较好的院校。

其次,要选准考研专业。研究生阶段换专业应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不要顾忌于考研的专业课压力。志愿填报的时候就一定要弄明白你心仪的学科是什么情况,它的基础学科是什么,哪个学科跟它最接近,起码有机会接近。

比如,金融学一直都算考研热门之一,但金融学的基础不是经济学,更不是会计学,金融学的基础是数学,金融系的老师都喜欢招收数学系的学生。再比如说建筑学,建筑学的基础是理论物理,建筑学院的老师都喜欢招收物理专业的学生。

当然,也有同学另辟蹊径,选择读一些冷门专业,减少读研压力,这种选择是把“双刃剑”,你得自己把握。

再次,通盘考虑高考志愿与考研,同样要选准城市。尽量选准跟目标院校密切相关的城市。因为,不是本校的学生在考研在专业课上是一定要吃亏的。吃亏并不是因为不努力,主要是不熟悉其他院校课程重点。现在考研究生,笔试之后还有面试,有些院校把面试分设置到60%。如果不熟悉目标院校教学重点,还真不一定能搞定。

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来目标院校听最核心的专业课,多跟学长们做些交流,多认识这里的老师,专业课上根本就不会吃亏。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大家会在考研中占尽优势。

另外考研的学生可以关注两种“捷径”:选择有推荐免试生资格的院校、本硕连读专业。

想考研怎么填报高考志愿(高考志愿填报前和入学后如何为考研做打算)(4)

部分推免学校数据

以上为人工整理,文章限制展示部分院校数据。

想要推免,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学生所在高校具有推荐免试生资格,全国366所大学具有推免资格

2、学生本科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优异,获得推免资格。

新高三在志愿填报选择大学时,根据学生情况我们会规划推荐免试生资格的院校:

选择本硕连读专业开设本硕连读较多的专业,主要是医学类专业,如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因高级人才的培养周期长、要求高,所以医学类院校的专业有的是本硕连读制,有的是本硕博连读制。当然,另外还有一些农林地油矿等专业,也会开设本硕连读。

从近几年高考录取分数来看,无论是专业的医学类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里的医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一般都呈偏高的态势,而医学类院校的本硕连读和硕博连读班,其录取分数则更高,在考研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本硕连读专业收分也随着上涨,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科研都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和抗压能力的思维活动,考研党要做好准备,不断充实自己,除了学历增长,咱还得实现精神、能力的增长,以应对未来种种挑战。最后一点建议:高中生提前做好大学和深造规划;大学生提前了解考研方向,及时调整和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