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上是这么介绍我的家乡黄梅的:

黄梅县,湖北省黄冈市辖县,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尾南缘,东与安徽省宿松县接壤,西与武穴市毗连,南与江西省九江市区隔江相望,北与蕲春县山水相依。

关键词:有山有水(大别山和长江)、三省交界(湖北、安徽和江西)

我的家乡有两张著名的文化名片——五祖寺和黄梅戏。然而五祖弘忍在佛教圈外并不太著名,六祖惠能的那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倒是在黄梅修行时说出的,但却是在离开黄梅后才逐渐声名远播,因此黄梅县虽自诩为禅宗故里,但其与佛教的渊源并不为众人所知。

黄梅戏就更尴尬。戏种的名字叫黄梅戏,但大家提起来都以为是安徽省安庆市的地方戏(与黄梅县东边接壤的宿松县就隶属于安庆市)。所以黄梅戏是发源于黄梅,而闻名于安庆。于我们黄梅人,就总有一点像韩国抢了中国端午节的愤愤不平。

我的家乡小吃在小吃界的遭遇也跟这两张名片类似。我一直以为我从小吃到大的美食是我们黄梅独有的特色小吃,但今天在淘宝上一查,才发现我心心念念的舌尖美味不是出现在蕲春的特产铺子里,就是打着武穴特产的标签。

心里虽有些失落,但这也是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所以,我只是想单纯地介绍一下我过去所钟爱的种种零食小吃,不管它究竟是不是我们黄梅的特产。

舌尖上的美食艾叶粑(舌尖上的黄梅之糖粑)(1)

图:五祖寺的观音堂

糖耙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糖粑,因为糖粑带着浓浓的年味记忆。小时候过年,糖粑、麻屑、酥糖是每家每户点心盘里的必备食品。一是这几样比瓜子花生看着稍显档次,二是因为这几个都是大块头,有了它们的装点,点心盘很容易就填满了,呈现出满满当当的繁荣景象。

黄梅的糖粑在外形上跟市面上常见的米花糖差别不大,但糖粑比较紧实,吃起来不是酥软的感觉,而是比较硬。

舌尖上的美食艾叶粑(舌尖上的黄梅之糖粑)(2)

黄梅糖粑

做糖粑的主要工序就是把米花和糖揉到一起,然后压紧定型切块。工序没什么独到之处,我想口感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于米花和糖的选材不同。

在黄梅,做糖粑用的糯米需先在蒸笼里蒸熟,然后晾干和暴晒使其成为米籽,最后将米籽和干净的沙子(使米籽受热均匀)一起放入铁锅中翻炒,筛去沙子后的米花才能作为糖粑的原材料。所以,相较于直接将米粒在高温下爆成米花,由米籽炒熟得到的米花膨胀度较小,口感偏硬。

此外,黄梅的糖粑在制作时用的是麦芽熬成的糖稀,米花和麦芽糖稀糅合在一起冷却并按压成型后,口感可能也因此而偏硬。

所以在我的记忆里,糖粑并不是美味的零食,而是一种果腹的方便食品。我最喜欢的吃法是将几块硬硬的糖粑放在一个大的搪瓷碗里,倒入开水,盖上盖子闷上几分钟,于是一碗甜甜的、软软的、香香的“泡糖粑”便做好了。

大人不在家的日子里,一边泡糖粑,一边看电视,真是无比地快活!

糍粑

舌尖上的美食艾叶粑(舌尖上的黄梅之糖粑)(3)

糍粑

黄梅的糍粑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红色的高粱糍粑,一种是白色的糯米糍粑。糍粑的做法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多说了。

在我们老家糍粑的吃法很多。最常见的是煎着吃。但即便是煎也可以分成两个流派。一种是“干煎”。也就是在锅中将糍粑煎熟之后蘸着白糖吃;一种是“湿煎”。煎的过程中加入少许糖水,煎至糖水全部被糍粑吸收再起锅。我更喜欢湿煎的糍粑,因为甜味更均匀。

舌尖上的美食艾叶粑(舌尖上的黄梅之糖粑)(4)

油煎糍粑

煎好的糍粑,表皮金黄,有焦脆的口感;而里面却软糯香甜。

舌尖上的美食艾叶粑(舌尖上的黄梅之糖粑)(5)

煎好的糍粑

还有一种吃法是烤着吃。小时候的冬天,家里会生一个炭火的火盆取暖。晚上一家人围炉而坐,顺便把火钳架在炭火上方,烤几个糍粑打牙祭。烤出来的糍粑一定要趁热吃,才能充分享受大米的焦香味和木炭的烟火气。为了与火盆烤糍粑的乡野气质相配(其实是懒得拿碗和筷子),吃烤糍粑的时候我们都是徒手抓着吃,两只手来回倒腾着滚烫的糍粑,找好时机,咬上一口,然后再调整节奏寻找下一个入口时机。

舌尖上的美食艾叶粑(舌尖上的黄梅之糖粑)(6)

烤糍粑

糍粑的味道总是有点寡淡,所以烤糍粑的同时,我们还经常烤点腊鱼。将腊鱼放在铁盆边沿上,靠着铁盆传递和火盆辐射的热量刚好能将腊鱼烤熟而又不会烤焦。咸咸的腊鱼搭配淡淡的糍粑吃起来更是有滋有味。

舌尖上的美食艾叶粑(舌尖上的黄梅之糖粑)(7)

火盆烤腊鱼和糍粑

多说一句,黄梅的糍粑跟四川的糍粑是有差异的。我感觉四川的糍粑受热后会变得很稀,无法保持完整的外形。所以如果是要煎糍粑或烤糍粑的话,一定要买湖北产的糍粑。

我最不喜欢的吃法是煮着吃。这可能是我爸独创的做法,就是在煮豆粑时非得扔几块糍粑一起煮。煮出来的糍粑只有米的原味,不甜不咸不辣,所以我最是不爱吃。

豆粑

舌尖上的美食艾叶粑(舌尖上的黄梅之糖粑)(8)

豆粑

豆粑以绿豆、大米为主要原料。绿豆和大米充分浸泡后磨碎成浆,在锅里加热摊成皮。摊好皮后有两种做法:1、保持豆皮卷的湿润,即刻上市销售,我们称为新鲜豆粑。2、将皮卷起切丝,然后晾晒,我们称为干豆粑。

舌尖上的美食艾叶粑(舌尖上的黄梅之糖粑)(9)

晒豆粑

豆粑在我们老家属于主食替代品,跟面条地位相当。吃法跟面条也一样,无非就是炒着吃或者煮着吃,炒豆粑的时候一定要放入青蒜同炒,煮豆粑的时候一定要放入猪油。若不注意这两个细节,做出的豆粑就不能惊艳我们的味蕾,也无法让离家的人儿如此念念不忘。

舌尖上的美食艾叶粑(舌尖上的黄梅之糖粑)(10)

炒豆粑

舌尖上的美食艾叶粑(舌尖上的黄梅之糖粑)(11)

煮豆粑

下一篇文章再继续为大家介绍其他有名的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