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金币纪念币真假(熊猫币首发品种)(1)

历史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纪念金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金币在海外发行并大获成功,极大地激励了中国的造币人。于是,在接下来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又相继发行了国际儿童年金银纪念币、第13届冬奥会金银铜纪念币、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金银铜纪念币、1981中国辛酉(鸡)年金银纪念币、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辛亥革命70周年金银纪念币等项目,由此在世界币坛引起了强烈反响,国际同行和金银币爱好者一致将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评价为选题佳、图案设计美观、雕刻工艺精湛、铸造质量高超,称其是当时世界上所发行最美的贵金属币之一,更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标志之一。

熊猫金币纪念币真假(熊猫币首发品种)(2)

据中国金币总公司原总经理贡清栋回忆,在很短的时间内国际上一些著名的钱币公司、贸易公司纷纷造访北京,以寻求合作和商机。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分管货币发行工作的副行长亲自接待了这些来访者(当时均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外事处和外事局安排)。记得当时的来访者中有美中贸易协会的人士,在几次会晤中,对方都提到中国可以考虑发行一种图案不变、不限国家和地区销售、没有发行量限制、同时又不会造成国际黄金市场正常交易波动的金币。中国当时尚未引进普制币(投资币)的概念,但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为此,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做出指示∶要清楚了解这一币种的生产、发行、经销情况。如可行,中国人民银行也要尽快开发这样的金币项目,以进一步扩大中国金币的销售量。

熊猫金币纪念币真假(熊猫币首发品种)(3)

1981年底,由印制管理局组织,时任印制局科技处处长的朱纯德率考察小组赴加拿大、美国访问。据朱纯德夫人邹建军回忆考察小组承担的任务主要有三项∶第一项是视察不限量发行的金币的具体情况,提供中国发行这一币种的可行性分析;第二项是尽可能了解加拿大、美国相关的造币技术;第三项是了解、寻找能销售这种金币的、信誉高的销售渠道和经销商。当时的视察组成员还有上海造币厂总工程师严阳生,负责联络和翻译工作的蔡明信。临行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耿道明亲自找朱纯德谈话,向他提出了前文所述的三点任务及若干纪律要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造币行业首次访加、美,更是对中国金币工作发展起到促进效果的一次考察。

据朱纯德在相关文章中曾回忆道,这次考察先后造访了加拿大皇家造币厂的渥太华造币厂和温尼伯新国家造币厂,美国的美国通用(商业)公司以及纽约地区最大的钱币商M.T.B银行。考察调研回国后,朱纯德率领的考察小组立即向印制局、总行领导做了详尽的汇报。经仔细分析研究确定∶1.加拿大枫叶币的发行、销售是成功的(当时已达到20万——30万盎司的年销量),可借鉴;2.中国如发行这种普制(投资)金币,在美国是有很大市场销售空间的,有可行性;3.中国的普制金币如发行,其成色采用99.9,不用南非的91.6成色,重量标示为纯金的盎司数,与国际金价的重量价格一致,便于销售和计价,而不用克或中国两计量。产品质量为普通质量的中国标准;4.币面主体图案使用中国的大熊猫。这种普制(投资)金币的另一面,则使用中国古典建筑。

众所周知,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它之所以广为世人所喜爱,不仅在于它有着"活化石"的美誉,更由于它憨态可掬、稚趣盎然。长期以来,熊猫的形象,不但活跃在各类艺术形式的作品中,还通过中外的交往,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赢得了"友好使者"的美称。中国的普制(投资)金币选用它作为主图案,确实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寓意。

印制局杨秉超局长综合研究后,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同意,1982年初,研究试制熊猫金币的任务正式下达到了上海造币厂,同时要求上海造币厂做好设备、技术等各项生产的准备。但当时中国造币行业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是∶造币企业以生产铝合金分币为主,其现有的设备并不具备生产金币的条件。虽然已积累了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等纪念金币的经验,但由于前几套金币的产量都较小、且又非高纯成色。而熊猫金币不仅生产量大,而且纯度和成色的要求也很高。不仅需要先进的熔、轧、冲、压设备,而且还需要精确的称量设备——这些设备在加拿大皇家造币厂已不是问题,但中国却缺少这些先进的生产设备。因此,熊猫金币的发行面对的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改革开放初期没有大量资金投入,发行时间又极为紧迫的情况下,要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困难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印制局领导首先组织科技处、生产处、经销处进行工作分工,然后发动上海造而厂,依靠强大的组织力量,号召技术人员和车间工人自力更生,群策群力,从熔化、轧片、冲饼、滚边、清洗、烘干、压印,到最后称量,对每一个工序进行革新、改造,充分发挥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其间,技术人员与车间工人们自己动手创制、战新了很多设备,没有金币还饼抛光机,就研多台半手工的抛光机,工人们的于指都魔破了,但保证了地光工艺的质量;没有无尘车间的条件,就因雨液简,保持特清洁。常猫金币在中国的试制和生产,是中技术人员和工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生动写照,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缩影。

1982年4月,负责试制熊猫金币的上海造币厂向印制局第一次签报了样币,但结果却不甚理想。因为在金币上表现属猫黑白两色在喷砂技术已达多样化的今天固非难事,但在当时却感觉难如登天。宋纯德利上海造币厂的工程师们反复研究样币,分析图案、浮雕、金属、雕刻手法和工艺之间的关系,在无数次移动和翻转样币的过程中,偶然中发现;而面的定而是镜面的,可以显现可移动黑影,即镜面折射光造成的黑光影。在正常光线下,镜面显现出黑色效果,这是个常见的现象,但却如同"牛领的苹果"般令大家茅塞顿开。进而发现,在凸面浮睡部分,喷砂部分不折光——白色也出现了!中国造币人进一步思考∶如果把熊猫的耳、眼、四肢使用镜面,即可折光成黑鱼,而躯体其余部分使用浮睡凸面就可成为白色,这样不就是里白两色的能猫图案了吗?

随后,在朱桐荪、严阳生等上海造币厂领导的亲自指挥下,开始"凹刻折光法"工艺的试验。随后,多位工艺美术师提交了赠刻作品,其中陈坚设计的坐姿吃竹的大熊猫。肢体布局合理,互不重叠,按其雕刻作品试制的样币最为成功,大熊锚的四肢采用国画的传统白描勾勒手法,精细地表现凸体线条。而里面是平面凹刻处理,经镜面处理,可强烈折光,显现出实实在在的黑色。通过金属镜面折光特性和传统雕刻技法的结合,在黄金的一种颜色中,表现出黑白两色的国宝大熊猫,创造了奇迹,熊猫金币终于试制成功。

熊猫金币纪念币真假(熊猫币首发品种)(4)

1982年9月15日,熊猫金币正式向海外发行并一炮打响,销售量节节攀升。从此,熊猫金币成为了中国间金银币最著名的一张名片,享誉国际。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您的支持是小编更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