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孩子从小就有便秘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2到3天左右,甚至有时候会达到4到5天。我们都知道便秘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有很大的危害。那么作为我们正常人,一天排几次便属于正常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正常人多少天排一次便(正常人一天应该排几次便)(1)

排便,一种正常生理活动。我们吃的食物经过胃和小肠消化、吸收后,其残滓成为粪便,贮存于结肠,通过正常的结肠运动与排便反射,将粪便排出体外。正常排便有助于调节人体的消化系统,清理肠胃的有害物质,避免消化系统的损伤。

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少数人每2天1次,大多数人为每天排便1次。且顺畅规律、状如香蕉。

当便便不能顺畅且规律地排出体外时,于是便形成了——“便秘。

“便秘”一词源于拉丁文,意思是“拥挤到一起”“紧紧地包裹”,这些“拥挤到一起”的便便“紧紧地包裹”甚至“填满”你的身体——这感觉?那是非常难受而又闹心的!

观察自己每周大便的次数是否少于2次,若少于2次,则为严重便秘。

2.咬牙切齿!排便是否困难,若排便时感觉费劲、不舒畅,即为中等便秘。

3.干燥硬结大便的性状是否有改变,如果存在干燥的情况即为轻度便秘。

1.每天1次也可能是便秘有些人虽然每天都排便,但却有排便费力、粪便呈团块或硬结、有排便不尽感、排便时肛门有阻塞感、排便需用手法协助、排便后仍有残便感或伴有腹胀,这是患了便秘。

2.每周2次未必是便秘如果单纯是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排出还算畅通,这就不属于便秘。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饮食量逐渐减少,胃肠蠕动功能也逐渐减缓,因此而导改的排便次数减少属于生理现象。如果除了大便间隔时间长外,还伴有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或排便有不尽感、下坠感等,那就真的是患便秘了。

3.短暂性排便不畅并非便秘不少人一旦发现排便不规律就以为自己患上了便秘,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对于正常人来说,食物进入胃肠,经过消化、吸收最终将食物残渣变成粪便排出体外需要24~48小时,两次间隔一般是1~2天。只有每周排便次数少于2次,并伴有明显排便困难和肛门坠胀、疼痛,或引起了腹胀、腹痛、多屁、食欲缺乏、头晕、乏力等症状,才能称之为便秘。

长期便秘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1.发生痔疮和大肠息肉便秘时排便用力摒力,直肠内压增高,阻断静脉回流,使正常肛垫充血性肥大并反复向远侧移位,其中的纤维间隔逐渐松弛,直至断裂并伴有静脉丛淤血、扩张、融合,甚至夹杂细小的动、静脉瘘,最后形成痔疮。长期便秘,大便中的粗渣及有害物质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增生形成息肉。

2.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便秘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大,会使血压升高,机体耗氧量增加,很容易诱发脑溢血、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时危及生命。

3.形成腹疝便秘时,因排便用力过大,腹内压突然增高,腹内脏器如小肠等经腹壁薄弱处向身体表面突出,可形成腹疝。

4.有损美容长期便秘,有害物质再吸收入血,导致皮肤粗糙,无光泽,形成痤疮、色素沉着、颜面色斑等。

如何改善便秘情况呢?

1.不忽视便意,一旦有便意应及时排便,不可忽视。

2.生活和排便要规律,建立排便条件反射,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环境改变如出差旅行、卫生条件差等易引起便秘,可以自带水果、润肠通便药。

4.避免久坐,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加强结肠活力,促进肠蠕动。

5.多食用新鲜蔬菜,适当食用麦麸或全麦面粉。

6.多饮水,纤维需吸收水分才能在肠腔中起通便作用,故每日可饮水3000~5000ml。

7.戒掉长期服用通便药或茶的习惯,因为长期应用通便药或茶可加重便秘,另外,某些药物如鸦片、钙盐、铝盐及精神病药可引起便秘,应注意。

8.器质性病变应及时诊治,如大肠肿瘤、巨结肠等。全身性疾病,如铅中毒、甲状腺机能减退、电解质紊乱、精神抑郁都可引起便秘,应治疗原发病。

9.保持规律生活、充足的睡眠和开朗乐观的心态,对预防便秘有重要意义。

如果生活当中我们过于便秘或者是一天拉几次,这都属于我们的排便不正常,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一天1到2次或者是两天一次,都属于正常的范围。对于便秘的朋友来说,一定要养成定时蹲便的习惯,或者是通过饮食来进行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