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从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分析了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从“县以下”到全面推行的内在逻辑。

事业单位的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起初是地方性的制度,主要是在宁夏,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职数限制和晋升困难而提出并做出了一些常识,但是整体对于晋升非领导职员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具体内容可参看: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 之 2016年的宁夏事业单位),普惠范围有限。

在2016年职级并行制度试点实施后,《关于开展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在2018年发布,确定了15个试点县(市)。

经过了2年多的试点,2021年2月《关于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意见》审议通过,这也标志着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从试点转向全面推行。

事业单位管理岗的晋升方法(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全面推行)(1)

建立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目的主要是为了调动事业单位人员尤其是管理岗人员工作积极性,开辟晋升职级的通道,拓展职业发展空间,这与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设计初衷相一致,也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相配套的制度体系。

今天,我们就围绕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来展开介绍,为正在或者准备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同志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一、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实施的时间

2022年的1月1日是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实施的时间,在此时间节点之前退休的人员是不能适用与职员等级晋升的。

二、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中“县”指的是什么

县以下与县级以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县以下事业单位主要是指区县行政范围内党政机关所属的各事业单位。县级事业单位是指单位的行政级别,县级也就是县处级。

在公文的行文规范中,县一般是指行政区域内的县,也包括县级市、市下辖地区。所以《关于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意见》中的“县以下事业单位”主要是指:区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和乡镇事业单位。这也是与试点的范围划分有相对应的关系。在2018年试点文件内容中可以看出,15个试点县(市)有:县、县级市、市辖区,这些都是行政区域内的“县”。

所以2022年职员等级晋升,并不会在地市及以上事业单位中实施,也不会在专技岗和工勤岗人员中实施。

从县以下事业单位实施职员等级晋升主要出于以下考量:

事业单位管理岗的晋升方法(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全面推行)(2)

三、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具体内容

除了领导职务之外,事业单位设立非领导职员,最高级别与单位的行政级别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县域范围内最高行政级别的单位为处级,所以在设置非领导职员等级时,最高为管理五级(处级)。具体来讲设置的非领导职员包括:

在事业单位管理岗中,最低的职员是十级职员,所以十级非领导职员是没有必要设置的,九级非领导职员是最低级别。

事业单位管理岗的非领导职员并不像公务员那样将一个级别拆分为两个等级,而是保留了其原先的单等级。机关事业单位对于干部的晋升基本要求条件的原则是一致的。在公务员职级序列,跨一个大级是在处级以下都是2个两年,也就是4年,在同一层级内两个职级晋升是2年的要求。

与公务员的职级并行政策相一致,在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规定中,晋升非领导职员等级的基本年限要求为:

在任期内,每有一个优秀等次的年度考核结果,任职年限可以缩短半年。被评为基本合格或者不合格、不定等次的任职年份,要求任职年限范围。

在设置非领导职员等级的同时,并不改变原来事业单位管理岗设置和晋升的制度条件。

原先的领导职务管理岗比例职数并不改变的前提下,巨日的非领导职员岗位职数设置为: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个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总数为100人,七八级非领导职员等级最多可设60人(其中七级职员等级不得超过30人),六级非领导职员等级职最多可设10人,五级职员等级最多可设2人。

事业单位管理岗的晋升方法(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全面推行)(3)

四、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一些思考

事业单位的非领导职员等级只享受的是经济生活方面的待遇,无政治待遇和工作待遇,也就是说职员等级晋升是提高事业单位普通管理岗人员的重要手段。

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是关系所有管理岗人员的切身利益的制度,对于激励基层的干部职工还是有明显的作用。管理岗九级退休的现状可能会彻底改变,基层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老九病”也会彻底地被根治。

有些人或许会问,从县以下到市级及以上全面实施需要多长的时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人员会有职员等级晋升吗?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继续关推送文章介绍,敬请期待。

关于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大家有什么看法呢?请在评论区留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