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 王老师

(本文仅在头条发表,如有盗窃,自己问候 全家。)

王老师是一名大学英语教师,从毕业起干这一行算起来有20多个春秋。

王老师偶尔也爱读书,不过都不是跟专业有关的正经书。他常常会看一些人文、历史题材的东西。看到那些专家学者张口就来的之乎者也,王老师觉得自己以前上学读书的面太窄了,需要好好补补课。自己凭感觉也就乱读起来,不过到现在他也没补出来一个名堂,别人看书都是成体系的,他这种乱翻书的习惯导致他到现在还站在门外。

王老师上课比较“自由”,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除了课本那点知识,他喜欢用各种听来得来的经历给学生们“灌鸡汤”。他觉得大学生马上要进入社会了,“教书育人”这个词应该颠倒过来,育人比教书重要。他还觉得大学应该是思想自由的地方,如果大学都不自由了,每个老师都用一个模式,这个国家的教育就没什么希望了。王老师还觉得大学生毕业了就会被人为受过高等教育,应该是有素质的社会公民,做事应该有底线才对得起这个称呼。女孩子漂亮当然好,但如果有了一些内在的东西会更好,最好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种。男孩子要爱运动不要老盯着手机,想想那些在操场看男孩子打球的姑娘们,你们的汗水也不会白流;如果你爱学习,又会一门技艺比如弹琴、绘画、书法或者太极,那还不得迷死一众女生。王老师年轻时下课会跟学生称兄道弟,后来年龄大了学生们开始叫他“大叔”、“老王”了,他也就顺口叫学生们“孩子”、“娃娃”等。

王老师上课有一些规矩。学生可以不来,但是不能迟到。不来说明不需要听课,大家都是成年人,有权利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但是来就得按时,这是礼节。礼节是很重要的东西,王老师觉得成年人必须懂得基本的礼貌,上课也一样。以前有男学生上课喜欢说“我靠”,虽然他们也许是无心的,王老师不这么认为,每次他都会提醒那些胆敢于说“我靠”的同学,“人得靠自己”。班上出现几次哄笑,然后他的教室里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表达了。上王老师的课可以不听课,看其它书或者带上耳机听音乐什么的他都不在意,只要不捣乱别人就行;他觉得如果大家都不肯听他的课那一定是他没有能力把课教好,没有能力吸引学生,错不在学生而在自己。他还要求学生上课不能接电话,除非是家里打来的。他说对于其他人而言,打不通可以晚会儿再打,家人就不同了。其他人离开你,地球照转,家里少了你那就是塌了天。

王老师觉得教书育人是个很伟大的事业,虽然也时不时的会检讨自己是不是在“毁人不倦”。当然他不会因为这个放弃工作,倒不是因为钱。王老师读书读坏了脑子,虽然穷而且抠门但他从来没做梦想过自己会发财。他觉得人要有价值,那就需要成就一些事情来证明。有时候他听说有毕业的学生出息了就会觉得挺有成就感沾沾自喜,虽然人家的成功也不是他努力的结果。

年龄大了,王老师也开始变得和其他同行一样有些啰里啰嗦。仿佛自己知道多少真理一样,非得告诉学生不行。听说我要写一点关于老师的东西,他就主动找上门来说个不停。我觉得他说的大多都是废话,费劲整理半天总算挑了一些,写了下来。多年的朋友了,总不能让他白费口舌吧。(灌木)(本文仅在头条发表,如有盗窃,自己问候 全家。)

所有关心王老师的人士(大学之道系列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