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诗伟是广东江门一位低保老人,每月拿着几百元的贫困补助,此外,为了维持生活,他和妻子一起捡垃圾。

一次修缮祖屋的机会,他偶然发现了一张借条,借条上的内容写着他的三妈在1944年借给了游击队中队长4500斤粮食,还有5000大洋和8根金条,每根金条1两。

同时中队长还在借条上承诺革命胜利之后这笔钱由当地政府偿还,利息2分。

如今67年过去了,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到今天借条上的金额连本带息已经高达3万亿!

梁诗伟老人拿着这张借条赶到当地政府要求偿还借条,网友们也一边倒的大声呼吁“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老人将200万交于女儿保管全集(一老人拿出游击队欠条)(1)

事儿是这么个事儿,但是看到这天价借条,江门市政府犯难了,3万亿,他们上哪有这么多钱?

犹豫之后,他们对老人提出了几个疑问:借条是真是假?

当时的游击队中队长代表的是个人还是国家?

随即,围绕着这张借条的真假问题,政府开始派人调查。

那么最后调查结果如何,这张借条是真的吗?

如果是真的,那么当地政府会接受偿还3万亿吗?

老人将200万交于女儿保管全集(一老人拿出游击队欠条)(2)

两张借条

家住广东江门的梁诗伟老人是梁家人,江门的一些老人们都知道梁家是几十年的江门大户,生意做的红红火火。

他知道自己家以前非常辉煌,家里还有帮助游击队的传统,是一个有红色基因的家庭。

他一直以这段历史为傲,但是当他把自己家的历史讲给一位朋友听的时候,他不信。

“诗伟,这事儿你可得拿出证据,不然我不能轻易相信呐。”

这位朋友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和历史很感兴趣的朋友,所以对这些历史上的事情一度很谨慎。

梁诗伟很自信,他可是在家里真的发现了借条的人,那了做不得假。

“你跟我来我家,我让你看看证据,保证你心服口服。”

老人将200万交于女儿保管全集(一老人拿出游击队欠条)(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着两位老人便去了梁家的祖屋,梁诗伟老人小心地拿出一张泛黄的纸条给朋友看。

朋友拿过来,仔细看了起来,正好他平常研究历史,认识这些繁体字,他通顺的读了出来:今借鸿文三姐白米60斤,胜利后,当地县政府每年一倍还。

纸条左下方写着借款人,新鹤游击队第三中队中队长李兆培。

时间是民国33年10月13日。

看完之后,朋友才真的相信梁家真的是一个有红色基因的家庭,对梁诗伟多了一丝敬佩。

民国33年也就是1944年,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越到后面对军需物资的补给就越重要。

为了有力的打击日本侵略者,很多在地方打游击的部队就向所在地方的一些富户借钱借粮食,特别是粮食,非常珍贵。

老人将200万交于女儿保管全集(一老人拿出游击队欠条)(4)

但同时共产党部队有纪律,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于是他们就向老百姓写了借条。

江门的富户首先当属梁家,所以当地游击队在借钱的时候,就敲开了梁家的门。

梁家听说了游击队的来意之后,不仅积极的给钱给粮,还无私的提供了很多帮助。

因此这个借条表现的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团结一心抵御日本侵略者的场景,也是人民群众对共产党抗日事业的无私支持和奉献。

朋友看完这个纸条之后,他认为这个纸条非常珍贵,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也具有历史研究价值,于是他建议梁诗伟拿着这张纸条去找当地的政府兑现当时的承诺。

梁诗伟拿着这张纸条去到了当地的民政局,要他们兑现当时的承诺。

政府的工作人员核查了这个纸条的真实性之后,决定一次性给梁诗伟老人补助2万元钱,同时因为梁诗人伟是当地的低保老人,平时靠捡垃圾为生,所以生活比较困难,政府承诺可以给他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

老人将200万交于女儿保管全集(一老人拿出游击队欠条)(5)

之后梁诗伟老人就拿着这笔钱回去修缮祖屋,他想把老家的房子修葺一下作为一种纪念,也彰显他们梁家曾经的红色历史。

就是在修砌房屋的时候,在屋顶又发现了一个铁皮盒子,这个盒子已经生锈了,看起来也放了有很长的时间,而打开这个盒子里面是一堆纸条,梁诗伟老人一个一个的看过去,最后又发现了一张借条。

这张借条就是我们文章开头所说的那张借条,借条上面是这样说的:

今借大井头村鸿文三姐38石70斤白米(4500斤),5000大洋,8根金条,每根一两,胜利之后,由当地政府按照2%的利息连本带息归还,同时建议把鸿文三姐当做一家人对待,对她的后代进行帮助和保护。

最后署名仍然是新鹤游击队第三中队中队长李兆培。

时间是民国33年12月29日。

这个时间距离上一张借条上的时间隔了两个半月,这也可以证实当时梁家确实有帮助游击队的优良传统,是一个积极进步的红色革命家庭。

老人将200万交于女儿保管全集(一老人拿出游击队欠条)(6)

梁诗伟的老伴看到这个借条之后,就建议他拿去当地的政府部门,请他们兑换当年的承诺。

梁诗伟没有碰见过这样的事情,有些紧张,于是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周围的村民,这些村民们听说之后纷纷主动的和他一起去政府部门询问情况。

群众们之所以这么不拖泥带水的和梁诗伟来到政府,就是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人民子弟兵从来都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而且政府都是有公信力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所以他们觉得这件事情他们完全是有理的。

一大群人浩浩荡荡来到了江门市政府的门口,工作人员看到这么大阵仗,热情的接待了梁诗伟老人,待看到这张天价借条之后,他们沉默了。

思考之后,他们告诉梁诗伟老人这个借条的真实性有待商榷,要先核实清楚情况。

于是政府工作人员开始调查67年前这张借条的真实情况,并努力找到当年这件事情的见证者。

老人将200万交于女儿保管全集(一老人拿出游击队欠条)(7)

奇女子三姨太鸿文三姐

梁诗伟老人的父亲是梁鸿文,梁鸿文童年时期,生活非常贫困,靠捡垃圾为生,而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他听周围的人说美国有一个旧金山,在那里能挖到金子。

于是带着淘金梦的他就踏上了去美国的征程,殊不知很多没有读过书的底层民众就是这样被骗到美国并成为被美国人欺负压榨的华工的。

但是梁鸿文却不一样,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应是自己闯出了一条道路,不仅生活无忧,还积累了一大笔财富。

在美国待了半个世纪之后,快70岁的他决定带着巨额财富回到中国来养老。

回到中国,他看到了中国和美国的巨大差距,也被满目疮痍的家乡所震撼,但落叶归根,他还是要在中国养老并为祖国尽力做出一些事情。

之后他在大井头村定居下来,建了一个大房子,还娶了6位太太。

而其中的三姨太就是梁诗伟老人的三妈,也就是借条中的主人公鸿文三姐。

老人将200万交于女儿保管全集(一老人拿出游击队欠条)(8)

1941年,梁鸿文因病去世,又由于正室妻子和二姨太都去世了,所以整个梁家的财政大权都交给了三姨太鸿文三姐。

鸿文三姐是一个有能力的女人,不仅把梁家诺大的家业撑住,还把梁家的生意做得更好,是江门地区首屈一指的富户。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到了后期,日本人开始做最后的反扑,广东游击队在此过程中受到重创,有的连饭都吃不饱,这才出现了游击队队员向乡亲们借钱借粮的事情。

梁家是江门地区的顶级富户,所以游击队中队长李兆培就找到了梁家,接待他的正是鸿文三姐,知道他们的来意之后,三姐二话不说就拿出大笔钱粮借给游击队。

除此之外,三姐还把自己的孩子也送上战场,令人敬佩!

此举冒着整个梁家被报复的风险,但是连续几次,只要游击队来,三姐都借,忠孝仁义,三姐是有大义之人。

老人将200万交于女儿保管全集(一老人拿出游击队欠条)(9)

见证人证实事情真实

在调查过程中,他们找到了一个当年这个事件的当事人,2011年时已经97岁的老人简惠仙。

简惠仙在抗日战争时期参与过地下工作,而且她丈夫就在新鹤游击队,所以她对当年这个事情非常清楚。

1944年正是日本发动一号作战(豫湘桂战役)的时候,他们对中国多个省份展开了轰炸,企图打通交通线,广东地区爆发了桂柳会战。

简惠仙在大井头村做地下工作,她当时的身份是大井头村的一位老师,实则进行地下工作,她的丈夫是新鹤游击队的第三中队指导员。

老人将200万交于女儿保管全集(一老人拿出游击队欠条)(10)

写借条的李兆培正是第三中队的中队长,当时他们中队在作战中损失惨重,所以他们就问梁家借了钱。

她还知道李兆培经常去梁家,三姐和游击队的关系很好,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女子。

更让人肃然起敬的还在后面,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三姐也没有拿出借条证明自己的功绩,没有向国家要钱,只是把借条藏在房顶最隐蔽的地方,深藏功与名。

在三姐去世之后,梁家人不会经营,迅速没落,也因此梁诗伟后来的生活非常凄惨,靠捡垃圾为生。

老人将200万交于女儿保管全集(一老人拿出游击队欠条)(11)

要不要还钱?

这张借条上的4500斤百米,5000大洋,还有8根金条在当时非常珍贵,这笔钱肯定也发挥了它的作用,给当时游击队的抗日事业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梁诗伟老人拿到借条后想让政府归还上面的钱,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的家庭生活非常苦,正好可以改善一下生活。

他是梁家的孩子,有继承权,同时他也有一点别的想法,当时由于一些原因,三姐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敬佩她为革命事业奉献的精神,所以想为她正名。

他和同村的老人们一起把借条交给了当地的民政局,后来政府部门进行调查,同时一些媒体也过来采访,这张天价借条就传到了网上,广大的网友们知道之后,忙帮梁诗伟老人计算,当时是2011年,这张借条已经过了67年。

按照上面的利息额度计算,最后达到了3万亿的天价,就算不算利息,光本金,把它换算成如今的物价水平,也超过了500万。

要知道,广东省全年GDP总量是5.31万亿,所以3万亿直接占了整个省全年一大半的GDP。

老人将200万交于女儿保管全集(一老人拿出游击队欠条)(12)

江门政府表示为难,他们是绝对掏不出这么多钱的,这个还钱的方式能不能灵活一些。

梁诗伟老人也知道估计政府还不了3万亿,他说出了自己的请求,一共三点,第一点是只还借条中的本金就行;第二点是为三姐平反,肯定她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第三点是追加梁家为革命家庭。

后面两点可以解决,但需要时间来审查,至于第一点政府没有直接回应,还在协商。

江门是一个革命老区,当年后期游击队朝百姓们借了很多,所以很多百姓手中都有当年游击队的借条,江门市财政局根本支撑不了这么多的借条。

网友们认为这是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如果按照法律程序走,那么借条已经过了追诉期,可以算作无效,但是这些借条背后都是当年珍贵的革命战士需要的物资,作用不可估量,这是百姓们支持共产党抗战的表现。

他们的精神值得表扬和嘉奖,如果不还或者按照法律程序走,那么会伤了广大老百姓的心,其实梁诗伟老人的提议是可以采纳的,只还本金已经是很大的退让了,毕竟同样价值的东西在那个年代发挥的作用远高于现在,这份回报他们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