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邻星(毗邻星,Proxima Centauri)是南门二(半人马座α)三合星的第三颗星,依拜耳命名法也称为半人马座α星C。它是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恒星(4.22光年)。它是由天文学家罗伯特·因尼斯(Robert Innes)于1915年在南非发现的,当时他是担任约翰尼斯堡(Johannesburg)联合天文台(Union Observatory)的主管。

表面活动观测

比邻星有很活跃的色球层(chromosphere)活动,在X-光波段可观测到它色球层的喷发,是属于典型的耀星(变星记名:半人马座V645);在紫外线波长观测它的色球层的变化,得知它的自转周期大约31天。由90年代哈勃太空望远镜所量测的数据显示,比邻星应存在有一颗尚未观测到的暗淡伴星,此伴星可能是一颗大质量行星或棕矮星,但尚未完全证实。

比邻星到底有多可怕(比邻星为何有很活跃的色球层活动)(1)

比邻星

比邻星的作用

她和太阳也就是离地球最近的两颗恒星。因此科学家研究恒星的相互影响,测量科学数据时,最喜爱以比邻星和太阳为样本,这就是比邻星在科学上的最大价值。

比邻星到底有多可怕(比邻星为何有很活跃的色球层活动)(2)

比邻星

既然是和太阳一样的恒星,比邻星当然可以发光发热(表面温度有2500——5000 绝对温度)。只是由于她是红矮星,而且离地球比太阳远得多,所以我们看到的就不那么亮了。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用户1751396847430、Red233、用户2993386157159、清时得闲参与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