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篇第十五」37

【原文】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译文】

孔子说:“君子坚守仁道,而不囿于守信。”

【注释】

“君子”,此处应指有德者。

“贞”,正也,定也。指坚守仁道。

“谅”,信也。守信用。

【评析】

君子为人处世,总是坚守仁道,而不拘泥于守信。因为有时候守信本身及其所导致的结果也可能会有违仁道。所以当“守信”与“仁道”发生冲突时,“君子贞而不谅”。有子所谓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参见《善读「论语」1.13》),亦同属此理。

子曰:“主忠信”(参见《善读「论语」1.8》)。“信”虽为孔子所倡导,却并非孔子之道的最高原则。孔子之道的最高原则是“仁”,“仁”的宗旨必须始终贯彻于“孝悌忠信”等儒家所倡诸行之中,是故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如果置“仁”这一儒家最高原则于不顾,而一味要“言必信,行必果”,那就是舍本逐末的小人之行,即为“硁硁然小人哉”(参见《善读「论语」13.20》)。

子曰:“好仁者,无以尚之”(参见《善读「论语」4.6》)。因此,“仁”是孔子之道的最高原则。上一章的“当仁,不让于师”是这一原则的体现,本章的“君子贞而不谅”同样也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初一论语12章修身养性的观点(善读论语15.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