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自己十年编辑生涯,以及它给我人生带来的变化,可总结的虽多,但一言以蔽之,就是它让我学会沉心静气、脚踏实地、积跬步以致千里,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作为编辑的基本素养 就是积跬步致千里?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作为编辑的基本素养 就是积跬步致千里

作为编辑的基本素养 就是积跬步致千里

回顾自己十年编辑生涯,以及它给我人生带来的变化,可总结的虽多,但一言以蔽之,就是它让我学会沉心静气、脚踏实地、积跬步以致千里!

这份工作的日常,是由无数琐碎的小事构成的。比如说,一篇文章,从原料到成品,加工的过程,工序上的“三审三校”,似与工厂的流水线并无二致,但具体的工作方式,却相去甚远。编辑工作,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既要与人交流,又要与文章对话,既要顾全目录、专题、结构的大局,也要关注字句、标点、格式等小处,既有标准化的批量处理,又有一事一议的个别难题。功底好的初学者,可以较快成为熟手,但即使熟练的老编辑,也不敢大意,“太阳底下无新事”,对编辑来说,是伪命题。编辑工作,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做不完,也永远做不烦。

那么,为什么说当编辑,是积跬步致千里呢?我想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社会需要和社会评价来看。如果一个人抱定当编辑的终身职业选择,他将日复一日与一个个不同的作者、读者和一篇篇不同的文章打交道,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回头看,他与之有过交集的作者、读者,他手润笔改编修过的文稿,将是蔚为大观的。他为文化事业做出的贡献,如滴水穿石,一丁一点地积累,一毫一末地生长,最终成为可以荫蔽人间的参天大树。多地评选“编辑工作三十年贡献奖”等奖项,为一生默默无闻的老编辑树碑立传,就是因为,他们是文明的筑路人,是社会的长明灯,他们日复一日地坐冷板凳、篇复一篇地为人做嫁衣裳,点滴成江河,让人肃生敬意。

二是从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果来看。以文章编修为例,我们拿到一篇文稿,通过初审、复审,明确了它的发表价值,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编辑技能,像修剪枝叶一样删去繁琐段落或文字,像完善画作一样补充漏缺修辞或符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通过我们的用心增删校改,锦上添花、精益求精,让文章斟于至善。我们既是作者的得力辅佐,又是读者的烹饪良厨。一篇文章,经过如许之多的工序和心血打磨,排版、校对、付印、邮寄,最终汇入学术文献的大海,载入学术进步的史册。作为编辑,我们在行间字里爬梳,解决文稿中的一个个具体问题,成就作者、飨献读者,促进社会整体进步,这不是积小成大,积跬步致千里吗?

三是从职业成长和个人发展来看。编辑这一职业,虽然从生手成长为熟手,费时不多,但对于即使工作了三十年的老编辑来说,面对具体文章的编辑工作,也不敢大意,对一些存疑处,也不敢贸然定论。这自然是因为文字本身的丰富和高深,我们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学到尽头,还因为各专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无人敢自负站在前沿。编辑,尤其是学科编辑,只有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不断精进技能,才能保持对编辑工作的胜任。从这个角度来说,编辑,是让人永远成长的工作。对于个人一生的发展而言,即使你的职业生涯中仅与之短暂结缘,这段经历对你的影响也将是长远的。编辑工作,要求我们无微不至,要求我们火眼金睛,要求我们既广交良友,又择善而从,要求我们既胸有成竹,又如履薄冰。漫长的人生,编辑工作锤炼的严谨求实态度,培养的细心耐心觉悟,难道不是我们赖以行稳致远的最宝贵品德?

编辑,是神圣的工作,它以文化积累和推广为志趣,以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为动力,以自我修炼和境界提升为保障,在人类文明的滚滚洪流中,编辑们用双手,扬起自己最美丽的浪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