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旅社推荐(渐入佳境的青春旅社)(1)

四季度,小屏幕上兴起了慢综艺之风,一系列生活体验观察类综艺、民宿经营类综艺层出不穷。

看似由“快”转“慢”,实际上却根本慢不下来,这就是目前大部分慢综艺节目的现状。观众满以为能看到“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但节目里却充斥着面对新生活的忙乱,吸引视线的还是情感纷争与嘉宾突然的情绪爆发。

究其本源,大部分的所谓“慢综艺”,还只是基于市场风向而打出的旗号,并非真正关心普通人生活和社会痛点的产,“快”或“慢”自然也就无所谓不同。

其中,《青春旅社》以其对慢生活内核的真正理解与践行,在一干慢综艺节目中显得尤为特殊。这一点在节目播出几期后明显地体现出来。与其说《青春旅社》是慢综艺,不如说它是慢热综艺。

北京青年旅社推荐(渐入佳境的青春旅社)(2)

为了展示真实的交友、真诚的社交、真正的青春,节目组选择了这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11人,同聚一屋檐下,磕磕碰碰地互相磨合,渐渐融为一个真正的集体。尽管颇有难度,但《青春旅社》成功地把人物群像都刻画完整了,每个人物都立住了,在满屏慢综艺节目中展现了相当独特的风貌。

02星素结合的平衡

明星与素人的交谈、相处也是节目的一大看点,同时,在节目过程中如何均衡明星与素人的时长与份量也是节目的难点所在。

可能观众们会产生这样的疑惑,由于有王源、景甜这样的人气明星,《青春旅社》自带大量粉丝关注,素人们在选择A、B栋旅社时,很有可能因为对不同明星偶像的喜爱而做出选择,那结果就会是明显设计好的。

实则不然,节目组为了保证选择的客观和星素交流的真实,在招募素人旅客上颇费心思。《青春旅社》对素人旅客的招募要经过简历挑选和视频面试两轮筛选,招募有三大标准:不要追星族、有真实的旅行计划、最好能有公益属性。节目组在筛选报名者时不仅会查看报名者微博,通过微博的日常状态判断其是否为追星族,还会在面试时旁敲侧击地询问报名者是否有偏好的明星。为了与节目的调性相符,节目组表示,他们在寻找素人时希望能找到性格积极向上、对集体生活有喜爱和期待的旅客。

北京青年旅社推荐(渐入佳境的青春旅社)(3)

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的前提下,节目中明星嘉宾与素人旅客的交往呈现出了无设计、不干涉的真实面貌。素人旅客对明星嘉宾们的喜爱与不舍之情,不是基于之前对他们的偶像身份的追捧,而是真真切切地在几日共住生活中长出的,是在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中流露出的。

更甚之,由于节目组在挑选素人时特意选择了那些性格阳光、喜爱集体生活的人,所以我们在节目中看到了有爱的一家三口、骑行爱好者、不怯于跟何穗走秀的阿姨们的旗袍兴趣小组、志愿下乡为七八十岁老人补拍婚纱照的“不老爱情”公益项目。跟随着“不老爱情”团队,节目里的明星嘉宾与入住的旅客们一道,一同为两对老人拍摄婚纱照。《青春旅社》节目还身兼“乡村旅游扶贫”和“欠发达地区学校Wi-Fi网络铺设”的公益推广计划。这是在真实之上,温暖人心的力量。

03两栋旅社的对立与融合

节目刚开播时,由于A、B栋旅社的客源竞争是故事引子,观众容易误以为这又是一档打着慢综艺旗号、实则以经营为目的的PK类节目。节目进行到最近几期,借戴军之口,说出了“两栋旅社的存在,最终目的不是竞争,而是合作。”

没错,《青春旅社》的主旨不是对立与竞争,而是合作与融合。一边有豪华设施,帅哥、美女与游泳池,一边有大厨加持,是温馨的人间烟火,两边旅社从来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实则也是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旅行方式。就好像你旅行时愿意住豪华的高级酒店,享受最极致的居住和出行体验;而我旅行时愿意选择熙熙攘攘的青年旅社,有着人际交往的更大可能性。

大开旅社之门,迎五湖四海来客,人物故事的丰富性、情感的多面向和人际交往的多样性,是“青春旅社”真正的打开方式。

这才是《青春旅社》作为一档综艺节目,真正包含的社会情感温度和价值导向所在。它不是简简单单地号召大家去享受慢生活,而是有具体的问题导向,让看众潜移默化地去想象人际交往的真正面貌,暂时放下手机和电脑,抛却骄傲和自持,去思考该过一种怎样的真实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