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现在讨论很热烈,笔者观影后,认为这部电影称得上春节档的佳作,但距离经典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编剧功力还是所有欠缺。
虽然说戏剧的巧合就是连续让可能性只有万分之一的各种事件连串的发生。最终这个故事在现实中出现的概率只有几亿分之一。只是有些地方逻辑性还是偏弱。
但是,能把一出纯虚构的戏,编成这样子,最后能强烈的打动人心,也已经是非常不易了。
我们来再捋一遍剧情,看看都哪些让我们觉得不太符合逻辑的地方!
电影一开始就为大家圈定了一个戏剧冲突展开的范围“宰相府”。
剧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宰相府里的。
秦桧(雷佳音饰)是这里面的首脑。
往下是宰相府的大管家何立(张译饰),
而后是宰相府副总管武义淳(岳云鹏饰)。
亲兵营统领王彪(郭京飞饰)。
亲兵营副统领孙均(易烊千玺饰)
以上是宰相府里的几位大人物,也是后面戏剧冲突展开时不可或缺的人物。
戏剧展开的时代背景是岳飞冤死风波亭后,宋金风陵渡议和的前夕。
秦桧带领着人马及宰相府的全体人员,前往风陵渡与金议和。
秦桧一行至山西某地驻扎时,两个金朝使者不请自来。
这两个使者受到款待,夜里其中一个使者却被发现死在里屋内。
一个宰相府的府兵张大(沈腾饰)在案发现场被发现,于是被亲兵营的副统领孙均抓住。然后一起被送到了秦桧面前接受盘问。
秦桧要求他们一个时辰内破案,并找出金朝使者身上丢掉一个重要物件。否则斩首。
好了,戏剧的第一个冲突展开了。
观众心里也开始有了两个疑问:1、谁杀了金朝使者。2、那个重要的物件是什么。而第二个疑问,通过何立与秦桧的一段对话,很快得到了解释。那大概率是一份金朝人送给秦桧的一封密信,如果这封信落到别人手里,就会成为秦桧通敌卖国的证据。
秦桧与何立的对话还显示出,所有知道这封信存在的人,都要死。
心思缜密的何立知道,可能连他也不例外。
于是观众心里又有了一个疑问:到底有多少人会因为这封信而死。
带着这两个疑问,我们继续往下看戏。
负责查案的孙均和张大,开始对话,从对话中得知两人还有一层关系。张大是孙均的大外甥,孙均是张大的三舅。
很张长大提出,要从昨晚陪侍金人的歌舞伎查起。
于是两人来到后院,盘问那三个昨夜陪侍的歌舞伎。
此时宰相府总管何立和副总管武义淳也来到这一同审问。
在何立胁迫着攮死了一个舞姬后,一个名为瑶琴的舞姬终于想起了一些蹊跷的地方。
她说她觉得昨晚的打更兵有点问题,因为后院昨晚似乎是提前打了二更的梆子。理由是她跟金人办事的时间没那么长。
于是疑点就来到了打更兵身上。
此时的查案逻辑是,后院提前打了二更的梆子,然后后院的卫兵提前撤岗,而营房那边还没打二更,所以换岗的兵会晚到。中间后院就成了没有卫兵站岗的地方。刺客肯定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作案杀死了那名金使,拿走了他身上的物件。
戏剧到这里,逻辑还是基本通顺的,用我们平常观众的大脑还是能理解的。
于是一行人又很快抓来了昨晚后院的更夫,此人名叫丁三旺(潘斌龙)。
这人倒也不狡辩,很快就承认了昨晚故意提前在后院打更。
然后,在张大的威逼利诱下,他还很快承认了指示他的人就是亲兵营统领王彪。
觉得被诬陷的王彪非常愤怒,拔剑要斩杀丁三旺。于是就跟负责查案的副统领孙均发生了冲突。冲突中,孙均杀死了王彪。(可怜郭京飞,一出场没几个镜头就挂了)
死无对证,一行人来到秦桧面前汇报情况,秦桧并未责难,还擢升了孙均为亲兵营正统领。命他们继续查案。
而后,张大对着丁三旺又是一顿威逼利诱,丁三旺很快交代出了,就是他杀死了金人。王彪也是他故意诬陷的。而今人身上的物件,他就藏在了一个石狮子底下。
于是一行人来到石狮子处,就在众人要搬开石狮子的时候,丁三旺眼疾手快拔出了副总管武义淳腰间佩刀,抓住了张大做人质。并要求一匹快马,准备逃跑。
众人为其备好马匹,丁三旺正要上马略有松弛之际,孙均突发冷箭。
这一箭,直入咽喉。丁三旺支吾两声,就死绝了。
孙均辩解说,他射的是肩旁,是丁三旺自己故意撞上来的。
他也不想将现在查案的唯一线索,断在自己手上。
张大与他一番商议后,又复盘出一处疑点,就是他们在威逼利诱丁三旺的时候,丁三旺说想“再”尝尝宰相吃过的东西。按张大的逻辑,一个低等下人,怎么可能以前就吃过宰相吃过的东西,这说明给宰相做饭的下人院里,必然有丁三旺的同党。
戏剧到这里,这个将剧情引向下人院的逻辑,就开始超出我们一般观众大脑所能理解的范畴了。
咋地了?宰相吃的东西,既然是下人给他做的,做的时候就不能偷吃两口了吗,再说了,宰相也有吃剩的时候,尝尝残羹剩菜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吧!
然而,看电影的时候,咱千万别去较这个真,否则真就看不下去了。
快别去钻这个牛角尖就行了。
笔者看到这里的时候,自我麻醉了一句,啊,古代的等级制度真的是森严啊。
过了这个心里的坎之后,咱才能继续往下看。
张大这一番有理有据的分析后,孙均便带着他又来到了下人院。不知道为什么,孙均不与张大一起进去查案,他说让张大先找出嫌疑人,他再进去抓人。
唯一的一个弱逻辑是,孙均连续杀了王彪和丁三旺两个嫌疑人,自己也有些怕自己冲动失手。
但这里的逻辑实在感觉弱的有些讲不通了。
不过笔者脑补的理由是,下人院人多嘴杂,他一个亲兵营副统领大摇大摆进去,可能引起嫌疑人警觉而有所防备。张大一个普通士兵,则没那么多人防备他。只是这个脑补理由,影片并没有任何暗示。
总之剧情到这里的时候,从我们日常生活逻辑看,是编剧强行安排了张大跟孙均分开。
而为的就是能让张大单独跟下人院里“嫌疑人”对话,以使得戏剧冲突加深,并推进剧情。
张大进了下人院后,跟一个叫刘喜(余皑磊饰演)的车夫装模作样的说了几句话。
然后两人就蹲到了马车后的角落里,开始了“真正”的对话。
到这里,影片才给观众们呈现出了第一个暗藏的线索。
原来丁三旺、张大、刘喜他们三个是一伙的,是他们共同密谋设计,杀死了金国使者,拿到使者身上的密信。然后利用这封密信做局,杀死宰相府里秦桧身边的一众亲信,最终达到接近秦桧的目的。
现在信在刘喜身上。
丁三旺牺牲但害死了王彪。
接下来他们要除掉的还有宰相府总管何立、副总管武义淳。
看到这里的时候,笔者又开始凌乱了。他们可真牛逼啊,几个小兵居然知道有金朝使者会来,身上还会带密信,而且他们已经密谋布局了好几年。
……但很快笔者又说服了自己:他们必然还有很多江湖上帮他们忙的豪杰义士,情报网络等等。只是这些没有在影片中展示出来。总之,笔者强行脑补了他们三个能如此牛逼的原因,否则真的有点看不下去。
至于,他们想的要接近秦桧就要先想办法除掉他身边的亲信,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其实也有点想不明白这个逻辑,亲信死了,也轮不到这几个小兵去接近秦桧啊?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这封密信,秦桧不想让任何多余的人知道,所以会让这几个小人物亲自给到他面前。但这个逻辑也不是很强的逻辑,但也就是这一点点弱逻辑,支撑起来下面的剧情发展。
两人对话完毕后,刘喜决定自己行动,去除掉何立。临行拜托张大照顾他女儿桃丫头。(这桃丫头,是刘喜跟下人院的张厨娘生的,到现在也还没相认。至于为什么,只给观众留白脑补,这处留白倒是能够丰富人物层次,对人物刻画有一定作用。)
然后,张大从下人院出来,跟孙均说自己毛都没查到。孙均有点气恼,两人就开始掰扯起来案件的前前后后,最后又开始探讨起来如何保命的问题。
总之在两人叽叽歪歪的时候,忽然夜空中绽放了一颗烟花。
孙均一眼看出是何立的营房射出的烟花!(额……牛逼!)
他们觉得非常蹊跷,马上动身前往查看。
进屋后发现,何立正悄无声息的受伤仰座椅子上,而身前是一个被吊绑着下人。那人正是刘喜!
何立垂死病中惊坐起,吓了众人一跳。他说道,这个马夫刘喜拿着一张白纸,说是金人密信,借此接近我,想刺杀我。被我制服。他还交代说,他事成后,会燃放烟花通知同伙。烟火燃放后赶过来的人,就是他的同党。
此时,赶过来的人有,孙均、张大、武义淳。
为了让他们自证清白,何立说,让他们每个人捅刘喜几刀。
没办法,三个人都捅了。
而张大的那一丝犹豫,也让何立发觉并指出。为了进一步自证清白,张大拿着刀子将刘喜捅成了马蜂窝。
……从何立屋子里出来后,张大倒地痛哭,宣泄情绪。
而武义淳此时却话有所指的说道道,东西呢?
孙均和张大都做愕然状。
后三人来到武义淳房内,武义淳揭露了孙均从何立砚台底下盗取了那封金人密信的事实。
孙均承认,在张大疯狂的捅刘喜的时候,他趁着何立不注意拿出了真信。
但此时,三个人对着封关系到秦桧通敌罪证的金人密信,都开始有些惧色。
他们都知道,看了这封信,基本就意味着肯定会被秦桧杀死。
另外,他们也都不通金文,也都无法确认这封信的真假和内容。
于是互相推脱,谁也不肯看信。最后他们想起了一个人,就是陪侍金人的舞姬瑶琴。
张大说,她能陪金人睡觉就肯定认识金文,会说金人的语言。(这个逻辑鬼才)
不如让她把信看一下,俩验证下信的真假。
在这里这个让舞姬瑶琴来看信的剧情逻辑,怎么看都非常牵强。但这就是戏剧,必须这么安排。所以,笔者也就没有去钻牛角尖。
瑶琴被带来后,张大又对她一顿威逼利诱,瑶琴才开始看信。
而后在众人想索回信的时候,瑶琴一口将信吃掉了!
孙均冲上前去,想给瑶琴开膛破肚。但被武义淳拦了下来。瑶琴趁着武义淳不注意,抽出其腰间佩刀,抵住脖子,以自杀相要挟。
瑶琴说,她这么做也是为了活命,她知道这封信关系着秦桧通敌的证据,她吃了这封信,世上就只有她一个人知道信的内容。秦桧肯定为了知道信的内容不会杀她。
这时候,剧情又强行安排了一段武义淳单独规劝瑶琴不要冲动将刀奉还的桥段。
武义淳让孙均和张大出去,他单独规劝,因为他觉得按照孙均的性格,在这里可能又会一冲动把瑶琴捅了。
孙均和张大出来后,孙均有了点小心思,单独去找了宰相府总管何立,跟何立说,武义淳拿了密信。
而后何立就来到武义淳处。此时武义淳端座在院门口,摆好茶具,阻止众人进去。
而院外的马车车夫告诉何立,武义淳正在安排带着舞姬瑶琴连夜启程赶回临安。
此时武义淳真正的身份以及他被皇帝安排进宰相府的真正目的才暴露了出来。
他是皇帝安排在秦桧身边的一个密探,为的也是能得到秦桧通敌的证据。
为了阻止众人进屋拿人,武义淳拿出来皇帝的金牌。然而何立根本不鸟他,何立拿着秦桧的手谕,说阻止他拿人的一律问斩。
武义淳最终怂了,众人来到屋内,却赫然发现一具尸体吊悬房梁之下,正是那舞姬。
众人心灰意冷,正欲离开时,孙均说起那舞姬吞咽密信的事情,何立立即折回,要开膛取信。然而尸体被放下后,才赫然发现,这根本不是那名叫瑶琴的舞姬,而是昨晚的另一个舞姬。
武义淳用了一招瞒天过海,想欺骗众人。被发现后也只好承认,真的瑶琴被藏在了他的后院柴房。
因为瑶琴手里始终拿着一把刀,众人都害怕强行拿人,瑶琴会自寻短见,安全起见,让张大这个与瑶琴没什么瓜葛的人去规劝瑶琴。
于是这里就有了张大进入柴房独自面对瑶琴的桥段。
在这里,通过张大与瑶琴的对话,影片又给我们解开了一条暗线。
原来瑶琴跟张大是认识的,不仅仅认识,还是情意深重的夫妻。瑶琴爹娘被金人所戮,后流落烟花柳巷,是张大将他赎身,让瑶琴过了几年快活日子。瑶琴知道张大等人的密谋后,私自加入了行动。
从他们的对话,可以清楚知道,张大是不知道瑶琴会私自加入行动的。
对话最后,瑶琴说她是如今最有可能接近秦桧的人了,她要去赌一把!
张大此时也别无他法,只能如此。
果然,秦桧知道事情原委后,要求瑶琴单独进入他楼上的内屋说话。
在瑶琴上楼前,张大对武义淳说以厉害,说他之前阻止何立拿人,后面秦桧必然要弄死他。不如帮一把瑶琴,赌一把,让瑶琴杀了秦桧。
武义淳掂量之后,决定赌一把。他假意讨好何立,说想上楼给宰相亲自请罪,何立居然痛快答应了。三人上楼之际,武义淳偷偷往瑶琴手里递了一把匕首。
进屋后,秦桧要求只留下瑶琴,其余人散下。
瑶琴单独面对秦桧,然而秦桧还有两个贴身的聋哑女侍卫。
瑶琴坚持让她们也退下。
秦桧应诺,他隔着一层半透的屏风,让瑶琴尽量靠近说话,将信的内容清楚的背给他听。
瑶琴靠近屏风,开始背诵信中内容。
在靠的足够近的时候,瑶琴透过屏风,向着那个模糊的人影奋起直刺。
然而屏风倒下后,后面的那个人影却是个假人偶!
此时女侍卫闻声而动,从左右并出,制服了瑶琴。而张大、孙均也被绑着,被何立带着进入屋内。
秦桧说道,好了,现在人齐了,开始审案吧。书记员记好!
原来,这一切都是秦桧与何立做的局。
根据何立所说,马夫刘喜已经全部跟他交待了。
张大说不相信,
何立说,每个人都有软肋,刘喜的软肋,就是他女儿丫头。而你的软肋,就是瑶琴。
张大沉默不语。
此时何立将张大定罪,说他与马夫刘喜、打更兵丁三旺密谋杀害金朝使者,诬陷王彪,意图行刺宰相。而孙均颇难定性,秦桧则说,孙均虽无主观参与的意愿,但也受其蛊惑,枉杀了王彪,暂时收监查办。
而武义淳,秦桧知道他是皇帝安排的探子,也想借机除掉他。何况他还有给瑶琴偷偷递刀的行为。
于是何立说道,武义淳大人在堂审时,被突然暴起的张大杀害。
武义淳听着何立的话,慌慌张张的想掏出金牌。未等掏出,何立已经抹了他的脖子。
而后,孙均为将功折罪,申请亲自刑审张大瑶琴。
秦桧应诺,并命令何立监审。
于是剧情来到了柴房刑审的段落。
一顿折腾,又是灌醋,又是蹂躏瑶琴,逼迫着张大说出同伙。
张大始终不肯就范,孙均觉得张大骨头这么硬,必有蹊跷,果真在其背后揭掉了一张假人皮后,发现了背上的四个刺字,精忠报国!
原来张大是岳家军。
他们是为了给岳飞报仇!
为了逼迫张大开口,孙均强行给张大后背剥皮,说道,刮掉这些字,你也没什么念想了,你就交代了吧!
张大仍不从。
此时监审的何立开口,说道,还得从他软肋下手。让柴房那边给瑶琴再多加几个兄弟!
听着瑶琴的惨叫,张大终于受不了……
其实这里有个令人不解的点,影片前后都看不出张大他们一伙人还有什么幕后主使。而这次刑审也只是为了让张大交代出还有什么同伙。最终审出来的结果也是根本没有同伙,只是说了瑶琴原来不在计划之中。……这让人不免有些凌乱。你咬着牙让自己受刑让女人受辱,然后就是不说我根本没有同伙,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气节吗?(这个地方也请好心读者为我解惑,张大倒地为什么不肯交代……)
关键这些事你说了跟没说似乎也没什么两样啊!唉……还是别多想了,让大脑暂时停机,继续看电影。[笑哭]
而后,何立来到关押瑶琴的柴房,跟她说张大已经招了,让瑶琴将密信的内容背给他听。
瑶琴说可以,但她平生最恨弱骨头,变节之人。她要亲手杀了张大。
何立于是就开始作死,带着瑶琴来到张大处,还支退了其他所有人。
然后何立还把自己的刀子递给了瑶琴。
此时张大被绑在一辆独轮车上,瑶琴跟他叽歪了两句,说如何如何恨他要亲手杀了他。
然后,趁着何立一个不注意,忽然回身将刀刺入了何立胸口!
何立震惊之余,做出反击,也将瑶琴击伤,两人一番缠斗,双双殒命。
被绑着不能动弹的张大全程都在为瑶琴大声呐喊加油助威,他声嘶力竭的喊着“杀——瑶琴——杀——”
孙均听到屋内动静冲入屋内,只见张大东倒西歪,瑶琴和何立已经死了。
这时候,亲兵营的另一个副统领来到,见到此场面,下令将孙均关押,自己则跑去跟秦桧报告情况。
此时,被关押的孙均和张大,又开始了一番深入交谈。
张大袒露心迹,是岳飞的精神感召,让他从一个泼皮无赖成为了一个为国为民的战士。
而他们之所以要不自量力的密谋接近秦桧,其实最终还在赌一个人最终会帮助他们。
这个人就是孙均!
孙均是大宋的少年将军,有着报效国家的热忱!
孙均问他为什么这么相信他最后会倒戈向他们。
张大说,你刮我后背的时候,我就相信你会帮助我们。此时镜头给到了张大的后背,果然,孙均只是做个样子给何立看,他没有一刀刮在那四个大字上。
……
很快,秦桧那边,接到一个孙均亲兵的报告,亲兵背了两句密信中的开头:什么大宋宰相——完颜宗弼。那亲兵说,张大已经把密信内容写到了牢房的墙上!
秦桧一听,立即下令任何人不准进入牢房。
而后秦桧仅仅带着一个聋哑女侍卫进入了关押着孙均与张大的牢房!
在秦桧仔细的读着墙壁上的信的时候,张大突然拿着匕首刺向秦桧(笔者有点忘了他的刀是怎么的来?!请好心读者为我解惑)
然而,孙均并未像我们想的那样去帮助张大,反而是挡在了秦桧身前,为他挡下了这一刀。
而后孙均夺过刀子,攮死了张大。张大死的时候呢喃着,孙均你还真是个走狗。
惊魂未定的秦桧从牢房出来后,先是下令将墙上的字迹抹干净。然后又当着全体兵将的面,擢升孙均为宰相府大总管。孙均也成了秦桧的第一亲信。
到此为止,似乎影片已经告一段落了。
在屋内,秦桧安排孙均将他原来的两个亲兵营的亲信处死,一是他们多少知道了密信内容,二是秦桧想让他们两个当替死鬼,为死去的金朝使者给金人一个交代。
这时候,孙均开始说话了。他开始说出他的目的,原来张大他们死那么人,最终都只是为了让孙均今天能站在这里,向秦桧提一个要求。他要求秦桧讲出当年害死岳飞时,岳飞在牢房墙壁上留下的遗言!
秦桧发现孙均居然反水,有些不可思议。他的两个聋哑女侍卫也与孙均搏斗,孙均受伤将两人杀死。而后胁迫着秦桧走到屋外,站在楼上。开始向全体将士,诵读岳飞的遗言。并要求全体将士跟着复诵!
秦桧在胁迫下,开始复诵出岳飞的遗篇,而全军将士也开始一起复诵:
满江红~鹏举绝笔!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
此时全篇的主旨也在全体将士复诵《满江红》那气壮天地的声音里,如大川入海般撞击向了观众的心口,此时万籁回响,天地悚然!为大义不灭而舍命,为正气留存而忘死。死士们不是为了刺杀秦桧,也不是为了阻止议和,甚至不是为了向金人复仇。他们只为了让岳飞的那篇遗作能流传后世,让岳王爷的那股浩然正气长存人间!
此时还有什么好说的,要什么脑子分析!哭就是了,你能止住泪的话,我也只能说你牛逼!
然而,如果电影到这里就结束的话,就存在着严重的为秦桧翻案的嫌疑,因为这个复诵满江红的秦桧,在复诵的时候情绪激动,声泪俱下,显得他似乎内心中真的有一股不灭的爱国爱民的热忱。
如果秦桧的电影形象真的如此,必然引发舆论的激烈声讨。毕竟秦桧卖国贼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为其翻案,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于是,后面回到屋内后,这个秦桧突然问孙均,你觉得我刚才念得怎么样?还满意吗?
我觉得我对自己挺满意的!
说着这个秦桧将胸口直接撞向了孙均手中的短刀。
观众和孙均一阵震惊。这个秦桧呢喃了几句听不清的话,就彻底挂了。
然后孙均也因为失血过多,倒在地上。他说道,出来吧,丞相!
果然,一个真秦桧从旁边角落慢慢走出……秦桧问,你怎么知道这个是假的。
孙均说,他刚才说,他终于做了回了自己!
原来秦桧一直有一个替身!而这个替身,心存爱国之情,所以方才背诵满江红才那样慨然动情!
孙均跟秦桧说道,现在,世上有了满江红!这么多人你也杀不掉了!
孙均虽然受伤,但依然制服了武力值几乎为0的秦桧。之后自己带着几个亲兵,策马而去,远遁江湖。
而岳飞的那股浩然正气,也通过这篇满江红永存于世了。
影片到此结束。
……
人说无巧不成书,说的就是戏剧里往往会刻意安排一些非常巧合的情节来造成戏剧冲突。
这种巧合就像,明明我们知道往东走很安全,但电影编剧偏偏要安排剧中角色往西走。
角色不往西走,戏就演不下去。但至于为什么要往西走,编剧却很难自圆其说,最后索性留白,让观众自己脑补去吧。
这其实跟很多写网络小说的作者一样,编不下去的时候,直接留个坑。然后接着之前的主线往下写。
其实这部剧看完后,让人觉得最大的一个漏洞,就是歌姬瑶琴刺杀秦桧!
既然影片末尾通过孙均之口,说出了他们最真实的目的是为了让秦桧说出岳飞的遗篇。
那么为什么张大还会同意瑶琴去刺杀秦桧,还说服武义淳给瑶琴递刀子?
是啊,完全没有逻辑性。
多像我们的人生啊,有时候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总之有一个模糊的闪着亮光的目标在引导着我们就好。
故事中的人也大概如此吧。
满江红前面三分之二的剧情,不停的在反转、流血,都是在烘托氛围和意境。
但这些反转和流血,结合剧情来看是很难用大脑逻辑去理解的。
从戏剧的艺术手法上来看,满江红是成功的。
这部剧的前面三分之二可以说全是套路。
说实话,是不怎么高明也不太经得起推敲的套路。
它安排了太多的巧合,巧合多的十分刻意。
所以,在对待这些巧合的时候,你就不能过度用常理逻辑去解读。
其实故事就是用套路让你明白一些道理。
否则,他就不叫做戏剧故事了!!
而现实中,我们可能根本不会发生什么故事。
就像你可能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在酒吧里遇到一个跟你一见钟情一夜风流的美女一样。
而这样的事情,每一本小说里几乎都有。[笑哭]
————欢迎大家留言与作者探讨@恩佐法拉利1999————
#电影##满江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