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黄伟芬 通讯员 傅云潇 郭芳/文 陈冬操 季怡然/摄

(视频制作:桑勤治)

1月31日清晨,天色尚未亮,杭州临安湍口镇三联村的“索面人家”,一楼索面制作房里,“啪嗒”一声灯瞬间亮起。

“多亏了陈波昨天帮忙修灯,亮不起来太麻烦了。”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妻慢悠悠地走进房间。

阿婆徐丽英一边开灯一边念叨着昨天家里来了“客人”的事情。

阿公倒也不吭声,只是熟练地将前一天晚上醒好的面团搓揉至拇指一般粗细,盘放到油盘中,每盘一层,就抹上少许菜籽油,再用油布盖好。

冬日的清晨,气温接近零下,老人粗粝的双手在面盆中不停地揉搓。

山西饸烙面的配方(18岁开始做一做就是56年)(1)

阿婆担心阿公受凉,赶忙将新添置的油灯打开,放在阿公身旁。“幸好昨天陈波来帮忙修了,要不然取暖器都开不起来。”阿婆一边照着陈波教的方法调整取暖器温度,一边嘟囔着陈波的好。

阿婆念叨不停的陈波,是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湍口供电服务站的台区经理。

因为是土生土长的三联村人,不少村民都喜欢找陈波帮忙,无论是家里电灯坏了,还是漏保烧毁了。他就像一个“万能电工”,什么都会修,什么都愿意搭把手。

头一天,陈波在村里开展例行检查,发现阿婆家用于索面制作的附属房电灯不亮,屋子内非常昏暗。在检查中,陈波发现制面房的线是单独一路线,从主屋沿着墙体拉过来,明线敷设,线径很细。

山西饸烙面的配方(18岁开始做一做就是56年)(2)

于是他就对照着线路,一点点排查过去,没一会儿就在一处转角,发现电线老化断裂。换电线、加护套,细心的陈波还特地用上了稍粗一些的电线,好让油汀可以正常使用。

索面是临安当地为数不多的食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吃起来鲜软可口。早在南朝梁时期,当地就有了制作索面的记载,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而最为正宗的索面,当属三联索面。

阿婆徐丽英更是做索面的好手。

她从18岁开始学做索面,到现在已经有56个年头了。

“索面工序很多的,从和面到成品,至少要两天时间。”说起制作索面,阿婆就瞬间打开了话匣子,“我们都是前一天晚上开始和面,第二天清早盘面,然后绕面、醒面、出面,一共有六道工序。”

做索面,温度和湿度太高都不行,所以每年霜降到次年开春的这段时间是制作索面的“黄金季”。

山西饸烙面的配方(18岁开始做一做就是56年)(3)

“索面很‘金贵’的,每次做索面之前我都要提前看一下天气预报,下雨不能做,温度太高也不能做。”阿婆一边将自家手工压榨的菜籽油均匀地涂抹在面块上,一边说道。当天晚上和面,翌日早晨拉面,日上三竿晒面,日差三竿收面,其中的辛苦也自不必说。

最具特色的环节莫过于晒面。

阿婆将放置于面橱中的索面一箸一箸去除,将其中一根面箸(长约80厘米的小竹竿)插在晒面架上方的小孔中,再用手把另一根面箸轻轻下压,将面由30厘米长拉至2米长。在拉面过程中,还要不断“分面”。

阿婆和阿公两人手持两根长筷,从晒面架顶部往下方扯分,以防面面黏连,倒有些许“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意思。随后将晒面架搬运至晒场,利用太阳光将索面自然晒干。

阳光下,一根根索面“刻印”在了老人脸上,如同那岁月更迭一般,在时光里留下了勤劳的痕迹。

山西饸烙面的配方(18岁开始做一做就是56年)(4)

“年纪大了,干不动了。一天只能做30斤面,一年下来能做个1200斤,卖个1万来块钱,够我们两个人日常开销了。”从二九年华到如今的斑斑白发,阿婆徐丽英做索面的手艺从未变过,只是,手上的皱纹越来越多了,“今年,我们打算把老房子拆了重新造。索面嘛,还是要继续做的,一直做到做不动为止。”

在三联村,像徐丽英这样参与制作索面的农户已经达到80余户,年生产销售索面20万斤,销售额近250万元。为了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三联村在党总支书记方刚的带领下有了新的计划——打造一个全麦产业园,将索面制作从小麦收割到成品加工实现流程化、规范化作业。

山西饸烙面的配方(18岁开始做一做就是56年)(5)

“这几年,村子里的变压器从200增加到400,电线杆也跟着我们美丽乡村建设移位,电力足,电线也整整齐齐,湍口站的供电服务细致又周到。”言语间,方刚也表达了对于服务站的感谢。

而谈起接下来的打算,他很有信心:“我们打算在全麦产业园的屋顶上安上光伏板,增加一部分村集体收入。同时在索面工坊里加装空调、风扇这些用电设备,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延长索面制作期限。再建一个冷库,让索面制作和保存能够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扩大产能,为村民增收。”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