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兵曹,是古代官兵事等的官员。汉代为公府司隶的属官。唐代为府州设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称"兵曹参军",在州称"司兵参军"。相当于现在地级市军分区最高长官。

张若虚的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春江花月夜》一诗在立意和选材上总结前人的经验,借乐府旧题谱写出天下众多人的心声,同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一直令后人传诵不已,千百年来有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它是由齐梁绮丽浮靡文风转向盛唐的自然清丽的一面旗帜,同时又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内容和形式多为后世诗人所借用。此诗既不像南朝山水诗那样着力模山范水,也不像玄言诗那样枯燥说理,更不是一首单单抒发儿女离情别绪的爱情诗,而是将多种诗情融为一体。它的诞生,填补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以月为中心媒介,同时写男女双方两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同一首诗的空白。

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春江花月夜》。

如何理解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1)

如何理解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