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期间,除去不让燃放烟花爆竹的地区,家家户户都在点爆竹,放烟花。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


放炮竹和放爆竹哪个是正确的(爆竹真的是竹子)(1)


放爆竹是为了驱逐年兽,据说年兽头大身小,身长十数尺,眼若铜铃,来去如风;嗷叫时发出“年~”的声音,故名年兽。人们发现年兽害怕三样东西,即红色、火光和巨大的响声。所以燃放爆竹来驱逐年兽。

放炮竹和放爆竹哪个是正确的(爆竹真的是竹子)(2)


但是,在没有火药的年代里,古人是如何驱逐年兽的呢?

这时候,我们就要从爆竹的名字说起了。大家可以想想,爆竹为什么叫爆竹呢?其实一开始,爆竹还真是竹子,古人在过年时将竹子投入火盆中,竹子在受热后会发出劈里啪啦的相生,由此名为爆竹。而爆竹的另一个名称——鞭炮,在一开始时也只有“鞭”,而没有“炮”。

放炮竹和放爆竹哪个是正确的(爆竹真的是竹子)(3)


《神异经》上说:“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年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后人将火药填入竹节中,就是我们现代爆竹的雏形,经过上千年的演化,逐渐成了我们现在的爆竹。

而在鞭炮之前,就只有“爆竿”,这个爆竿不同于现在的爆肝,大家不要想歪。在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是将一根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这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从而代替了用火烧竹子的古老习俗。北宋时,中国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炮仗”,后又改为“鞭炮”。

根据竹子的节数,古人又将爆竹分为多少响。比如,将一根五十节的竹子扔在火盆中,则这根竹子就是五十响的爆竹。我想,如果真的是五十响的爆竹烧起来,年兽听了也会瑟瑟发抖吧。

大家如果还知道什么与过年有关的习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