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提质转型(创新赋能产业科技点亮生活)(1)

□ 记者 赵瑞雪

国内唯一采用油电混合动力的工业级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可实现自动化无接触的医疗机器人转运车、具备高精度MEMS定位导航控制系统的智能全电割草机器人……8月24日上午,2022年淄博市暨高新区科技活动周在淄博高新区MEMS产业园齐鲁智能微系统创新产业基地启动。活动现场,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一项项高精尖成果纷纷亮相。更为可喜的是,这些成果中已有不少实现了产业化,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智慧、更有趣。

“您只需平躺到这张床上,便可通过一系列传送装置实现安全转移。”活动周现场,几位市民在一辆医疗机器人转运车体验区跃跃欲试。这是来自山东鸿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成果。企业负责人介绍,这台医疗机器人转运车可实现自动化转移、转运病人,转移相关物体。推向市场后,有效解决了医院、养老院等医疗机构用工用人多、易引发接触感染,以及病人在转移过程中易产生二次伤害等难题。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医疗等相关产业一系列创新成果频现。现场展示的一款“新一代消毒机器人”就是另一家淄博企业打破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技术壁垒,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的创新成果,目前正批量化推向市场。

从焊接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割草机器人到无人驾驶环卫车、无人驾驶安防车、无人驾驶奶茶车……众多智能装备让人眼花缭乱,不少参观者在感叹科技力量的同时,更对这些创新成果带来的智慧生活充满期待。

“我们所从事的集成电路芯片封装,就像是包饺子。生产好的芯片相当于饺子馅,是无法直接下锅的,只有经过封装环节后才能成为一个整体,这个封装材料非常重要。”在启动仪式现场举行的“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访谈中,访谈嘉宾、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军,以生动的比喻让原本高精尖的芯片封装产业通俗易懂起来。以身份证、银行卡为例,人们随身携带时经常会产生一些扭曲,这时卡片内的芯片封装材料就要充分发挥作用,而新恒汇则是国内唯一一家生产企业。“我们一直在扩产能,争取到明年将全球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0%以上。”

科技赋能产业,点亮未来生活。同样是访谈嘉宾的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毕玉遂认为,他与团队发明的“新型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不仅仅是该产业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颠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发明在全球的推广应用将减少数十亿吨当量二氧化碳排放,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这正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

科技活动周现场,还有液氮蘑菇云、水火箭发射、化学彩虹,以及自动编队无人机、大疆机甲表演等科学实验和机器人互动活动,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参与其中。“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强国重任。当他们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就会学会更多的科学方法,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磨砺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品质,最终带来的是综合素质的提升。”访谈嘉宾、临淄区青少年科技馆馆长索亚敏深有感触。

走进科技,你我同行。厚积科技创新土壤,聚力锻造创新之核,淄博这座工业老城,迸发着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动能。

编辑:张剑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